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都勻市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都勻 558000)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室內的空間及環境漸漸被人們所關注,其功能性、藝術性、技術性能夠給人帶來良好的愉悅感、舒適感、滿足感,這也對空間的設計理念及創造性思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新時期下,我國室內設計人才的培養還存在不足,尤其是缺乏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授課模式單一、理論與實踐脫節、創造意識引導不足等問題頻頻出現,這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擴展和延伸,并且教學中過度追求技巧的訓練,而忽視了創造性實踐能力,造成學生面對項目和課題時無法開展創造性設計,為此我國教育部頒布了《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其中明確提出:“以優質學校、骨干專業等項目引領整體發展,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幅提升技術創新服務能力”,所以我們也要充分地利用室內設計專業的特點,來加強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以此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意識。本文從室內設計專業的特點著手,闡述了室內設計創造性思維培養存在的問題,并詳細地分析了室內設計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對策。
眾所周知,室內設計是一門應用性課程,在室內設計項目中人們追求藝術性、美觀性、個性化、功能性、科學性的內容較多,并且需求和方向各有不同,這就要求學生能夠運用多種思維理念來對所學的知識展開應用,同時教師也要應用多種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充分的挖掘學生的設計潛力和設計天賦,使室內設計成果更具靈性。
創新性是指學生對設計理念的進一步擴展,這不是對設計理念的修改和模仿,而是通過創造性思維來設計出獨特的內容。教師在創新性培養上要鼓勵學生勤于思考、勤于感受、勤于實踐,幫助學生提高創造性思維,同時促進實踐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室內設計也會隨著社會發展和潮流的更迭而發生動態性的變化,這就要求室內設計專業要與時俱進,要大力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使設計理念與社會發展同步甚至是超越。同時,室內設計的動態性也體現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上,這就要求教師要能夠通過多種途徑來展開創造性思維的意識教學,如:媒體教學、環境教學、實踐教學、文化教學等。
現階段,我國室內設計專業的教學思維還較為固化,雖然開展了教育改革,但在教學模式、教學目的、教學方法上還是存在應試教育的“影子”,忽視了創造性思維對室內設計的影響。同時,學生在學習室內設計過程中,刺激性的思維導入明顯不足,這里也包括一些設計理念知識,因此造成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不足,設計內容缺乏靈性和活力。
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和教學實踐存在不協調,學生在學習知識后無法激發創造性思維,主要因素是教學與實踐不夠連貫,課上雖然傳遞了創造性思維的知識和理念,但擴展和實踐沒有馬上結合,使得學生的創造靈感不能夠充分激發。同時,一些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打破固有教學模式,授課過程過于模式化,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想法與學習狀態,導致學生的思維得不到及時的擴展。
要想學生提升創造性思維就必須從課堂的授課知識著手,然而部分學校設計專業的知識輸出明顯存在問題,包括:知識結構、知識總量、擴展內容、設計理念變化以及設計流行趨勢等,這些內容在教學中的比重明顯不足,造成學生的知識儲備量也不足,引發了創造性思維與時代發展不協調的問題。
室內設計雖然有一定的模式和規則,但優秀的室內設計必須是通過長期的知識積累和直覺的激發才能夠完成的,因此在室內設計教學中要充分的調動和提升學生的直覺能力,筆者認為直覺應包括:色彩直覺、形態直覺、功能性直覺、整體性直覺、協調性直覺等,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設計作品的導入與講解,通過作品設計理念的分析,來挖掘和鍛煉學生的直覺能力,把理性認識、感性思維、藝術創造進行有機的結合,增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想象力的激發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如果沒有想象力學生的創造性無從談起,所以教學中要通過多種內容來展開想象力的激發,如:通過多種角度來觀察事物,色彩融合變化的想象、視覺空間的想象以及物體形態的變化等,教學手段上可采用投影、3D 模型、VR 視頻等技術手段,擴展學生的感知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室內設計專業的創造性思維培養也要注重學生的知識儲備,這種儲備不只是為了擴展學生的視野,同時也是為了創造性思維理念的激發奠定基礎,當學生知識儲備達到一定程度時,在某個設計課題下其自然就會產生許多創新設計的想法。知識儲備的方向要以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藝術塑造為基礎,充分的利用三者知識的結合來實現知識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促進,只有這樣才能夠把知識綜合性的儲備起來,才能夠幫助學生應用于室內的創新設計。
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也要通過實踐來完成,因此教師要找出理論與實踐的切入點,并定期地組織相關的實踐內容和實踐項目,這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進也能夠促進學生的創造性實踐能力,如:設計項目比賽、設計思路宣講、思維導圖構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