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市定陶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山東 菏澤 274100)
現有對企業保險需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業保險的購買動機上。傳統論著中認為企業保險需求的潛在根源在于風險的逆向選擇,對于股權分散的企業,可保風險在股東之間進行了分散,由于附加費率的存在,購買保險的企業將代表一個負的凈現值,因此,降低風險不是引發企業保險需求的一個明顯的動機,所以要分析企業購買保險的一系列動機,這與現代金融理論是一致的。經過近四十多年的發展,現代企業保險需求理論逐步成為解釋企業保險行為的主流經濟學思想。
在經濟學中,需求是指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數量,一定價格水平下供需達到均衡時的需求就叫做有效需求。同樣,保險需求可以定義為投保人在一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費率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夠購買的保險的數量。在財產保險實務中,有效的保險需求就表現為保險契約中所載明的保險金額。保險金額是保險契約當事人之間所約定的最高給付金額,是保險費計算的基準。潛在保險需求是尚未實現的保險需求,它是以保險標的的經濟價值來衡量的,相當于財產損失險中的保險價額。保險價額是指保險利益所具有的經濟上的利害關系,以金錢估計的價額,也即保險標的所有保險利益的金錢價值潛在保險需求和有效保險需求的區別可以從影響它們的因素看出。決定潛在保險需求的因素主要是投保人的保險利益和保險標的面臨的風險。保險利益是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所具有的合法的經濟利益。具體到財產保險需求,則是投保人所有的財產的現有利益和預期利益。影響有效保險需求的因素有很多,如果只從需求方面來考慮,則可以分為保險購買意愿和保險購買能力。保險購買意愿是指投保人在一定的費率水平上投保的傾向和欲望,這種欲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投保人的投保決策,是保險需求形成的基礎。在影響保險購買意愿的因素中,投保人的風險偏好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在同樣的費率水平和風險狀況下,風險喜好型投保人的保險購買意愿就低于風險厭惡型的投保人。任何影響購買意愿的因素都會通過影響投保人的保險決策進而影響保險需求。保險購買能力是投保人對保險產品的購買能力,而且這種購買能力主要表現為現金的支付能力。購買能力是潛在保險需求轉化為有效保險需求的關鍵。
從理論上來說,保險能夠提升企業的價值,提高企業的清償能力。鑒于非上市企業的價值較難衡量,且本文的研究對象是保險公司,因此以公司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solvency)作為被解釋變量(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越高,說明保險公司經營越穩定,越沒有破產風險),選擇再保險(reinsurance)作為主要釋變量。同時參照VeprauskaiteandSherris 等人的研究,選擇企業規模(size)、是否是人身險公司(life)、是否是集團公司(group)、是否是中資(domestic)、認可資產(asset)、認可負債(debt)等作為控制變量。
本文認為企業家在管理不同規模的公司時,其策略是不一致的,因而不同規模的公司其保險需求決策也是不同的。對于規模龐大的公司,企業家更相信制度約束,以規避決策風險;而規模小的公司,企業家更相信個人的管控,以提高決策效率。因此,一般規模大的公司能夠運用保險這種風險管理工具,而規模小的公司企業家相信自身對風險的管控,從而減少保險需求。在本文的模型檢驗中,“企業規模(OS)”通過了顯著性檢驗也進一步佐證了這一解釋。
增強中小企業的保險購買能力,根本是提高中小企業的盈利能力。政府通過制定優惠政策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另外,通過制定法律法規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可以直接增強中小企業的保險購買力,提高保險需求。拓寬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融資瓶頸抑制了中小企業的保險需求,所以,拓寬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不僅有利于中小企業自身的快速發展,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提高其購買能力。所以現階段開發中小企業的保險市場,提高中小企業的有效保險需求,可以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拓寬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1)建立健全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體系①政府財政出資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技術創新基金,主要用于中小企業貸款貼息、創業資助、技術創新支持、出口補貼等;②推動建立以民間投資為主題的風險投資體系,完善風險投資的準入與退出機制,鼓勵組建民間投資公司和職工互助投資基金;③逐步建立和完善專門為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資本市場或產權交易市場,讓有條件的中小企業能夠發行債券和股票籌資。(2)完善中小企業間接融資體系①組建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性銀行;②積極發展適合于中小企業信貸特點的中小金融機構,特別是社區性互助金融機構和民營金融機構;③完善大銀行向中小企業提供信貸的激勵機制,改善大銀行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
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由于數據獲取困難,研究對象選擇的只有保險公司;由于樣本企業上市公司較少,并沒有分析保險是否會提升企業的價值。后續研究可以從上述兩個方面繼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