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飛 顧 虓
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0
常州方言是吳語區與江淮官話區相融合,產生的具有特殊語音的方言,更是那個地區方言小片的代表。相較其他方言,常州方言在發展過程中,因受時代的影響、地區文明的進步,在受到普通化強勢的催化下,導致其在地方語言體系中產生了一定的轉變。并在自身吳語系統及普通話的影響下,產生了一定的對立與分歧的現象。而在語音的轉變過程中,又會受到時代的影響,令常州方言語音逐漸向普通話的發展方向靠攏。尤其,在互聯網、新媒體技術的影響下,常州地區更年輕的群體中,有了更多接觸其他地區語言的機會。特別在網絡上,當他們在觀看相關視頻或與其他人進行語言交流的過程中,更多情況下他們聽到的都是普通話。而作為他們本身的溝通需求,只有說普通話,才能與外界建立更好的交流。而新的時代背景下,當常州地區更多的年輕人更熱衷學習普通話時,對于常州方言的傳承與發展,勢必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而在語音的時代化轉變與發展上,也呈現出新的形態與發展方向。
在對常州方言語音的時代化轉變進行研究與分析的過程中,首先應對其語音系統的構成,建立清晰且正確的認識。當對語音的發音內容等進行一定的了解后,才能更好的探析其時代化轉變過程與原因。這是對常州語音的時代化轉變進行分析的基礎,接下來,將從以下兩方面著手,具體闡述其語音發音的轉變原因。
通常情況下,常州方言的語音系統中主要包括29個聲母、42個韻母、7個聲調。由這三個部分共同構成了常州方言的語音系統。同時,在29個聲母中,零聲母音節在人們實際對其進行發音的過程中,更多情況下展現的是前喉塞音。而在傳統的發音中,老一輩人有尖音。而在中青年群體中,卻沒有尖音。這些細微的變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常州方言語音的時代化的影響與轉變。而在對韻母進行發音時,其與舌尖塞擦音、舌尖擦音聲母組合,進行發音時,往往也會發生一定的時代化轉變。從而,導致常州方言的語音發展過程中,產生了一定的分歧。與此同時,其語音系統中的7個聲調,包括陰平、陽平、上聲、陰去、陰人、陽人。在這個部分也因時代的不同,以及語音傳達的群體知識結構、認知能力的差異性,而發生一定的轉變。
基于社會的進步及時代的發展,常州方言語音在轉變過程中,也產生一定的分歧。追其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兩個方面。其一,基于新一代年輕人的交流需求、及語音系統自身發展的客觀要求,都導致其必定發生時代化的轉變。而在轉變過程中,因不同群體的成長背景、發展訴求等,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而發生分歧是無法避免的。其二,語音發展過程中,外界環境的刺激與影響,令更多的其他外來語言進入到常州方言的語音系統中,并在一定程度上令其原貌發生了一定的轉變。例如,吳語的高元音被單獨作為韻母進行發音時,都帶有不同程度的擦音。其中韻母/i/、/y/中,就有十分明顯的擦音成分。而在經過時代化轉變過程中,發音動作相較更簡便些。而由易代難的發展模式,逐漸在新派發音中得到了普及與應用。其中,常州方言語音在20世紀50年代,就逐漸將尖音取代了。目前,只有在小部分的老年群體中,能聽到尖音的發音。在新的年輕群體中,幾乎都是團音的天下了。而在發音方式不斷轉變的過程中,甚至會產生新的聲母。
新的時代背景下,由于多種原因對常州方言語音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在語音的轉變上,更是產生了時代化的變化。近年來,因國家對中國傳統文化及地區方言的保護,避免其因時代的發展及普通話的強勢普及,造成地方方言滅絕的現象發生。相關部門對常州方言語音等,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并突破傳統的束縛,形成新的發展趨勢。同時,基于實驗語音學的發展,從聲學的層面對常州方言的語音特征等進行更加細致化的研究。并形成有效的研究方法,令其相關研究人員能更精準的分析常州方言語音。在眾多語言研究專家中,錢晶對常州方言語音系統中的聲調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與歸納。將其與傳統方言學的學術成果進行比較,發現各單字組調值與傳統理論幾乎能保持一致。
總之,本文通過對常州方言語音系統構成、不同時代對常州方言語音發音的分歧與原因,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從中了解到促使其發生時代化轉變的根本原因。且常州方言語音在發展過程中,因相關語言專家在不同方面對其進行更深入的研究,為其帶來了新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