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琳
(1.福建江夏學院會計學院;2.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財務與會計研究中心)
產教融合是產業發展與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是經濟轉型發展和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對職業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高等教育內涵建設的重要途徑。
產教融合下的品牌專業建設不僅可實現資源的共享和效用的最大化,而且也是提升學校綜合辦學能力的關鍵。高校應基于產教融合模式,開展品牌專業建設,以促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發展、加強創新型人才和技術型人才的培養為理念,圍繞職業崗位群,科學布局專業群,實現校企一體化育人。
資產評估行業已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高端服務業,但我國資產評估行業目前面臨著專業人員緊缺的窘境,因此創新資產評估品牌專業建設成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
為適應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勢,高校在堅持服務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及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還應積極推進產教融合建設。當前,高校之間專業“同質化”現象嚴重,行業特征不明顯、特色彰顯不突出、專業與產業發展匹配度不高,校企合作深廣度待推進,專業服務社會能力不強,發展空間待拓展等問題倒逼改革。開展產教融合建設就是要揚長避短,錯位發展,彰顯特色,增強畢業生的崗位適應性和職業遷移能力。
同時,產教融合有利于資源的優化整合與共享,發揮專業之間的優勢,有利于專業間形成合力,提高辦學效益。
根據“十三五”時期資產評估行業發展規劃,資產評估行業要重點培養具備扎實基礎知識和較強應用能力,具有一定國際視野,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型人才。其主要目標是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專業技能良好,具備完成各類資產價值分析和評估的實務能力,能在資產評估機構、會計師事務所、金融保險機構、政府財稅管理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財務部門和資產管理等部門從事資產價值評估與投資管理工作,以及在學校、科研單位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并具有繼續深造的堅實專業基礎,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把符合國家戰略、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和學校定位的創新資產評估品牌專業建設與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有機結合,直接對接現代服務業中的資產評估師產業鏈。
高校應堅持“知行合一,特色鮮明”原則,致力于優化課程體系,以培養應用型資產評估人才為主線,以專業教學標準與課程標準開發為切入點,從現有專業集群中篩選出專業核心課程,重點推進課程改革。與行業專家合作編寫應用型本科教材,使教材內容能準確反映工作職位的需要,積極探索與實踐結合的具有現代應用型人才本科院校特色的課程體系與教學法。重視課程內容與職業崗位任職要求的一致,適時將資產評估師等職業資格標準課程嵌入專業課程群中,實現品牌專業教育與職業資格的無縫對接,促進課證融合。同時,加強評估教學軟件與企業專業軟件的適配性,培養學生的軟件實操能力;與企業建立合作配套的實踐教學體系,真正實現理論教學、案例教學、實踐教學為一體的綜合課程體系建設。校企共同優化品牌專業課程體系,有助于實現學生首次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從而做到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真正接軌。
教師轉型是產教融合下品牌資產評估專業建設的關鍵因素,教師除自我學習、接受學校的組織各類培訓進修學習外,著重從“走出去”和“引進來”兩種方式來改變教師的雙師雙能型隊伍結構和素質。充分利用中央和地方共建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與國外高校戰略合作等契機,加大專業與實務界對接,提升人才專業化建設水平,培養雙師雙能型應用型師資。
目前高校資產評估專業的授課教師,普遍缺乏相關的實務經驗。因此高校應促進完善教學能力、專業實踐能力兼備的“雙師雙能型”教師結構的專業群教學團隊建設。通過鼓勵現有教師繼續深造,獲得資產評估師執業資格證,并讓他們到資產評估行業一線豐富實務經驗。同時,高校也應注重引進資產評估專業教師以充實教師隊伍。鼓勵教師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深入資產評估企業參與掛職鍛煉,為行業建設提供咨詢和服務,不斷提升品牌專業教學團隊的專業技術含量,強化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能力,發揮品牌專業教學團隊的整體示范作用。
高校應主要圍繞學生核心能力的培養,遵循“開放性、先進性、多樣性”的原則,建成與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相匹配的實踐教學體系,強化實踐育人。通過模擬實驗室教學,能夠使學生在校期間就了解并認識資產評估實際業務的具體操作情況,通過自己動手、開拓思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同時,高校應按照“教學合作、管理參與、文化融入、就業優先”的合作思路,以人才培養與行業服務為紐帶,校企雙方在實訓基地共建、校企“雙掛”、產學研結合、就業平臺搭建等方面,進一步拓展校企深度合作的空間。通過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訓、實習基地,以更充分滿足校外實踐實習的需要,為保持較高的學生就業率和良好的就業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也為產學研有機結合提供有力保障。
成立監督小組,制定定期和不定期會議制度,檢查并反饋督導情況,認真總結,并及時與教師溝通。以評促教,構建教師課堂教學評價體系。
積極組織涵蓋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等重要教學環節的教學綜合競賽,把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等重要教學環節中教學成效好的教師評選出來。建立教師學生的網上交流平臺,學生公開評教,學生的評價能夠讓教師及時反思和改進;以學術研討為契機,建立教師互相聽課制和評課制度,將教學評價引入科學化、學術化的軌道;建立資產評估專業教學評論員隊伍,深入教學一線,客觀公正地監督教學過程等,做好過程監控。
創新資產評估品牌專業建設需要突破現有制度障礙,按照“基礎扎實、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服務社會”的原則,遵循“專業嵌入產業鏈,產業哺育專業群”的建群思路,秉承“錯位發展、個性培養”的理念,以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為核心,以實務經驗豐富、專業素質出眾的實驗實訓教學師資隊伍建設為基礎,通過差異化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產學研協同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提升社會服務和輻射能力,從而培養出能夠直接對接資產評估服務產業鏈和創新鏈的“復合性、創新性、應用型”人才,以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