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金城江區林業局,廣西壯族自治區 河池 547000)
人民群眾對于林地被占用的法律意識淡薄,普遍認為亂砍亂伐屬于違法,而對于林地的使用和破壞并沒有明確的法律認識。甚至部分群眾為了個人的利益而隨意的占用林地資源,還有部分個體老板為了個人利益違法破壞林地,發展經濟卻不知道要服從國家的管理,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國家政策,林地占用必須向國家林業相關部門申請占用林地行政許可。
部分村民委員會的干部可以代表集體來對林地進行隨意處置,而一些地方基層干部只是根據個人的意愿或者是為了獲取經濟效益,而用自己手里的權力沒有集體開會討論變相租賃集體山林土地行為。比如有的集體山林已化規國家生態公益林,已領取了國家生態補償金,又出租給個體老板,違反國家相關政策。這嚴重的危害到國家的經濟利益,同時也影響到林地的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
國家對于林業管理及林地占用查處的法律不夠完善,有些法律法規及管理政策相對滯后和當前的社會發展現狀不符。法律法規以及政策的原則性規定相對較大,但是其內容寬泛不具體。因此對于很多現實問題無法進行全面和具體處理,導致法律法規存在漏洞和空隙,進而給林地管理及案件查處帶來一定的問題。比如,林地管理需要送到省級上進行審批,審批程序復雜,涉及部門較多,耗時長,導致業主及農戶鋌而走險違法占用林地。像搭建雞舍、豬圈、林地住房、建設小加工廠、林間道路、開采石場等。此外,森林法當中只針對林地占用的審批程序作了規定,而對于非法占用林地案件的偵察、取證還是很大的難度,只是對林業開墾、擅自改變林地用途作了行政處罰。對于實際林地的用途也沒有進行詳細的規定,導致執法過程中存在困難和困惑。
在辦理此類案件的過程中,因為缺乏相關的法律依據,所以執行難度較大,而且對于責令恢復林地原狀的執行也存在一定難度。比如采沙、采石、采礦等行為破壞的植被無法恢復,即使是強制執行但因為土壤條件不符,恢復原狀也是難題。此外還有房屋建筑的拆除,當事人如果不愿意履行處罰,即使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而法院對于民生住房并不主張進行強拆。因此,對于林地占用的處理和執行也存在難度。
近年來,我國重視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石漠化綜合治理等工作,因此林業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在進行林地管理及林地占用案件查處的過程中。首先要讓群眾意識到生態環境的保護重要性,提升群眾保護生態的意識和認識。只有群眾對林地保護的法律有相關了解,才能讓群眾真正地意識到林地保護的重要性。在林地管理過程中,群眾才能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自覺進行林地保護,避免出現林地非法占用林地的現象,降低管理難度。
根據當地的林地管理情況制定對應的法律法規,讓其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此外在林地案件查處及林地管理過程中,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進行管理,進而保證林地管理及非法占用林地案件能夠做到有法可依,科學有效地對林業行政違法案件的管理,不斷減少林業生態環境破壞的情況。
相關的林業主管部門要明確劃分責任,采取全面清查、突擊檢查、明察暗訪等查處方式,不定期地進行抽查和巡查。對于整改問題進行重點監督,對于突出問題的地區進行徹底清查,而對于擅自占用林地的行為 以及擅自挪用生態補償金的行為要堅決做到立法查處。對于占用林地而導致森林遭到破壞,要嚴格遵守:誰批準、誰負責,誰破壞、誰恢復原則,依法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法律懲罰,同時要求非法占用者在規定時間內恢復森林植被。此外,重視各部門及地區之間的交流,形成上下聯動地區聯動等整治局面。合力打擊整治林業部門辦理的案件及其他部門移交的破壞森林資源的案件、司法機關移交的破壞案件,及時組織相關部門及人員進行查處和及時反饋案件查處過程中,對于違反相關法律犯罪事實要做到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涉嫌公職人員的案件也要依法將其交到司法機關,進一步發揮政府職能部門的管理力度。加大政府管理林地的人力財力投入,確保各個職能部門之間能夠相互配合,將林地管理工作準確的落實到位,從源頭上避免和預防破壞林地資源的情況。同時加大查處占用林地案件的力度。
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等環境下,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為了能夠創造更多的利益而對林地進行非法侵占,導致林地資源出現了被破壞的情況。為了我們的生態環境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我們必須要重視林地資源的管理工作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此外,林地管理工作的開展不僅是為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更是社會發展的需求,而且林地資源本身有限,因此我們在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相關的法律條文規定,進而保證林地資源能夠可持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