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亮
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
我國高等教育正在進入發(fā)展轉折的關鍵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為建設“雙一流”高校而不斷努力。為促進高校內部治理體系改革,教育部要求把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貫徹到學校工作各方面:高校辦公室要加強思想作風建設,進一步轉變教育系統(tǒng)辦公室的工作職能、工作方式、工作作風,切實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更好地為中心工作服務,為基層服務,為人民群眾服務,努力開創(chuàng)教育系統(tǒng)辦公室工作的新局面,推動教育系統(tǒng)辦公室工作再上新臺階。
高校行政機構復雜,人員冗雜,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體制以支撐高校日常工作的高效率運轉。在實際工作中,高校工作往往處于被動狀態(tài),行政人員由于權責劃分不清,扯皮推諉。如,一份文件不知道該送往何處;學生遇事需要幫助,不知道該去找哪個部門。一個高校的管理體制不夠完善,無法形成有效治理,這樣的學校將讓教師、學生寒心,失去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
新時期,社會對高校的要求越來越多,高校也不能是脫離社會的“真空地帶”。因此,高校與社會接觸越來越多,其業(yè)務范圍不斷拓展。但是,隨之而來的是頻繁的開會、花樣百出的文件,三天一總結、五天一大會已是高校工作的常態(tài),今晚發(fā)通知,明早交材料也體現了高校管理工作的“無可奈何”。行政人員層層“壓榨”,科研教師怨聲載道,行政人員未能提高行政效率,無法給在校師生提供便利,科研教師因為行政指令失去做科研的時間。
首先,高校行政工作復雜瑣碎,有的時候時間緊、任務重,在其工作壓力下容易產生懈怠的心理,服務意識薄弱,態(tài)度惡劣,雖然權力不大,但是總有一種把“雞毛當令箭”的架勢。其次,其行政人員數量多,難保其素質參差不齊,業(yè)務能力差。如,新時代高校對外交往活動的越來越多,對外事務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要求越來越高。而該辦公室工作人員的業(yè)務素質卻跟不上,無法勝任這樣的工作。
從高校建制度、立規(guī)矩入手,正所謂“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高校應聚焦學校章程、校規(guī)校紀、內部管理等方面,邀請教育部和高校專家領導以實踐出發(fā),分享如何促進高校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風清氣正,為助力全國各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職業(yè)院校探索高校內部治理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高辦公室管理水平與效率,實現具有全局性、穩(wěn)定性,管根本、管長遠的更高水平管理體系。高校應注重如何強化依法管理,大力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積極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推進高校治理,以實現教育教學、人才培養(yǎng)、職稱評審、經費使用等方面的高水平管理。
一是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和政治站位。以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抓手,加強行政人員的服務意識,克服其工作作風散漫的缺點。二是進一步弘揚正能量。在高校做好為在校師生奉獻的輿論氛圍,樹立行政工作人員的典范,形成工作優(yōu)先,以為在校師生服務為榮的正能量意識。三是進一步抓好恪守工作職責的督辦。嚴格按照有關規(guī)定落實恪守工作職責督查責任制,對組織開展不力、執(zhí)行落實不力,對相關負責人沒有站在第一線等錯誤行為作斗爭等問題,嚴肅追責問責。
近年來,高校對外交往活動越來越頻繁,其質量也越來越高,為我國建成“雙一流”高校創(chuàng)造巨大的后勁動力。與之相比,高校行政人員的對外學習、交流活動卻略顯不足。所以,各大高校可以建立高校聯(lián)盟,定時進行高校辦公室管理工作的交流大會,使其出色的人員進行分享經驗,彼此之間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不竭的發(fā)展動力,高校辦公室管理工作唯有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更好地促進高校辦公,不至于被歷史淘汰。在當前互聯(lián)網時代,高校行政工作也應搭上此便車,利用互聯(lián)網簡化辦公,提高辦事效率,利人利己,民心所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建設網絡強國,沒有一支優(yōu)秀的人才隊伍,沒有人才創(chuàng)造力迸發(fā)、活力涌流,是難以成功的”。所以,能利用好網絡的人,才是21世紀所需要的人才。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聚焦總目標,建設雙一流”。而建設“雙一流”高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首先,高校辦公室管理工作應該與時俱進,克服過去的舊習陋習,做好大后方工作,促進高校行政工作的良好運轉,為在校師生的科研工作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做好人才儲備工作,為科學強國和人才強國源源不斷輸送高等教育精英,這樣才能使我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