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亞視演藝職業學院,廣東 東莞 523710)
高職院校是為社會整體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教育機構,對學生在日常鋼琴練習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學生不僅要解決鋼琴演奏的各項技巧問題,同時還要真正做到美育滲透。教師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習慣進行分析,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打好基礎,使學生在日常練琴中受到美的熏陶。本文從美譽滲透意義入手,展開闡述,針對如何真正在高職學生鋼琴練習中滲透美譽進行全面探討。
美育的具體內容就是指審美教育。高職院校鋼琴課程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運用多種不同的審美媒介對學生審美能力進行影響。同時也會要求高職學生自身在日常鋼琴練習中,逐步滲透美育,如在陶冶情操、愉悅性情的過程中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高職院校與其他普通院校進行比較,更加注重專業人才和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1]。不僅如此,高職院校鋼琴專業的學生是否具備健全的人格、完善的品格也至關重要,為了能夠保證提升美育在學生日常鋼琴練習中美育滲透效率,就要逐步加大學生對美的感受和鑒賞能力,使學生注重自身情感體驗和感悟,讓學生在日常鋼琴練習中在審美方面獲得共鳴,從而實現培養學生美的情操。
高職學生日常鋼琴練習,是其提升自身鋼琴演奏技能的一項重要環節,學生不僅要結合鋼琴演奏的技巧問題,還要提升自身對音樂的欣賞與審美能力。音樂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語言,在鋼琴曲中融入語言中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內容,能夠使鋼琴曲更具有生命力。高職學生在日常鋼琴練習中,要將音符和樂譜背后的真正含義展現出來。這就要求學生真正做到感受、領悟、表達三方面重要的內容。高職學生要真正感受鋼琴作曲家的樂譜,在日常練習中用心去讀鋼琴譜,對鋼琴曲的調式、旋律、曲式結構等內容進行細致分析。在實際讀譜過程中,學生要具備音樂感知能力,在感知的基礎上準確掌握所練習鋼琴作品作者所表達的真實含義。不同時代的鋼琴作品,在實際演奏過程中具有不同的要求。
比方說高職學生在彈奏舞曲體裁鋼琴曲的過程中,要真正做到“聞樂起舞”;在彈奏進行曲體裁鋼琴曲的過程中,要真正做到“聞樂而擊節”等,在日常鋼琴練習中大膽進行嘗試,感悟音符和樂譜背后作者所表達的情感,進而使自身感受到美的體驗。在對鋼琴作品完成感受和感悟之后,還要表達旋律美、節奏美、氣質美等,在情感上與鋼琴作品作者產生共鳴,通過音樂的形式領悟人生中的各項哲理。在此期間,如何在學生日常鋼琴練習中滲透美譽,成了一項難點問題。學生自身在具備基礎性鋼琴演奏技巧的基礎上,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使學生養成善于用腦的習慣,在準確分析問題的同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學生要對不同風格的鋼琴作品進行分析,結合相應的創作背景、時代特征,分析鋼琴作品創作的意義。
教育形式多種多樣,其中音樂教育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方式。高職學生在日常練習鋼琴過程中,能夠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同時對于提升高職學生審美情趣也具有重要作用。鋼琴練習主要就是通過美的音響和美的情感,來美化高職學生的生活,其在培養學生藝術鑒賞能力和高尚情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比方說說也要積極報名參加高職院校所舉辦“小型鋼琴演奏會”,注重鋼琴曲演奏和樂曲曲目真實情感的表達;高職學生也可以通過觀察其他學生演奏的方式,對比自身演奏現狀進行對比,在認識自身不足之后,逐步提升自身鑒賞能力。與此同時,也能增強高職學生鋼琴演奏的自信心與責任心。高職學生在日常練習鋼琴和參加鋼琴演奏活動的過程中,如果得到教師的認可,就會進一步激發學生自身的鋼琴學習和練習興趣。高職學生在日常鋼琴練習過程中逐步滲透美育,能夠明確自身未來努力的方向,在懂得欣賞其他學生鋼琴演奏的基礎上,可以相互進行探討研究。這樣能夠激發高職學生集體觀念,提升學生競爭意識,進而也會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高職學生在訓練和參加鋼琴演奏會的過程中,在精神方面能夠得到滿足,通過鋼琴旋律來凈化學生思想,為今后全面提升高職學生鋼琴鑒賞能力提供重要依據。
總之,高職學生在日常鋼琴練習中滲透美育,不僅能夠準確掌握音樂術語、奏法、呼吸等各項技巧,同時能提升自身鋼琴素養。學生將鋼琴作品所表達的內涵和情感通過鋼琴演奏的方式表現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高職學生鋼琴演奏表演欲望會不斷上漲,使鋼琴知識學習與練習不再具備枯燥無味的特點,在提升高職學生鋼琴鑒賞能力的同時,有助于高職學生形成美的情操和美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