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孜一 (鄭州科技學院)
2010 年5 月,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該意見強調要提高大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提升到了一個高度,同時,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長期有效的科學指導,高校必須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來支持創新創業活動。
鄭州科技學院大學生創業園(以下簡稱大學生創新創業園)于2013 年11 月開工建設,歷時半年左右,于2014 年5 月建成使用,園區占地1500 多平方米,它具有三個區域:管理區,創新區和創業區,可容納五大類型共16 個商業實體:商業、電子、信息技術、產品加工和社會服務。園區實行二級管理,科學技術開發與應用中心負責項目布置、日常管理、教育培訓,各部門負責創業項目的推薦、監督和專業指導,形成以素質提升、專業培訓和創新創業為培養目標的綜合實踐基地。
在園區里學生自己當經理、抓管理、聘員工、談生意、搞科研、出產品,開辦并經營管理自己的公司,實現自己的創業計劃,鍛煉自己的創業能力。學院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給學生提供辦公場所,對學生創辦的公司實行目標管理、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管理方式,并對大學生創業園的公司予以等級評定,對于經營狀況極佳的優秀公司給予獎勵;經營狀況一般的公司則繼續保留;對于虧損的、經營不善的公司學院則會努力幫助其提高創業能力,真正秉承了“博學、篤行、創新、成長、責任”的核心價值觀,力爭將我院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園辦成經營管理類人才的孵化基地。
筆者為鄭州科技學院財經學院的一名教師,鄭科院的創業孵化園一方面給參與創業的學生提供應用所學知識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能幫助他們模擬創業實戰,切實幫助了很多學生。此文的研究旨在通過實地調研和對工作人員及學生的訪談了解鄭科院創新創業園在運營過程中尚存的問題,并針對性提出改進建議,希望本校的創新創業園能越做越好,為越來越多的學生提供幫助和便利。通過考察發現鄭科院創新創業園在運營管理中存在以下問題:
鄭科院的創新創業園在運營過程中,設置了相應的組織機構,制定了管理制度,并輔以監管,總體來說,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在組織機構方面機構設置較為單一,組織形式不合理,導致權責劃分不明晰,創新創業項目的審批和下發過程程序混亂,審批效率低下;其次,在管理制度方面,比較偏向于政府行政管理制度,并且沒有結合高校的特點以及創新創業的特點去制定規章制度,導致管理制度不太切合實際;最后,在監管方面,也沒有設置完善的監管體系,對于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漏洞要么沒有有效的監督,要么發現了也沒有好好去處理,在對創新創業項目評估時,沒有設置良好的風險防范體系,事前控制機制缺乏,對一些有風險點的項目沒有好好評估就投入運作,很容易造成項目卡殼的現象,導致項目無法推進,從而造成資源浪費。
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學生普遍反映很感謝學校提供的創新創業平臺,但是由于缺乏專業系統的培訓,在真正的項目實施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筆者經了解發現,鄭科院的課程設置中并沒有設置專門的創業類的課程,有的年級雖然會設置就業培訓課,但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沒有給學生進行系統的創業培訓,所以大部分學生對創業本身的認識不夠到位,缺乏創業思維和創業意識以及必要的創業能力,在團隊組隊以及對創業項目運營的過程中沒有清晰的脈絡和思路,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由于缺乏整體創業思維的引導,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容易想當然,僅僅從自己的想法出發去進行產品設計,制定產品開發計劃,但是卻忽視了產品研發前的市場調研,缺乏對產品定位的了解、對項目的風險評估、項目融資的難易程度以及后續產品服務等實際問題的考慮,導致在后期項目的推進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問題。
(2)創業園區的創業團隊主要是本校的在校學生,他們沒有經過市場的歷練,社會經驗尤其是創業經驗幾乎為零,在考慮問題的時候思想比較簡單并且過于理想化,因此在選擇項目的時候以及市場運作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困難,盈利難以確定。
通過與多個創業團隊的交談,筆者發現資金問題是創業團隊運營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在創業初期,啟動資金往往是團隊需要攻克的一大難關。除了場地不需要置辦,其他辦公室設備、人力成本等基礎運營費用都需要資金支持,而啟動資金往往比較有限,因此有相當一部分創業企業在初期就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在運營過程中,一些創業團隊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去進行后續產品的開發和支付市場營銷等費用,并且也沒有遵循市場運作的規律,在運營的過程中也舉步維艱。
針對創業園管理混亂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提高鄭科院創業園組織機構管理的專業性。雖然創業園由政府牽頭和組織,但是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不能照搬政府的行政管理制度,而是應該綜合考慮政府、企業和學生三者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管理制度。大學生創業園的本意是為了幫助學生緩解就業壓力以及幫助貧困學生勤工儉學,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和服務性,但是不可忽視創業基地的商業性和企業性,因此在管理制度的制定方面也要借鑒企業的管理制度,融入企業的管理理念,運用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去組織和運行;在監督體系方面要強化風險評估意識,尤其對于創業項目的風險評估上,要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過程控制,尤其是事前控制,盡可能將風險控制在萌芽階段。有鑒于此,鄭科院創新創業園區應該加強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制定并建立完善的管理機構,對創業園區的運營做出科學的決策和有效的管理。
針對學生缺乏專業培訓、創業團隊專業性有待提高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改進:
(1)鄭科院可以根據專業性質設置相應的創業教育培訓課程作為選修課,供需要的學生選修使用。課程內容可以包括如何選擇項目、如何進行市場評估、如何進行產品定位、如何進行風險評估以及風險把控等,注重培養學生創業思維的養成。
(2)針對學生社會經驗尤其是創業經驗缺乏的問題,學校可以定期組織舉辦座談會,共同學習觀看優秀創業人士的經驗,取長補短;也可以聘請企業里的專家以及創業成功的學長學姐開展創業講座、創業沙龍,傳授一些在理論講授中學不到的經驗。
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必要的資金支持,資本鏈的良好供應是創業園得以生存的前提,還決定著企業的后續發展 。因此,創業園為了保證正常的資金供應,除了政府支持、學校自助,還可以根據市場機制,通過基金運作和管理,利用市場規則探索各種融資渠道和資本運作方式,例如建立“大學生創業投資基金”。確保創業團隊的資金需求。
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的建設是政府主導的一項人才工程,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本文通過對鄭科院創新創業園運營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拙見,希望能為其他民辦高校的創業基地的建設和運營提供借鑒意義,希望高校創新創業園區在未來的發展中進一步改革創新,大力拓展企業創新范圍,擴大產業鏈條,為更多的大學生謀取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