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敏
石家莊市友誼大街小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學科,閱讀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2019年下學期我省小學將全面實施部編版語文教材,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更加注重親子閱讀,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因此如何把握部編版教材特色,提升學生閱讀獲得感,提高閱讀教學質量是教師適應教育新常態,培養高素質核心人才的必然舉措。
相比其它版本,部編版教材增設了《日積月累》板塊,要求學生背誦并測驗默寫,其目的就是要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為閱讀提供語言架構。積累語言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學生只有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才能在閱讀中掌握核心思想,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注重基礎知識教學,增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應用能力:首先教師要深入剖析部編版語文教材,掌握語文教材的結構內涵。部編版語文教材雖然在課文數量上減少了,但是教學類型卻增加了,例如像一年級上冊,課文雖然減少到32課,漢語拼音課量也減少了,但是識字課卻增加了。其目的就是通過調整優化教材內容,為學生呈現出豐富的語文基礎內容,以此增強學生閱讀的能力,因此作為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前必須要深入剖析教材,領會小學語文部編本新教材編寫意圖,發揮新教材的編寫優勢,認真落實新教材的使用;其次強化課后練習,豐富學生語言倉庫。部編版語文教材在課后練習部門都設置了不同結構的短語類型,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課后練習中的各種短語類型等,豐富學生的語言倉庫。例如教師可以借助精美的文章,讓學生學習與掌握并列式、偏正式等短語結構的應用。
通過剖析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要求不難看出教材對閱讀訓練的要求在逐步提升:從讀準字音、讀好停頓、讀好對話,再到邊讀邊想畫面、讀出不同語氣等,學生讀的能力在不斷提升。因此作為教師必須要把握部編版閱讀教學的內容,結合學生的學情,優化教學內容體系,培植學生的語言圖式:一是教師要抓住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引導學生構建與自身學情相適應的知識能力體系。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心理特點和閱讀能力不同,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學情特點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例如部分學生課外閱讀量比較大,教師向其講解一些閱讀技巧等方面的知識,而部分學生閱讀基礎差,對此教師則要側重基本閱讀基礎的教學;二是積累“語用”經驗,培植學生的語言圖式。學習經典語言并且能夠靈活應用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部編版教材側重學生對經典語言的實踐應用,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注重培養學生對經典語言的應用。
小學階段學生在自我辨別能力上相對比較差,結合核心素養教育的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加強閱讀指導,通過制定科學的指導體系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一是教師要溝通課內外閱讀,在閱讀教學中引入適合的課外閱讀文本。例如在小學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圍繞“想象”要求,將《霧在哪里》、《雪孩子》等課外讀物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以此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二是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閱讀課外著作。鼓勵“海量閱讀”,鼓勵讀一些“閑書”,也就是和考試、甚至和寫作并不一定“掛鉤”的書:鼓勵讀一些“深”一點的書,可以“似懂非懂”地讀,“連滾帶爬”地讀。只有這樣,才能培養起讀書的興趣;三是要解放學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調動學生閱讀興趣的基礎,為了更好的在閱讀教學中引起學生共鳴,教師可以采取合作閱讀教學法,鼓勵學生在閱讀教學中主動與教師進行溝通,通過溝通加深學生對讀物課本的認知,感知文章的核心思想。
首先創新閱讀指導方式。針對學生對閱讀感到枯燥的問題,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創建多樣化閱讀教學手段,例如教師可以在每周五的下午舉辦讀書交流會,讓學生將自己閱讀的好書分享給大家,通過此種方式調動每個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其次注重閱讀方法技巧的滲透。部編版教材圍繞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組織閱讀單元,每個單元都具有明顯的主題,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注重閱讀方法技巧的滲透。針對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出現迷茫、不知所措的現象,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以此培養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例如在一年級上冊《青蛙寫詩》的課后習題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再閱讀一遍課文,引導學生通過圈畫詞語、檢查校對等方式訓練他們提取語言信息的能力,養成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最后利用多媒體設備搭建電子閱讀平臺。
總之,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必須要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通過采取優化閱讀教學內容,夯實學生基礎知識,強化教師閱讀指導以及搭建電子閱讀平臺等方式激發學生閱讀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