鄧忠文
(扶綏縣山圩鎮國土所,廣西 崇左 532112)
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不僅栽培歷史悠久,而且栽培面積廣泛,對人們的生產、生活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而在水稻栽培過程當中,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是影響水稻產量與品質的關鍵因素。為使水稻達到高產穩產效果,推動水稻產業規模化發展,必須要將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及時落到水稻種植實踐當中,只有這樣才能在提高水稻種植產量的同時,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為水稻產業持續穩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充分考慮水稻種植區域的地域特點以及土壤和氣候特征,科學合理的選擇優質水稻品種進行種植,首選具有豐產性能,抗病能力強,抗倒伏,純凈飽滿的優質水稻品種,并精細篩選,將其中的秕谷全部剔除,并合理選擇藥劑進行浸種,如利用巴丹原粉聯合多菌靈溶液進行浸種工作,能夠使水稻抗病蟲能力大幅增強,提高出苗率。
水稻播種過程當中可以選擇人工方式進行播種,也可利用插秧機進行播種,但必須要充分考慮水稻種植區的地形條件以及種植面積大小,地形限制水稻種植面積小的區域可以通過人工方式進行播種,地形平坦且種植面積廣泛的地區可以利用機械化進行播種,合理控制播種密度,避免對幼苗生長造成不利影響,完成播種之后還應當強化管理工作,將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充分做好,為其創造更為有利的生長環境。
水稻育苗過程當中都是通過育苗中心育苗箱專門進行培育,優質的稻苗是提高水稻成活率保證其產量的關鍵,當水稻秧苗達到適宜高度時便可進行插秧工作,水稻秧苗育苗過程當中,應當保持地勢平坦,具有良好的滲透性,這樣更利于幼苗健康生長。
插秧過程當中要優選健壯的秧苗進行插秧,插秧時可以通過人工手段進行插秧,也可利用機械完成插秧,人工插秧主要適宜于地形變化起伏,機械作業受到限制,地塊通過人工方式進行插秧,地勢平坦,種植規模大,可以利用機械進行插秧,插秧過程當中應當避免在降雨天氣,避免降雨將秧苗打傷,影響其成活率,同時還要合理控制株行距。
將水稻施肥工作充分做好也是提高水稻產量的關鍵,在完成水稻插秧之后,需要合理的選擇時間進行施肥,為水稻秧苗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促進其健康生長,為日后高產穩產奠定堅實的基礎,施肥過程當中應當充分考慮土壤條件,對肥料科學選擇,并合理配比肥料,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施肥,促進水稻健康生長。
在水稻栽培過程當中,合理灌溉非常重要,在水稻栽培過程當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應當根據水稻不同生長期合理的進行灌溉,保證水稻生長過程當中水分需求,促進水稻高產穩產。
為了有效提高水稻產量,對水稻田間管理工作給予充分重視,將補苗、除苗、病蟲害防治工作充分做好,尤其是除草工作十分關鍵。水稻秧苗生長階段,必須要將雜草及時拔除,避免雜草搶奪水稻養分,影響水稻的健康生長,如果雜草過多時,可以選擇除草劑開展除草工作,但必須要科學選擇合理配比,避免對水稻秧苗造成不利影響。
2.1.1 稻瘟病防治
該病主要對寄主植物地上部分造成危害,稻瘟病在水稻生長各個時期都可能發病,感染該病的植株,首先在莖葉部位發生變色,影響水稻植株健康生長。防治過程當中應當首選優質良種,并利用溫水(56℃)浸種,時間為5min,可以有效控制此類病害發生。在病害發生時還可利用400倍液稻瘟靈乳油進行噴施防治。
2.1.2 紋枯病防治
此類病害在水稻生長過程當中極為常見,主要是由于感染病原真菌所導致,對水稻產量和品質影響極大。特別是水稻孕穗階段,該病發生較為嚴重,由于氣溫高,天氣炎熱,濕度大,導致該病發生嚴重,感染該病之后,葉片呈現灰綠色,并逐漸發展枯萎死亡。防治過程當中應當首選較好抗病品種,將水肥管理工作充分做好,避免大水漫灌,降低土壤濕度。藥劑防治可以用井岡霉素按照十比一的比例兌水噴施。
2.2.1 稻苞蟲防治
此類害蟲主要取食水稻的葉片,導致水稻植株矮小無法正常生長,嚴重影響水稻產量,可以選擇應用150g90%晶體敵百蟲兌水噴施防治。
2.2.2 稻螟蟲防治
防治方法:燒毀稻草,降低稻螟蟲越冬基數。適時曬田,有效減少稻螟蟲產卵。采用藥劑防治:蟲口密度大時,用 25% 殺蟲雙 200ml、50殺螟松乳油150ml,或者 5%銳勁特50mg 等藥劑兌水50kg 噴霧進行防治。
一般當稻穗垂下、金黃飽滿時,就可以開始收割。一般采用收割機進行收割,對于小塊兒田地,可利用人工方式收割。無論使用哪種方式,都要科學確定收割期,及時完成收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