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艷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黑龍江 大慶 163319
目前我國養老形式大致可分成三種: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居家養老與社區養老都是依靠社區來實現養老服務的目的。我省目前的社區養老環境在設計上主要傾向于全面健身設備上的投入,哈爾濱等大型城市的小區基本已實現健身設備的配備,一些下屬縣城尚在完備中,但其他適合養老的針對性設計較少,如無障礙散步區、具有足底按摩功能的鵝卵石步道、冬季采光好的大窗戶室內活動室、定期舉辦的社區老年人活動項目等;社區還應為老年人設置全方位服務網絡實現“健康龍江”建設計劃。
建設健康養老環境時各地應突顯地方特色符合當地特點以更親民的方式讓群眾所接受,抓住本地特色、環境特點、人文特點創建多元化的健康養老環境。健康養老環境的設計需要政府牽頭各部門通力協作以最小的成本打造最佳的環境。另外,近些年房地產市場的緊縮直接對養老社區的建設產生了影響,若我們將這一經濟活動回歸本源將住有所居當作社會保障來開展,將附加成本降低以高要求高標準實現對房地產的市場控制,實現低利潤改造現有住宅,新時代養老型社區的建設便具有可行性。
社區共享體系就是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社會資金投入、社區物業管理、居民使用;通過市場管理模式對社區超市內商品、食品等實現可追溯管理,確保居民日常生活需要與安全,逐步探索適合現代人生活、老年人養老的新社區環境。
隨著老年人的逐漸增多這部分群體就備受社會的關注,根據“健康中國”的建設部署,推進我省“健康龍江”建設實現對老社區的深化改造、新社區的標準要求全面建成健康養老社區綜合服務體系,為此需要黑龍江省各級領導部門的親自指導,由政府帶動扶持,調集社會資源與力量從點到面全面推進新居住型社區環境建設。
健康型養老社區的創建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如科技、文化、環保、資金、建設、稅收、規劃、人力資源等等相關部門的支持。為了“健康龍江”建設計劃的順利實現勢必需要政府各部門給予政策補給,借助哈爾濱新區建設發展時機以科學、理性、高效、便民、開放的理念不斷探索深化改革的新方向、新道路。
健康型養老社區的創建與治理需要多元主體一同努力,遵循法制社會的先決條件,以法治理、共同監管;成立居委會、政策研討委員會、開發建設委員會等實現所需資源定向研討綜合商議的規范流程;將理論研討內容進行試點實踐找尋正確方向,將頂層設計與實際應用進行有效結合共同實行。
健康養老,我省地勢屬于高緯度地區冬季時間較長且寒冷,對于老年人來說冬季的環境會使身體機能下降、外出散步成為奢望;對此針對特殊環境問題與老年人所需生活環境與特點創建符合需要的健康環境尤為重要,如增設冬天全景陽光活動室、老年人專用電梯、專用衛生間等方便老年人冬天的娛樂,創建社區醫療服務站為老人提供定期、定項的專家檢查為老年人的身體健康作保障,鼓勵社會人士參與老年人義工服務為老年人送去溫暖,以種種方式實現“健康龍江”的規劃。
創建檔案,因我省環境的特殊性老年人疾病威脅也較其他省份嚴重,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腦血栓、腦梗塞等急慢性疾病發生幾率較高,病發時采取治療較為艱難,為此就需要提前防范以科學的方式進行運動與飲食;這就需要在定期檢查中以社區為管理節點創建社區內老年人檔案記錄健康信息并交由義工為老年人開展科學的運動與飲食食譜的介紹,同時幫助他們自己完成相關運動項目并逐漸養成習慣。
創建“互聯網+”健康監控平臺,通過社區準備的健康監測儀器實現對生命特征的監控并傳入互聯網平臺進行大數據管理與分析,及時掌握老年人的生命動態,并將有下滑趨勢的健康問題進行匯報,由社區服務站與家人溝通幫助他們恢復健康狀況。
精神狀態,老年人普遍休息睡眠時間較短、新陳代謝相對緩慢、運動量較低造成這一群體精神狀態的每況日下,運動與交流是最好改善老年人精神及身體狀況的最佳方法,老年人可在社區提供的場所及運動設施與運動方案的幫助下參加社區群體運動。
綜上,以社區養老為節點的龍江健康養老服務規劃必將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國家從頂層設計不斷深化改革探索發展方向,為我省開展“健康龍江2030”規劃做出了重要指引,我省也將就此努力積極的開展健康之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