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巫山縣抱龍幼兒園,重慶 404700)
據相關研究統計,幼兒的認知能力能弱,對外界的事物普遍充滿好奇心,總想去探究竟。所以在很多情況下,幼兒將自己置身在了危險之中,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后果。現在大部分的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十分主動對于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而輕視了幼兒的安全意識教育,導致幼兒的安全事故多發。所以,幼兒教師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幫助幼兒提升安全意識,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安全意識培養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自我保護能力是幼兒成長中必備的基礎技能[1]。在很多情況下,幼兒會去觸碰一些危險的東西,導致受傷;遇到陌生人,不會去決絕和擺脫,很容易發生危險。只有幼兒提升了安全意識,才能有效的識別危險的物品,遇到陌生人敢于說不,學會求助和化解危險,進而提升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在幼兒教育中,安全教育成了首要的教育目標。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幼兒安全教育工作也在與時俱進,隨著幼兒的發展一直改善,對幼兒的安全形成了一張保護網。幼兒教師要充分重視對于幼兒安全意識的培養工作,為幼兒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和自我暴露意識,為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提供支持[2]。
無論在幼兒園還是在學校,危險品到處都存在[3]。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家長,都無法做到對幼兒的全方位保護。所以,只有讓幼兒具備了安全意識,他們才能準備的識別生活中的危險物品,并形成自我保護意識,自覺遠離危險因素。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師可以利用游戲的方式,加強學生的記憶。
例如,在小球上粘貼著關于危險品以及安全用品的圖片,教師提前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幼兒身邊危險品的視頻,讓學生記憶。隨后在兩個籃子里分別貼上安全和危險,讓小朋友們將帶有圖片的球分別對應到兩個籃子中。讓幼兒能夠通過這樣的游戲,有效認識危險品,進而提升了幼兒的安全意識。
在培養幼兒安全意識時,教師如果只用口頭教育進行引導,往往讓幼兒很難理解,并且沒有深刻的印象,并且無法真正地意識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模擬幼兒經常遇到的危險場景,來加深幼兒對危險因素的認知,培養他們正確的理解安全教育,遠離危險因素。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經常因為刀具、電器等受到傷害。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的時候進行模擬,讓孩子認識,剪刀、菜刀或者尖銳的器具以及一些電器等,模仿被刺到或者電到的場景,讓幼兒進行觀看。并且通過多媒體為大家展示,受到傷害后的畫面,讓幼兒在心理留下印象。
對于幼兒安全意識的培養,單單靠教師是遠遠不夠,在現實生活中,幼兒缺乏安全意識的根源,就是家長的全方位保護。所以教師還要聯合家長的力量,一起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例如,在幼兒園活動日的時候,邀請家長一同參加。利用視頻以及幼兒園教師的講解,讓家長充分地意識到幼兒具備安全意識的重要性。接著利用親子活動來增加幼兒的安全意識。比如,家長扮演陌生人,對孩子說:小朋友你真可愛,叔叔給你蘋果吃吧。這時候看孩子的表現,有的孩子會馬上接過來。這時教師要在旁指導,對孩子說,不能接受陌生人的事物。家長說,你怎么自己在這里呢,我幫你找媽媽吧?有的孩子會說好,直接跟著陌生人走。這時教師要教導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走,要學會拒絕,因為陌生人可能是壞人等等。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家長對于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讓孩子能夠在家長的陪伴下學會自我保護。
結論:新時期,社會越發關注幼兒的安全問題,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逐漸成了幼兒進入幼兒園的必修課。幼兒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教育引導作用,秉持對幼兒高度負責的態度,不斷地創新出有趣的課堂教學模式,來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并且聯合家長,對幼兒進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能夠學會遠離危險因素,促進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