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撫州市白舍鎮中心幼兒園,江西 撫州 344511)
幼兒階段的孩子天性活潑,游戲占據他們大多數的時間,同樣游戲也成了他們最熟悉的行為方式,幼師以此為依據將課程以游戲化的方式展開,在游戲中實現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幼師依據游戲為幼兒進行社會規則的灌輸以及正確認知思想觀念的培養,在游戲中糾正幼兒的錯誤想法,引導幼兒進行自我發展成長。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大多是不經過思考、直覺性的行為,幼師可以有意識的加深幼兒對經驗知識的直覺性。
幼兒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對新鮮事物的探索之中,但受限制于自身的認知能力,幼兒還只停留在對具體形象事物的探究中。幼師在進行游戲課程設計時要依據幼兒的認知特性,利用實體化的游戲材料進行課程開展。幼師在班級中為要為幼兒準備大量的游戲材料,且根據時間的變化不斷地更新,力求讓幼兒能夠對材料保持充足的好奇心,根據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思維變化適當地調整教學手段。除了游戲素材之外,幼師的專業素養也要不斷提高,在長期的學習中優化自身的缺陷【1】。
例如:幼師在訓練幼兒對四季基本認識時,幼師要避免一直采用傳統的講解式教學方式,采用游戲的方式對幼兒進行引導。“說夏天”的游戲,讓幼兒將開口說變成動手做,幼師首先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對于夏天的印象,有的幼兒說“到了夏天就可以吃到冰冰涼涼的雪糕”,有的幼兒說“到了夏天自己就可以穿小裙子了”等等,接著幼師引導幼兒結合身邊的游戲材料,將自己心目中的夏天以手工的方式做出來。幼師可以在一旁不時地與幼兒進行交流,引導幼兒的操作過程。在課程的最后幼兒們做出了五花八門的小模具,有的是小裙子,有的是小風扇,還有冰淇淋、西瓜等等,每個幼兒都在課程中收獲了成就感,同時鍛煉了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幼師的游戲設計貼近幼兒的日常生活,每個孩子都興致勃勃的參與其中,加深幼兒對四季的基礎認識。幼兒與幼師之間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幼兒對幼師的天然恐懼,拉近了兩者之間的距離,讓幼師能夠時刻關注幼兒的身心變化,進行適當的游戲課程創新。
游戲課程的開設充分滿足了幼兒的發展天性,幼兒在親身實踐和動手操作中提高自身的認知水平。幼師在教學中會發現,幼兒對于角色扮演一類的游戲表現出了異樣的熱情,幼兒們在此期間的高度服從度可以成為幼師教育的基礎【2】。角色扮演游戲可以針對性的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兒個性化思維的發展。角色扮演的開展以幼師的擬人化表演作為開始,在游戲過程中隨著幼兒的不同行為變化進行教學內容的改變。
例如:幼兒有時會在課堂中表現出極大的活力,幼師的勸阻并不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這時幼師就可以選擇為幼兒穿插一個小的角色扮演游戲“小朋友們,我們來做一個皮皮鹿的游戲吧,現在開始作為皮皮鹿的我們一定要靜悄悄的,不然我們可能會被大灰狼發現吃掉的哦!”幼兒們馬上進入游戲狀態,整個課堂的環境也安靜了下來,幼師就可以在此基礎上繼續完成剩余的教學內容。再例如:幼師可以創設一個《水果變變變》的主題游戲,在游戲中引導幼兒自行選擇角色,蘋果爸爸、香蕉媽媽、西瓜姐姐等等,幼兒自由地選擇游戲的場景和方式,進行自主探究式的游戲過程。
盡管幼兒們的年齡尚小,但是幼師也不能忽視每個幼兒在發展過程中的不同。幼師的游戲教學要以促進幼兒的個性發展為主,在游戲設計中充分遵循幼兒的意見。幼兒的喜好和認知能力并非天生就是一樣的,有的幼兒喜歡循規蹈矩的游戲方法,有的幼兒則喜歡自由探索的游戲方式,結合幼兒的不同選擇幼師進行不同游戲模式的設計。幼師了解自己在游戲過程中充當的是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幼兒發現自身的潛能和興趣,幫助幼兒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
例如:幼師在進行桌面玩具游戲活動中,避免在游戲中為幼兒設定固定的游戲方式,引導幼兒根據桌面上的玩具進行自主的發揮。有的幼兒選擇將桌子上的玩具搭建成自己熟悉的樣子,如小房子、鴨子、汽車等等,充分發揮自己的模仿能力。有的幼兒則選擇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進行玩具搭建并不局限于自己的認知經驗,而是以認知經驗為基礎進行不斷地創新。還有的幼兒則選擇將桌面上的玩具進行不斷的創造,發明出各式各樣的物品。幼兒在桌面游戲中所搭建和創造的物品幼師都要給予幼兒鼓勵,引導幼兒進行個性化的成長。
總而言之,將幼兒園的課程進行游戲化的處理是幼兒教學理念轉變的表現,也是幼兒健康成長所必備的教學手段。因此,幼師要采取適當的手段實現幼兒園課程的游戲化,促進幼兒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