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祥市舊口高中,湖北 荊門 431900)
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美麗中國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詞,我想美麗中國應該由一個個美麗城市和美麗鄉村構成。一個美麗鄉村應是什么樣子?作為一個農村的青年學生對鄉村現狀感受頗深,也常在心里會對美麗鄉村想象、勾畫一番。
(一)記得讀小學的時候贊美家鄉美:天是藍的,山是綠的,水是清的,現在雖村民生活較以前富裕了,但昔日藍天綠水的自然風光不再,甚至生存環境惡化,不少鄉村村民不怎么講究衛生、村民文明素養較差。客人來吃個飯蒼蠅嗡嗡,到晚上睡個覺又蚊子哼哼。有的鄉村雖山清水秀但貧窮落后,不能算是美麗鄉村;當然現在有些村民物質生活雖富裕但周邊環境污染嚴重、村民衛生習慣和文明素養差,同樣不能算是美麗鄉村。
(二)前些年,不少地方在搞新農村建設時,大多是在村中修個公園,建個文化廣場或燈光球場,把道路兩旁的房屋外墻粉刷一新,給村里建個文化室、遠程站點或綠色網吧。時至今日,這些場所和形象工程大多都沒有真正發揮作用,沒人去看書,很少人去上網,更沒人去打球。但在村頭榕樹下、宗氏祠堂里,倒是麻將正酣、人氣鼎盛。所以美麗鄉村建設不要搞形式主義,要培養村民的良好衛生習慣、提高村民的文明素養和文化自覺。
(三)通過調查,現在村民最敏感的主要有兩件事,一是生存環境,二是人的尊嚴,村民一般將此作為人生的奮斗目標。我們的父母為住上大瓦房,看上彩電而拼命干活、努力攢錢;為進城不受白眼而將自己打扮得人五人六,等等。現在許多農村青年逐漸認識美麗鄉村不僅要生活富裕,更要能讓農民體面生活,切實享受和感受到做人的尊嚴。人家祖祖輩輩生于斯長于斯,你隨便征用人家的房屋和耕地,或補償款不合理或不到位,村民沒簽字答應就拿推土機將人家的房子推倒了,或當地社會風氣不好、治安環境不好,那就不能算是美麗鄉村。如果農民種個地你排污水,擺個攤城管砸毀,生個病債臺高壘,也美麗不到哪里去!
所以,美麗鄉村的建設是個系統工程,它牽涉到經濟、政治、文化及社會建設方方面面。
夢想一:生活小康環境美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要把當地的生態優勢變成經濟優勢,讓生態文明造福子孫后代。建設美麗鄉村能給農民帶來什么好處?帶來多少實惠?是一時的還是長久的?農民心里有一盤賬。這也是決定美麗鄉村建設是美麗一陣、還是美麗持續永遠的關鍵所在。
建設美麗鄉村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讓村民過上小康文明富裕的生活。為此一要立足當地實際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把農產品加工建在鄉村,努力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二要鼓勵鄉鎮、村投資建立綠色農產品基地,養殖無激素的土豬、雞鴨、魚類,種植生產無污染的油米、蔬菜、水果等,申報農產品綠標認證,打造農業特色品牌。通過發展鄉村產業,扶持它不斷壯大,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生活達到小康水平,這是建設好美麗鄉村的根本措施。
當然,建設美麗鄉村外部環境很重要,要實施好環境整治工程。這也是當前當地政府正在大力推進的一項民生工程,主要包括整治農村生活環境、改善農村生產環境、提升農村生態環境等。環境整治看得見、摸得著、見效快,優美的環境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最直觀體現。當前不少村莊環境問題十分突出,要解決這一問題不僅要政府推動,更要緊緊依靠全體村民下大力氣解決農村垃圾污水問題,深入推進鄉村環境連片整治,建立健全農村環境衛生管護長效機制和培養村民的衛生自覺。
夢想二:鄰里和睦民風好
要保留并大力挖掘當地的自然生態資源以及不同鄉村的人文資源,包括城鄉文化自然生態、健康淳樸的民俗、民風,傳統建筑和傳統節慶等,革命遺址、古樹老屋、歷史古跡、文化遺存甚至一條街道、一段河岸、一個村落都可能承載著城鄉的歷史和文化記憶,是許多人的心靈故鄉。這些都是美麗鄉村的靈魂和特有的韻味,必須保護好、利用好。尊重當地健康向上的民俗民風,挖掘生態資源與人文資源,傳統習俗和風土人情,做到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使鄉村建設注入更多的人文內涵,充分彰顯鄉村的人文特色與文化品位,這些都是美麗鄉村建設之魂。
打造美麗鄉村,還要營造風清氣正、和諧穩定的社會氛圍。一個地方的民俗民風直接關系到地方形象,也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現在我們村非常注重通過加強文化建設特別是精神文明建設,采取多種途徑提高農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努力形成文明向上、敬老愛幼、家庭和睦、互幫互助的良好風氣。大力倡導文明新風,制定文明示范村公約、家庭美德守則和村規民約。村黨支部通過開展村民喜聞樂見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弘揚清風正氣,凈化社會風氣,維護社會穩定。堅持不懈對村民進行遵紀守法、公民道德教育,逐步形成人人遵紀守法、關心集體、尊老愛幼、助人為樂的良好風氣。
夢想三:公共服務保障高
美麗鄉村建設村民呼喚最強烈的是在社會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方面要縮小城鄉差距,政府要在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上加大政策扶持。擴大公共財政對農村的覆蓋面,加快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進一步規范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建立農村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制度。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滿足農民群眾多方面、多層次精神文化需要,為美麗鄉村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我認為當前要進一步積極建立農村產業協會,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推進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化、集約化;構建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就業服務體系,引導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加大農民技能培訓力度,創新培訓方式,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幫助他們學習科學文化,掌握種養技能,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要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和優秀文化下鄉活動,提高農民謀生技能和文化素質,養成文明習慣。只有廣大村民的素質不斷提高,農民收入增加,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村規民約健全,環境好、民風好,才能真正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健康、持續健康發展。
總之,讓每一個鄉村都秀出自己的個性與內涵,讓每一個村民都和諧、文明、富足地生活在天藍水綠的山水中,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應有之義,更是老百姓之所盼和我們應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