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羽飛
有關研究資料顯示,目前我國胃癌的發病率僅次于肺癌,胃癌的死亡率高居第三。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都有35萬余人死于胃癌。還有研究資料顯示,胃癌發病率呈現出年輕化態勢,約占其中的5%。
胃部疾病要早發現、早治療,防止癌變的發生。本文將分析幾種胃病發生的原因和危害,希望能夠為大家防止胃病的發生提供參考。
胃潰瘍
胃潰瘍作為一種臨床上比較常見的胃部疾病,很多人認為只是一種小病,注意加強保養就行了。這種想法確實也有一定的道理,的確胃潰瘍是可以自己康復的。但是,如果不及時有效治療,還會引發患者出現更為嚴重的癥狀,如胃穿孔、胃出血、胃出口梗阻以及貧血等,甚至還會出現胃癌的嚴重后果。而患者在發病后,通常都會感受到胃痛的癥狀,尤其是在夜里或者是兩餐之間,這種疼痛就更為劇烈,持續時間在幾分鐘到數小時均有可能,患者進食、服用解酸劑或者是喝牛奶則可以緩解這種癥狀。
所以,以下人群需要多加關心自己的胃。第一,有家族胃潰瘍史者;第二,經常飲酒者;第三,50歲以上者;第四,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者;第五,患有肺病、腎病或者是肝病者。所以,屬于上類人群者想要避免出現胃潰瘍,就要摒棄那些不良生活習慣,堅持做到飯前便后洗手,注意保證飲食衛生,尤其是要做到戒煙戒酒。并且,還要注意健康飲食,合理使用一些保養胃部藥品。一旦發生了胃潰瘍的癥狀,就需要及時就醫,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
有些人對胃潰瘍的認識還存在著誤區, 認為導致胃潰瘍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辛辣食物、垃圾食品以及生活壓力所致。然而,實際上這些并沒有確切證據會引發胃潰瘍。但是,大多數胃潰瘍的發病都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著直接的聯系,有研究資料表明超過80%的胃潰瘍患者發病都屬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以,如果患者已經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還存著其他的危險因素,很容易會出現胃潰瘍問題。
胃潰瘍
胃酸分泌過多
要進一步了解胃,就需要充分的掌握胃黏膜以及胃酸之間的關系以及作用。因為食物的消化主要依靠胃酸,而胃酸的pH值處于0.9到1.5之間。而人體的腸胃為什么不會被這么強烈的胃酸所腐蝕呢?這主要是因為人體的十二指腸以及胃部都有厚厚的黏膜,能夠起到對人體腸壁以及胃壁的保護作用。如果胃酸和胃黏膜之間出現不平衡的關系,將會造成胃酸對胃粘膜造成腐蝕,這就會導致人體出現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同時,有大量的臨床研究資料表明,超過60%的胃病都因為胃酸分泌不正常導致發病。一旦患者長期存在胃酸分泌過多,過多的酸性物質將會對人體的胃黏膜不斷的侵蝕,將會致使患者出現胃脹的問題,還會導致患者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多種癥狀。同時,患者的胃環境還會不斷惡化,將會逐漸形成慢性胃炎,最終將出現胃潰瘍。
針對上述問題,改變生活狀態尤為重要。特別是人們的工作壓力較大,往往造成生活不規律、飲食不規律以及心理壓力大等多種問題,這都是造成胃酸分泌過多的主要因素。所以,平時工作壓力大,需要保持生活規律,還要避免食用刺激性強的食物,注意清淡飲食,避免出現胃酸分泌過多。
胃食管反流
在人體胃部的入口處有一個“閥門”,叫食管下段括約肌。平時這個“閥門”會緊緊關閉,而一旦食物進入人體的胃里后,則會馬上關閉。但是,如果這個“閥門”打開的過于頻繁或者一直處于關閉狀態,這就會導致胃酸涌上食管,出現胃反流、胃灼熱等多種癥狀。通常情況下,如果在一個星期內出現兩次或以上,這就代表存在胃食管反流疾病。針對該疾病,也需要改變飲食習慣,主要是要做到少食多餐、注意戒煙、不穿過緊衣服。還要特別注意休息,例如午睡最好要坐著睡、睡前3小時禁食以及睡前把枕頭墊高十厘米以上。
胃食管反流
(作者單位:四川省南充市營山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