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看到國際時尚大秀中,一些結合中國傳統色的設計總是差強人意,只能暗自感嘆,這只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國色。華夏文明數千年積淀,又豈止寶藍、明黃、中國紅這些色彩經典。
曾經,我們的色彩何其豐富,也何其優雅。或淳樸自然,或詩情畫意,每一個動聽名字都蘊藏著一段典故,也隱藏著農耕文明的個性。先民在辛勤勞作中觀察日月星辰,在春來秋往中感知四時變換,把竊藍、秋香、柿紅這些大自然的色彩收入華夏文明的體系中,而漫長的歷史長河里,我們也以廣博的胸懷,將域外文化的色彩不斷融入進來,正是中國人以自己獨特的思維看待世界,讓我們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色彩美學體系。
緣起近期火熱的《中國傳統色: 故宮里的色彩美學》一書,兩名對傳統文化懷有熱愛之心的“好色之徒”,一次性收錄384 種中國傳統色,每一色都嚴謹考證出典故出處,并確定了色彩的數據值,中國傳統色第一次有了系統的色彩譜系。有了譜系,傳承與普及便有了依據,本次專題便以此拋磚引玉,愿激發更多人對傳統色乃至傳統美學的興趣,或者說,以色彩為紐帶,換一個角度也能品出不一樣的中國來。
(輪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