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立足人大職能,推動基層社會治理。要發揮人大決定的支撐作用。圍繞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大事項依法作出決議決定,確保這些決議決定得到全面貫徹、有效執行。建立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重大事項調查研究、跟蹤督查、責任追究機制,綜合研判重大事項決定的法理依據、民意基礎和可行性分析,推動決議決定的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要發揮人大監督的推動作用。圍繞群眾關心的城市治理熱點難點問題,強化工作監督;聚焦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加強社會治理有關法律法規執法檢查,推動各方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難點問題。
二是發揮代表主體作用,促進基層社會治理。要搭建好代表參與基層治理的履職平臺,以人大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之家為依托,進一步打通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推動代表積極參與基層治理,以自身模范帶頭作用促進基層社會治理。要強化代表作用發揮,建立各級代表參與基層治理的聯動機制,圍繞基層治理,積極拓展代表工作內涵,邀請代表參與常委會執法檢查等重要履職活動,充分發揮代表專業優勢,推動群眾關心關注的一系列基層治理急難愁盼問題落地落實。要把參與基層治理作為代表述職評議的重要內容,進一步發揮好人大代表的橋梁紐帶作用,切實把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傳達給群眾,把群眾的訴求、關注的焦點反饋上來,在此基礎上尋求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大共識,形成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大合力。要及時宣傳代表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先進典型,增強代表參與基層社會治理責任感、榮譽感。
三是加強“兩個機關”建設,推動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提升。要進一步抓好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代表、人大機關干部的經常性的學習培訓。學習培訓既要分層次分類別,也要根據行業、職業特點,圍繞人大相關工作議題和專項重點工作,開展精細化、小規模的專題培訓,增強學習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增強參與基層管理能力。要進一步密切人大和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以深入推進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代表、代表聯系人民群眾機制為抓手,既要落實好常態化的走訪座談,也要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暢通社情民意表達和反映渠道,強化社情民意的收集分析運用,積極推動基層社會治理過程中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