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欣 趙彩霞
青西新區黃海學院附屬幼兒園,山東 青島 266427
雖然我們用肉眼看不到它,但在我們的心中,我們完全可以感受到想象力的無限。幼兒藝術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激發幼兒的想象力[1]。對很多事情都不清楚,但在他們的腦海里卻有一個充滿魔力的世界。在幼兒教育中,父母或教師不能控制幼兒的想法,應該讓他們保持童真,幻想屬于自己的世界,讓他們在無盡的美麗中遨游。根據中國的科學研究,發展孩子想象力的最佳時間是4到5歲[2]。因此,有必要在這個最佳時期最大化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只有給予他們充分的想象力,他們才敢于創新。我們要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嘗試自己去做,實現自己的想法,并始終鼓勵孩子,讓孩子了解到只要是通過自己創作的畫都是最好的,給他們信心,讓他們用五彩的筆構建心中的理想家園。
孩子的審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從小就逐漸培養出來的,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發現,幾乎沒有人不像學齡前兒童那樣愛美。在兒童身心發展過程中,審美能力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讓他們識別事物的美與丑,無論好壞,從根本上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引導他們認識世界的美麗和丑陋不是基于外觀,而是基于內在。關于兒童藝術教育審美能力的培養,我認為有兩個部分,一方面是自然美的觀察和感性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是藝術作品審美能力的培養。這兩部分是互相促進,缺一不可的。同時,它已成為各個學科領域關注的話題,也是科學家和藝術家相互激勵,相互學習的平臺。在繪畫創作過程中,不僅培養了情感,還加快了創新和創作的步伐。幼兒的藝術教育不僅能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審美力,還培養了他們的創造力。讓他們很好地整合想象力和創造力,這樣他們就能充分感受到創造的過程,而不僅僅是創造的結果。從本質上講,創造過程比其結果更有價值。因此,家長或教師必須及時給予指導,并且確認他們完成的內容或工作。讓他們找到自信,培養他們對藝術創作的興趣,從而提高兒童藝術學習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這將有助于幼兒的創造力的發展。兒童的繪畫是個性的表達,創作的體現是非凡和獨特的。雖然兒童繪畫的畫面是“混亂的”,但它也是最好的。
幼兒期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大腦與智力密切相關,因此早期教育在兒童大腦快速發育期間對智力產生特別大的影響,如果在此期間適當地應用幼兒的早期教育,智力水平可以得到顯著提高。藝術教育有助于兒童發展右腦功能,因為右腦主要具有在人體功能中存儲和處理圖像信息的功能,控制圖像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的形成。傳統藝術教學更注重培養兒童的知識、技能、美學、造型和構思,幼兒的智力發展往往被忽視,但這對幼兒來說是最重要的。有人做過詳細的統計,在想象力和創造力方面充分發展的孩子比未經訓練和訓練有素的孩子更聰明。這無一不證明了智力開發的重要性。由于藝術的獨特性,兒童必須充分參與身心教育才能完成繪畫。此外,藝術還幫助幼兒培養其他方面,例如觀察和增強想象力的能力;練習能力的培養和思維的分歧等。因此,兒童繪畫能力的增長可以充分說明其在智力發展中的有效性。
根據幼兒的現有生活經驗,在幼兒日常生活的基礎上,在兒童藝術教育過程中倡導以生活為導向的幼兒藝術教育上,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孩子熟悉的人、事、物,充分尊重每個孩子的人格發展規律。因此,藝術教師應善于引入生活化藝術教學的內容,運用生活藝術材料和情境進行幼兒藝術教育。依托主題,預設生活藝術活動的內容,利用環境創造一個以生活為導向的藝術教育氛圍;用各種手段充分表達生活的美,為兒童提供生活資料供選擇,真正讓藝術教育回歸到孩子的生活,并幫助孩子學會如何表達生活的美。
由于兒童早期語言表達的發展并不完美,繪畫已成為兒童表達自我,理解周圍世界的一種方式。繪畫是孩子的需要,也是一種藝術表達。尊重孩子對繪畫的需求,讓藝術改善孩子的個性,使其健康和充實是我們的目標。兒童的藝術教育不僅可以培養兒童的觀察能力,也可以提高兒童的審美能力,對兒童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兒童的藝術學習源于非常簡單的動機:快樂和成長。因此,兒童藝術教育的教學應該在尊重兒童的前提下熟悉他們的身心發展,教育他們學習藝術,關心和逐步進步。在兒童藝術教育的過程中,必須放棄傳統的義務教育思想,在教學活動中注入指導,鼓勵和獎勵的元素,幫助孩子完成學習和能力的培養。有必要引導幼兒探索和發現他們周圍的正能量,讓他們具有美學的能力,依靠聯想和創造來建立人類美麗和諧的家園。以培養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目標,促進兒童思想和能力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