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遼寧 盤錦 124221)
科技創新是當代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正如習總書記說的那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第一動力。而促進科技創新的兩個重要制度是專利權制度與科技獎勵制度。專利權制度是國家有關部門依申請對權利人提出的請求進行審查,授予符合條件的權利人相關權利,以此來保障權利人的經濟效益。科技獎勵制度是國家機關、國家或社會普遍承認有一定影響力的機構組織根據科技人員所做出的成果及貢獻對其給予的精神表彰和物質獎勵。
二者的效果和目的是相同的,都是為了促進科學技術發展和創新。專利權制度是權利人為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從而促使相關科技人員進行再創新。而科技獎勵制度鼓勵科技人員潛心科技研究,攻克科技難題,創造科技價值,實現自我價值[1]。
專利權制度和科技創新制度也存在著諸多區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權利主體不同:科技獎勵成果的人身權和財產權屬于完成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員和主要參與的科技人員。而專利權往往人身權和財產權的主體并非同一個主體。2.性質不同:科技獎勵制度具有非市場性,而專利權制度有相對強的市場性。3.激勵方式不同:專利權制度以通過財產權來對科研成果給予保障和獎勵為主,精神權利僅是作為適當的補充權利。科技獎勵制度以通過精神獎勵途徑對科學技術者的成果承認為主,一定有精神獎勵而物質獎勵可以沒有。4.承認期限是不同的:專利權給予的保護是由相關法律所具體規定的,而通過科技獎勵授予的獎勵往往是終身的,沒有統一的。5.地域性不同:專利權的范圍是根據法律法規相關規定受到地域的限制,有領土性,效力限于本國境內。而科技獎勵制度的范圍由于授予的主體不同,其范圍包括多種類型,既可以是國際,也可以是國家內、各省市等,具有很強的靈活性。
作為促進科技創新的兩個重要制度,其二者在促進自主創新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雖然學者對這兩種的制度的探討和研究存在著“取代說”“轉軌說”“主輔說”等多種觀點[2],但是這些觀點都是片面的來分析這兩種制度對自主創新的影響,忽視了這兩種制度間的有機內在聯系。從辯證的角度看,此兩類制度雖然在促進自主創新方面的途徑、功能和范圍上存在著有差異但其二者的關系并非對立的,而是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
當下,我國由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階段,階段間的轉化必然使專利權制度和科技獎勵制度產生相應的改變,所以,在科技獎勵、專利權和科技創新方面我國學者已經開始研究,總結以上學者的科研成果主要如下:1.在科技獎勵與自主創新關系分析,徐頑強認為:創新國家建設的新階段下,科技獎勵工作要把獎勵集成創新和引進吸收再創新作為主要內容,以激勵自主創新為中心點。2.自主創新能力與專利權關系研究,周寄中等指出:專利權和自主創新之間的關系相互聯結,加大專利權的保護有助于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國外在專利權制度與科技獎勵制度方面研究與國內在此方面的研究相比,國外的研究已經相對成熟,相關制度建設也相對完善。但是,對其二者關系的研究并不多,其不只是研究獎勵本身,而是研究一些其他領域和獎勵間的交叉影響,對實證的研究更加注重。
對于二者的相關研究可以采用以下理論作為依據:自主創新相關理論、科技獎勵相關理論、專利權相關理論、科技獎勵與專利權相互關系這四方面的理論來進行研究。
自主創新的相關理論主要包括①自主創新的概念界定②自主創新能力的影響因素(科技創新投入水平、創新主體的管理決策能、良好的政策環境)③自主創新的特征(自主性和創新性)三個方面。
科技獎勵相關理論主要包括①科技獎勵的本質②科技獎勵與科技獎勵制度界定③科技獎勵的社會效應和功能④科技獎勵制度對自主創新的作用四個方面。
專利權相關理論主要包括①專利權的特征(專有性、公共性、時間性和地域性)②專利權與專利權制度的界定③專利權制度的基本功能(創新激勵功能、利益平衡功能、資源配置功能和市場競爭規范功能)④專利權制度對自主創新的作用四個方面。
至于研究方法可以考慮文獻研究法,層次分析法,演繹推理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這四個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指的是通過閱讀分析中國知網、萬方等數據庫上的大量相關文獻來進行總結和探討。層次分析法是指把定性和定量兩者有機分析結合起來,減少因主觀判斷為主而產生的對定量化忽略的不良影響,使得各層次指標的權重更為精確合理。演繹推理法指的是以具有代表意義的例子,由此研究推理到其他科技人員自主創新。主成分分析法指的是并非要對對全部影響因素進行透徹分析研究而是選取了影響重大和有代表意義的因素進行探討分析。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國家的繁榮富強以及最近我國和美國的貿易戰問題可以看出我國對自主創新的需要程度更加強烈,那么如何能夠更好地推進自主創新也應該引起更多的重視。為適應國家專利權戰略,完善和發展科技獎勵制度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國內外文獻綜述以及對專利權制度和科技獎勵制度的分析,提出了可以在把二者有機結合是適用的理論依據和研究方法,從中也可以看出除了要加強科技獎勵的力度,相關的法律環境也十分重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