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東關辦頭鋪小學,貴州 安順 561000)
小學階段是人生成長的起步奠基階段,也是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習能力的關鍵階段。語文作為小學階段學科教學中的重要科目,受到了學校領導和教師的高度重視,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培養學生的自我閱讀能力至關重要,不僅可以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同時閱讀能力的提升,閱讀習慣的養成對于一個人的終身學習和成長都是受益匪淺的。然而,目前小學階段學生自我閱讀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普遍存在著閱讀興趣不濃厚,閱讀過程有障礙等問題。
通過教師的觀察發現,小學階段尤其是小學低齡階段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往往存在著閱讀障礙,導致閱讀無法順利完成。閱讀障礙主要體現在:閱讀過程中存在著一些生詞難詞,學生一看見這些詞匯心里就會產生恐懼情緒和對閱讀的厭倦。教師作為課堂活動的發動者、組織者、實施者,在課堂活動中處于主導地位,要消除學生的閱讀障礙,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和幫助。首先教師應當熟悉學生對那些詞匯的讀音和意思理解方面存在著問題,在正式開始這篇文章的教學前,鼓勵學生先查字典再閱讀,把讀音和詞義標在生詞、難詞旁邊,減小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生詞難詞的恐懼心理和畏難情緒;同時學生查完字典后,抽出一部分學生說出自己所查詞匯的讀音和意思,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中真正的主人,教師搭建好學生學習的舞臺,讓學生去表演,學生的積極性發揮,閱讀障礙自然就減輕。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閱讀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自我閱讀能力,激發培養閱讀興趣至關重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和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階段的孩子好奇心較強,對新奇的事物往往比較有新鮮感,并且想進一步的了解和把握,小學語文教師要針對小學生好奇心較強的特點,培養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首先,教師在閱讀內容的選擇上,要盡可能了解學生的需求,選擇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并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的教育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在閱讀后教師應當選擇有趣的環節進行講解,注意語言的幽默風趣,或者是請同學們積極舉手起來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和閱讀內容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最后,可采取開展同學討論會的方式,幾個同學圍成一組,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闡明自己的觀點和意見,交流閱讀心得,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在這種學習氛圍中,學習的積極性高,學習興趣濃厚,學習質量高。因此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反復開展閱讀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我閱讀能力
社會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學生所處時代背景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學生自身的需求變得多樣化,社會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首先是要鼓勵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給學生推薦經典的課外讀物,在班級設立讀書角,邀請同學們參與讀書漂流活動,把自己喜歡的經典讀物帶進教室和同學們分享。在分享書籍推薦書籍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善于分享的美好品質。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把教材內容作為唯一的閱讀教學內容,還必須要收集課外有趣的經典讀物,把精彩片段納入學生閱讀內容的范圍。學生通過細讀經典中的精彩片段,品讀經典中的精華,在積累素材,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拓展知識視野的同時培養和提升自我的閱讀能力。
閱讀習慣與閱讀能力的培養息息相關,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和閱讀質量,從而提升學生的自我閱讀能力,讓學生受益終身。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離不開教師的耐心指導。首先,教師針對學生存在的閱讀障礙問題,要讓學生養成翻閱字典的好習慣,遇到不會讀的字音以及不理解的詞義,鼓勵學生通過查閱字典,解決問題,而不是恐懼、畏縮不前,通過反復的練習,養成查閱字典的好習慣,同時增強學生的閱讀自信心,提升學生的自我閱讀能力。其次,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閱讀的方法,了解熟悉默讀、朗讀、精讀、略讀、誦讀的概念,并能夠在閱讀實踐中加以運用,在精讀時養成勾畫、圈點、批注的好習慣;在略讀時,能夠快速瀏覽,并能夠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學生自我閱讀能力的提高,對于積累閱讀素材,提升文學素養都至關重要,小學語文教育中,學生的自我閱讀能力還有待提高。可以通過消除閱讀障礙;培養閱讀興趣;鼓勵閱讀課外讀物;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自我閱讀能力,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