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化渤
(秦皇島北戴河新區溝兒灣小學 河北 秦皇島 066100)
音樂是美育的基礎學科之一,對學生的基礎教育、認知發展、音樂素養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小學是學生打牢基礎、提升能力的關鍵階段,樂理知識的學習和音樂技巧的掌握尤為重要。但在當前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普遍存在興趣不足、掌握不牢、理解不足等現象,導致學生的音樂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小學音樂教師必須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小學生和音樂之間的共鳴,加強小學生的心理體驗,才能讓學生更好的投入到音樂學習中來。
大多數小學音樂教師經過長年累月的教學后,往往形成了自己固定的一套教學模式。而大多數音樂教師的教學模式都千篇一律,或是通過領唱,逐句教會學生演唱,或是通過錄音機向學生播放音樂作品,讓學生聆聽和理解,不對音樂做過多的解釋。眾所周知,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有助于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然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大多數教師缺乏有效的引導手法,導致學生的參與效果和主體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進而降低學生的學習動力,影響其課堂教授的質量。
俗話說,環境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第二個老師”。良好的教學環境,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保持積極、主動的學習心態投入到課堂活動之中。教學情境的合理設置,還能幫助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到學習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在《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的教學中,考慮到這是一首關于人民戰士對鄉土熱愛、寄寓對革命先輩的懷念和崇敬的歌曲。為了使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和學唱歌曲,利用多媒體投影技術,將有關海南省五指山、萬泉河的地理信息和自然環境以PPT課件的形式播放給學生,構建以“河山大好”為主題的課堂環境,幫助學生感受祖國大地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進一步培養學生對家鄉的贊美和熱愛之情。通過其生動形象的畫面展示,使學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學習情境之中,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迫不及待地想要學唱歌曲,這時,再將歌曲導入其中,有助于滿足學生的求知心理。
現如今,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小學的基礎音樂教學設施已逐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也讓小學大多安裝了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施,充分利用這些設施來進行小學音樂的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師所應掌握的一門技能。情景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中十分好用的一種教學方法,結合多媒體教學設施,情景教學可以更好地發揮作用。例如在演唱歌曲“鳳陽花鼓”的教學中,由于鳳陽花鼓對大多數小學生而言依舊是陌生的內容,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或不曾接觸到這一類的內容,因此,這些內容對小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隔閡,他們很難感受到歌曲所描述的內容,或在腦中產生具體的形象。這種時候,就需要教師借助多媒體,來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鳳陽花鼓。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為學生播放鼓的演奏節拍,讓學生根據音色和節拍來猜測是什么樂器,當學生猜出是鼓時,教師再進行進一步的講解,導入課堂學習的內容——《鳳陽花鼓》。而后教師向學生展示該堂課的學習目標:聽懂節奏,并學會演唱歌曲。首先,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演示一次歌曲的演唱,讓學生大致了解歌曲的內容和風格,隨后多次播放歌曲,讓學生開始自學。給予一定自學時間后,再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根據書上的歌譜來自行學習,這部分的關鍵是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自學和討論的時間。第二部分完成后,教師可以開啟第三部分教學,即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演唱學習。結束教學后,教師再安排學生進行分組練習和集體練習,以確保學生能夠一定程度上掌握該歌曲的演唱。最后一部分便是歌曲的理論知識部分,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歌曲背后所蘊含的情感,以及鳳陽花鼓的相關文化,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鳳陽花鼓。
在音樂學唱的過程中,因家庭環境、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響,學生個體難免存在理解不足、掌握不牢的差異化現象。針對這一差異現象,教師應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把握學生個體的發展狀態,避免學生出現厭學、抵觸等不良問題,保證學生主體的健康發展。因此,在音樂課堂活動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化現象,靈活調整教學策略和組織形式,兼顧每一位學生的學科發展和技能提升,從而實現因材施教、共同發展的教學要求。如在《大家跳起來》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個體差異化現象,我對此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學習活動,使學生在相互學習、相互幫扶的過程中,打牢基礎。在小組合作的人員搭配上,我還堅持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保證學生與學生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學習性,提高學生整體的學唱能力。為了提高學生對歌曲的表現力,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歌伴舞的演唱形式,增強學生的學唱體驗。通過小組合作活動的開展,不僅能打牢學生個體的學習基礎,還能提高學生的整體音樂水平,實現共同發展。
核心素養下的小學音樂教學,一定是從學生實際出發,貼近學生生活,打造學生真正喜歡的音樂課堂。那么體驗式教學能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喜愛,讓學生能夠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作品的欣賞和學習中來。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和內涵,讓學生能夠與音樂作品更好的產生心靈的共鳴;進一步提升了欣賞音樂的綜合素養,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獲得身心愉悅的體驗。當然,教師還可以在適當的范圍內,鼓勵學生進行簡單的音樂創作來表達自己的內心和感受。總之,體驗式教學對于共建高效的小學音樂課堂而言,具有極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