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 牛 童
天津城建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天津 300384
學生認識問題、教學環境問題、學生學習動力問題等,都需要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解決。教師應從教學理念上認識到強化教學方法研究的重要性,教學方法融入教學過程中,應用到教學的每個環節。當前階段,要對學科建設加以重視,把教學方法與人才培養相結合,理性選擇并合理利用各種教學方法.當然教學方法研究要有利于貫徹課程思政教學理念,有利于提高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能更好地發揮課程思政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傳統教學過程中偏重講授、分析和演繹推理的教學方法及過去教學理論脫離實際已經嚴重影響了當前課程思政教學效果,限制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有必要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
1.不完善的改革體系主要表現
一是,高校尚未有針對性的對課程思政教育模式改革制定科學合理的范本,我們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這就導致教師在改革中無從下手。二是,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改革還未成體系,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不能通過考核來評定教師的教學成果。三是,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改革體系不完善,導致其不能可持續發展。
2.高校不夠重視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的改革
高校沒有足夠重視課程思政的教學模式改革,一是,改革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而且不一定能達到滿意的效果,高校領導層更愿意把資金用到重點專業上。二是,高校教師普遍認為教學模式的改革與自身發展沒有實際聯系,不愿在此浪費過多的精力與時間。三是,學生已經適應傳統教學模式,導致教學改革難以進行。
3.缺乏專業教師
專業教師的思政思想不夠,對思政課堂認識不足,沒有足夠重視。導致高校在建設思政教師隊伍當中困難重重,必須從源頭改起。
1.加強對于信息化網絡技術的應用
以往高校的課堂上,教師主要是通過講解,運用黑板板書和PPT加以輔助向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播。然后并不能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的開放性與時代性越來越明顯,各種分享學習資料的網站成為學生選擇學習的平臺,教師應充分充當好知識的傳播者,豐富教學內容,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促進課程思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2.加強對于領導機制的完善
要想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改革順利進行,必須完善領導機制,合理統籌。比如可以將宣傳部設置成為宣傳及策劃課程思政的部門,教務處可設置為評定和考核教師教學質量的部門。
組織專業教師定期培訓,提升教師思政素養,還要利用好課堂這一主陣地,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思想。
3.加強對于資源平臺的建立
高校利用自身搭建好的學生工作網、新聞宣傳網及共青團網站,整合網絡資源,構建全面的網絡課程思政教學工作平臺。建立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進行定期網絡輔導與講座。找視頻一定要契合我們課程思政的主題,結合專業課知識點,突出教學重點。充分利用好互聯網資源,結合學生感興趣的點,增加課堂趣味性。打造生動有趣的課程抓住學生感興趣的點十分重要,這就是需要教師利用微信和微博等APP多關注時下年輕人喜歡的熱點話題。
新時代的背景下,高校課程思政的教學模式改革,首先教師自身的思想觀念要改變,要順應潮流與社會發展趨勢。互聯網時代,課程思政教學要采取雙向互動式的模式,重視大學生主體性地位。教師應讓學生在課堂上平等、自由地與教師互動。教師充分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將他們從被動的教育者轉變為主動學習者。也可以弱化卷面考試成績,提升課堂表現平時分比重。更加重視學生道德素養的提升。
教師要把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課堂上引入案例。案例教學應具有針對性,比一般的教學更為深入。案例可選取當下社會熱點話題,引導學生討論。必須聯系實際,看透學生心理和掌握學生需求。學校定期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是課堂理論在實踐中升華,在課堂教育和實踐活動雙重引導下,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無論從教學方法論的研究、教學模式、具體教學方法還是融入到各門專業課的教學方法,都取得一定的理論成果。但是成就與問題并存。要使課程思政課堂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教學質量,還要走很長一段路。教學研究的目的最終是要指導教學實踐,所以一切研究必須從實踐出發,不然研究成果就會被束之高閣,難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