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陽 杜 灑
南陽職業學院,河南 西峽 474500
作為高職院校,南陽職業學院生源復雜,多數學生是高中升大學分流而來,他們文化基礎較差,學生在習慣養成上表現較差,嚴重阻礙著學校教育目標的達成和學生管理的有效實施,造成學生管理的“高難度”。
如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學到過硬的專業技能,如何讓他們以成功者的心態走出校門,成功走向未來崗位,是學校一直探討研究的問題。目前,南陽職業學院堅持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用人單位在用工過程中越來越看重學生的道德水平,社會和家長對學校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形成社會對人才的“高要求”。
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學校為切實保證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學生素質,實施了準軍事化管理,注重“素質養成”實效,強化對學生實行“四個學會”、“四個健康”教育。借鑒軍隊嚴格管理模式,堅持思想教育與嚴格管理相結合,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理論教育與生活教育相結合;堅持以人為本,立德樹人,通過建立嚴格的管理機制、高效的運行機制、積極的激勵機制,切實提高學生素質。堅持從嚴管理,重細化促養成,對學生實行無縫隙管理,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主動接受教育,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全面發展。
本項目以“四個學會”、“四個健康”為培養目標。即“學會做人”以加強思想政治與道德修養;“學會做事”以加強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學會學習”以加強學術科技與創業創新:“學會一技之長”以加強專業能力與技能培訓。注重文化藝術與身心健康的培養,做到“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注重社團活動與社會工作的培養和在組織、管理能力方面的鍛煉,做到“日常行為健康與生活習慣健康”。
南陽職業學院圍繞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推進學校內涵式發展和“三步走”發展戰略,堅持黨建主體責任,重視長期規劃,創新學生管理,將黨政學融合成一個團結有力的整體,充分梳理挖掘各崗位育人功能,深入探索創新育人渠道。
同時,大力推進學生管理創新,提升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和水平。學生社團從2017年的12個發展到現目前的17個,新增創新協會、青年志愿者協會等學生組織,增建學生活動室,開展“青馬工程”培訓,培養學生的自主獨立意識。在教學督導環節,抽調部分學生參與督導,強化主人翁意識,增強歸屬感和責任感;開展集中學習和文體活動,提高知識水平,增強學生工作隊伍的戰斗力和凝聚力。
三年多來,南陽職業學院圍繞學生工作四大模塊,依據“四個學會”、“四個健康”的目標理念,逐步展開理論研討,將成形的做法上升到理論高度,通過大量調查研究,制定了11項有關學生管理工作的基本制度,逐漸將復雜而零散的學生工作納入到了制度的“籠子”。
按照“問題導向、智慧分享、方法探究、價值提升”的宗旨,進行了有關案例交流。通過交流“四個學會”、“四個健康”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經驗教訓,找出困擾項目實施的一些關鍵問題,使項目針對性更強,實效性更高。
同時,學院將階段性經驗成果匯集成冊,加強學習實踐,將學習要求、文化內涵融于工作流程、規范化制度中,強化落實;借助新媒體,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方式加強宣傳,增強互動共享;依托校園中LED屏幕、顯示屏等,組織觀看重大會議、活動盛況,提升心懷國家發展、立足專業育人的自覺情懷;開展專業實踐、專家講座、學習交流、先進評比等活動,讓學工隊伍在溝通、交流、爭先的氛圍中牢固樹立服務育人的思想認識。
學院始終堅持“求學子實學,興地方實業”的辦學宗旨,秉承“學生為本,能力為重,融合為徑,創新為源,服務為要”的辦學理念,堅持崇尚一技之長,弘揚工匠精神的育人觀。我們通過校企合作、校企互動交流,結合專業特點有針對性的加強對學生的“一技之長”培養。組織學生到企業實訓,強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組織學生在城市的街道社區、火車站、公園、養老院等公眾場所進行社會實踐,開展志愿服務,培養學生服務社會、奉獻國家的家國情懷。兩年來,南陽職業學院先后有1900余名學生參加實踐鍛煉,3000余名學生到企業實習實訓。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及社會實踐已成為學校育人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