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涪陵城區實驗小學校,重慶 404100)
小學體育是培養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學科。本文通過對小學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作用和方式做出相關分析,旨在為各位老師提供一定參考。
結合小學生的特點以及體育學科的特點所形成的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學會更多的體育知識以及技能,提升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讓學生熱愛體育運動,喜歡體育學科的學習。教師在教學中最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三個方面的培養,第一是通過體育教學,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身體素質,掌握運動的技能,促進學生體育運動能力的提升;第二是提升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運動中,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識,認識到體育學習的重要性;第三是讓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慢慢地形成良好的品質,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對學生進行這些內容的教學雖然與學生智力水平無關,但是能夠讓學生未來的發展更好,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生活。
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讓教師能夠更加明確自己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目的。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只是重視對學生體育技能的教學,并不重視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的素養進行培養,也不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這就導致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只能得到身體素質以及運動技能的提升,學生的其他能力并不能得到培養。也是針對以往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在教學中融入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學生實施體育核心素養的教學,可以讓體育活動有更強的趣味性,讓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習的重要作用,同時還能對教師的教學提供方向。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該結合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進行教學的設計,這樣教師才能得到教學的優化,促進教師教學效果的提升。
在小學體育教學時,教師都很少對學生進行體育基礎知識的教學,一般在教學時,也都是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照本宣讀式的教學,給學生講解體育基礎知識,以及體育的發展史等等,但是教師這樣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覺得教師的教學枯燥無趣,學生也會缺少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實施教學,讓學生更愿意學習體育知識,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和吸收教師教學的內容。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進行教學。例如,教師在短跑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室外,教師可以采取一邊進行講解一邊給學生示范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在講解示范后,還可以讓學生對動作進行演示,教師針對學生做得不對的地方給予適當的指正,這樣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會更有興趣,學生也能更好地掌握教師教學的知識,將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給學生播放短跑的奧運會視頻,利用這樣的方式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加入到知識的學習中,實現對學生高質量的理論知識教學,同時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實踐能力,對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進行培養。
體育學科自由的特點可以很好地提起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能夠讓學生在自由活動與游戲的過程中學會體育知識,所以學生一般對于體育課的熱情都比較高。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教學,更好地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更好地融入游戲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實現對知識的學習。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籃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兩大組,之后讓每組中的成員都進行投籃,投進后就換下一個同學投籃,如果沒投進就一直投,直到投進為止換成下一個人,最后最快全員投籃結束的組獲得勝利。在這樣相互之間進行對比競爭的過程中,學生就會更積極地參與游戲中,還能讓學生更積極的練習投籃,讓學生之間相互監督,促進全班學生投籃能力的提升。利用這樣游戲比賽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生也能在比賽競技的過程中學會相應的體育技能。同時,如果在一隊已經投完,但是另一隊中還是有一個成員投不進時,大家應該多對這名學生進行鼓勵,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明白在比賽中最重要的不僅是輸贏,更重要的是能夠在壓力下堅持完成比賽,這種競技的精神更值得學習。教師在這樣的教學中不僅實現了對學生體育技能的教學,還實現了對學生體育精神的教學,實現對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不能只對學生實施體育實踐的教學,同時也應該重視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教學以及對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還可以在實踐中總結體育精神實施對學生的教學,最終實現對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