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萌萌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隨著現在國家對于人才個性化的重視,在幼兒階段,就開始了對人才個性化的培養,特別是在幼兒的學前教育階段,老師開始重視幼兒的學前教育,在學前教育中培養幼兒的個性,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這對于幼兒的發展來說比較重要。老師需要重視對幼兒個性化的發展,重視在教學中對幼兒個性的培養,不是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是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展開教學,做到因材施教,這樣在教學中能夠給學生帶來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學前教育是幼兒發展的重要階段,是兒童教育的開始,對于兒童的發展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兒童在2歲到5歲期間,是兒童的黃金時期,這時間段內兒童可以獲得較快速的成長,如果在這個階段老師做好了學前教育,會對學生的身心產生重大的影響,也能夠讓兒童獲得身心的全面發展,在這個階段讓學生們去做游戲,可以讓他們在一起彼此了解,共同學習和進步。例如,可以通過游戲教學法與實際教學相結合,通過做游戲讓兒童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培養兒童的綜合能力,為兒童之后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幼兒的性格一般都是在學前時期所形成的,有句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見幼兒教育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可以說兒童在學前時期的種種表現是其之后發展的基礎,要很重視學前時期的種種表現。在這個階段,老師對學生個性的塑造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好的性格會促進學生的發展,不好的性格會阻礙學生的發展,因此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對每個學生個性的塑造,根據每個兒童的特點實行因材施教,這樣可以培養兒童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性格。比如,對于一些性格內向的孩子,老師在課堂上需要對這些孩子多進行鼓勵,讓孩子的自信心得到增強,在別人面前能夠勇敢表達自己的個性,這樣有助于兒童的學習與成長。
對于幼兒學前教育來說,良好的環境對于幼兒的成長十分重要,可以說能夠影響幼兒的綜合能力的發展和提高。如果長期在一種惡劣的環境下,幼兒就會產生消極和不好的情緒,影響幼兒之后的成長和學習。由于一些幼兒的個性發展,和實際的生活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也就是說幼兒的個性與環境是緊密聯系的。一個人性格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幼兒之后的發展,因此,老師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性格,顯得非常重要,這個過程中需要老師發揮好引導作用,能夠重視學生的人格塑造,讓學生在個性上得到加強,這樣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很有幫助。
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等重要,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師需要搞好和家長之間的關系,使得學校與家長之間能夠建立起密切的聯系,對學生的一些情況能夠做到及時的跟蹤處理,這樣可以發展幼兒的個性。老師需要及時了解幼兒在家庭中的表現,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等,為幼兒的成長搭建好的平臺,同時,老師還要了解家長的教育理念,對于有些家長的教育方式,不正確的要給予引導和幫助,讓家長能夠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這樣家長在育兒方面的經驗會變得更加豐富,也能夠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學習。另外,老師可以利用家長會,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幼兒在學習中的一些困難的地方,對幼兒加以引導和幫助,這樣有助于幼兒的成長和進步。
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幼兒的個性發展是多種多樣的,作為老師來說,要從多種教學方式來引導幼兒開發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幼兒不斷完善自我,促進自身能力的發展和提高。老師可以通過音樂、繪畫和表演等內容,來為幼兒的發展提供更多的素材,讓幼兒沉浸在這些里面,從這些藝術作品中感受到一些內在的含義,從中能夠找到一種感覺。老師也需要鼓勵學生去做一些手工藝品,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動手的過程中發現美、創造美、欣賞美,這樣學生會在一種愉悅的學習環境中進行幼兒學習,個人的個性和特長也能夠得到發揮,這樣在欣賞藝術的過程中,兒童的天賦逐漸被培養了起來,之后的學習會更加順利。
總之,對于學前教育的幼兒個性培養來說,老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總結經驗和教訓,多與幼兒進行溝通和交流,及時了解兒童的學習狀況和生活狀況,根據兒童的特點實行因材施教,這樣對于幼兒的發展來說很有幫助,幼兒的個性能夠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