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靜
西安翻譯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0
幼兒在生活當中會對周邊的事物感到好奇,例如在穿拖鞋時,會將鞋子圍成一個太陽;或者在擺放一些小卡片時,擺放成一些數字的形狀。在實際的生活當中,還會展現出對于很多事物的奇怪聯想,雖然這種思維方式與成年人有很大的差別,但是卻無處不蘊含著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
兒童的本性當中蘊藏著強烈的創造欲望,在進行教育的過程當中要抓住幼兒的教育心理以及生理發展特征,注意引導放手讓兒童進行相應的實踐,才能夠提高其創造能力,培養其創造思維,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使之健康成長。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的全國教育大會當中也指出,要立德樹人,強調核心能力的培養,注重素質教育以及基礎階段的教育。因而在幼兒教育培養的過程當中,為其創造良好的環境,開發其創造習慣,促進其進行靈活的冒險,可以提高幼兒培養的有效性。
幼兒會對身邊的事物感到好奇,因此,為幼兒創造一個豐富的物質環境,使其充分的與物料發生接觸,可以在生活當中為其創造性培養創造合理的空間。從構建主義教學理論可以看出,有什么樣的環境幼兒就會開展什么樣的活動,因而在進行物質教育的過程當中,要為其探索空間,通過材料的優化擺放等等,提高幼兒的創新能力。
1.物料的選擇要盡可能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以及心理特點,尤其是應用一些生活當中常見的材料,例如毛巾,娃娃,牙刷,蔬菜水果,梳子衣服等等,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接觸習慣。
2.并且這種物品的選用方式可以讓幼兒有一定的親近感,對這種物品的使用幼兒具有一定的經驗,會創作出更加豐富的內容,例如在使用娃娃的過程當中,會模仿母親的一些行為,例如給娃娃做頭發化妝,制作衣服,穿戴小鞋子等等,這種方式可以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在創造力培養的過程當中,家長和教師都要鼓勵幼兒去創造,尤其是充分發揮幼兒靈敏的感官特征,輔助其多看、多聽、多說、多碰、多問,這種方式可以促使其思維始終保持在一個比較靈活的狀態內,使其富有創造精神。例如,當幼兒探索物質的過程當中,如果表現出好奇,家長就可以向幼兒提問一些問題,例如你在想什么?你在做什么?你認為他會怎么樣?用這些辦法激發起好奇心與想象力。
讓幼兒親近大自然,可以有效激發其好奇心與想象力。自然界當中普遍存在的一些沙石樹水泥等等,都可以激發幼兒的想象空間,在幼兒的世界當中這些物質都是有生命的,都可以與之對話。例如小朋友在踩落葉時常常會與落葉對話,比如問:你疼嗎?你為什么發出了聲響?你在說什么?這種大人認為自言自語的過程,其實是幼兒發揮想象力的過程;例如在秋風吹落葉過程當中,幼兒可能會情不自禁的伸出手,并且說:我捉住你了。有時還能作出精妙的比喻,例如:翩翩舞的落葉就像蝴蝶。這種接觸自然的方式有利于幼兒在更廣袤的范圍內探索事物,通過接觸開發各種感官。
在創造力培養的過程當中,既要重視孩子創造潛能的開發,也要注重孩子創造性思維習慣的培養,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為幼兒營造一種安全自由的精神氛圍。只有保障幼兒可以解放眼睛頭腦,雙手嘴巴的空間和時間,才能夠最大程度的激發幼兒的創造能力。
一方面,要盡可能的在生活當中為幼兒提供一些保障,使其可以處在一個安全自由的精神氛圍當中,避免其陷入到緊張焦慮的狀態,另一方面要對幼兒進行鼓勵教育,尤其是幼兒在探索世界的過程當中,不可避免地會做一些大人眼里認為是錯誤的舉動,例如,將顏料潑的到處都是,將紙片撕成各種形狀,甚至往自己身上涂抹各種泥巴。遇到這樣的情況,教師不可以大發雷霆狠狠批評,而是要探究幼兒進行這些舉動的原因,分析教師眼中的問題,是否是幼兒嘗試解決問題的途徑。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對孩子充滿探究心理,保護幼兒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動手能力,充分給與其選擇的機會,鼓勵其在創造的過程當中感受快樂,從而使幼兒產生自信心。在班級內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還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鼓勵幼兒與其他小伙伴進行交流溝通與互動。
綜上所述,幼兒階段是培養孩子想象力、好奇心創造能力的最佳階段,創造良好的環境為其提供充足的物料可以幫助其健康成長。從本文的分析可知研究幼兒創造力的培養,有利于我們從發展的角度看待目前素質教育當中存在的不足,因而我們要加強系統性研究,為幼兒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鼓勵幼兒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