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燕
(鄭州市經濟貿易學校 河南鄭州 450000)
英語是中職各專業學生必修公共基礎課。2020年《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語言基礎知識;引導學生認識文化多樣性;理解思維差異,堅定文化自信。中職生基礎薄弱,英語學習積極性不高。作為一線教師,我嘗試過多種方法打造有效課堂。新課標中培養跨文化理解,“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引發了我新的思考。語言本身就是文化的載體和橋梁,我希望利用中國古詩詞英譯開展誦讀活動,以求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進一步促進有效課堂,增強學生文化自信意識。
基于中職生英語現狀和古詩詞積累情況,從75首小學必背古詩詞中,我選擇了學生耳熟能詳的20首,查閱林語堂,許淵沖,王佐良等先生的翻譯,確定了英譯版本。我將古詩和譯文整理打印發給學生,并把文本和誦讀范本發布在班級釘釘群,方便學生使用。
誦讀的意義。“誦讀”意為“讀詩文時讀出聲音來”。朱熹說“要讀得字響亮,多誦數遍,自然上口,永久不忘。”曾國藩的誦讀體驗是“非高聲朗讀則不能展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可見誦讀的功能性和重要性。我希望學生能通過古詩英譯誦讀活動,激發學習熱情,提升學習動力,感受中英文兩種語言的美好,增進其跨語言文化理解意識,增強文化自信。
社團活動引領。“Sunshine English Club”社團已經成立近兩年,本屆吸納了近三十名英語愛好者。這些孩子們相對語音標準,敢于用英語表達自己,綜合素質強。鑒于此,本學期我們在社團活動中增加了簡單的古詩英譯賞析。目的是以點帶面,為古詩英譯活動培養骨干成員,發揮引領作用,輻射帶領班級誦讀。
古詩英譯解讀賞析。李白的詩句浪漫豪邁奔放。我帶領學生從音,意,形三方面賞析譯文,體會詩文的意境,韻律優美。以許淵沖先生譯《望廬山瀑布》為例: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THE WATERFALL IN MOUNT LU VIEWED FROM AFAR
The sunlit censer peak exhales incense like cloud,
Like an upended stream the cataract sounds loud.
Its torrent dashed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from high,
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the blue sky.
譯文中詞匯( censer peak, exhale,incense, cataract,torrent ) 部分,只做讀音訓練和翻譯,通過反復整句誦讀,逐漸加深理解。句式上僅點明第四句虛擬語氣表達非客觀存在。原詩第一句中一個“生”字把靜止的香爐峰寫得富有了靈性。許先生用“exhale”(呼氣 發散)也將香爐峰人格化了。“incense like cloud”(像云一樣的香)形容紫煙與censer peak(香爐峰)相互呼應,意向生動。第二句一個“掛”字,化動為靜。譯文upended(被倒置)來形容遠望瀑布像一倒掛的飛流,譯出了詩詞的意境之美。第三句中“飛流直下”描繪出瀑布飛散而降的氣勢。譯文中以“dashes down”作謂語,既合乎飛流直下的走向,又傳達出瀑布凌空而落的氣勢。最后一句,虛擬語氣動詞“fell”,把現實瀑布和想象中的銀河自然聯系起來。譯文選用aabb尾韻, 為了壓好韻腳,譯文語序方面做了調整。即保留了原作的形美和音美,又接近原詩的自然節奏。除以上賞析外,補充《題西林壁》,引導學生關注廬山詩詞。
領誦齊誦與反復積累。課堂上1~2周學習一篇古詩英譯,每次3~5分鐘,老師帶領學生誦讀學過的英譯古詩詞, 注意語音與斷句處理。早讀時間課代表代理大家齊誦。由于古詩短小精悍,譯文也相對簡單,如此反復誦讀,學生漸漸能大聲誦讀出譯文來。為了堅持,我在班級釘釘群眾發布了100天打卡作業,鼓勵學生每日誦讀,讓中英文詩句爛熟于心,融入日常。目前在骨干同學的帶領下,可喜的看到越來越多的同學加入到了百日行動。我鼓勵學生錄制自己的音視頻作品發布在網絡平臺,鼓勵學生樂在其中。
古詩英譯誦讀的想法源于自己背古詩的實踐。古詩詞短小精悍,學生熟知,譯文不常,便于學生掌握。 我覺得古詩英譯是個“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突破口。我認為中華民族要保持開放的心態,面對世界不斷學習強大,同時也要以穩定和自信向世界展示自身風采,廣大一線教師責無旁貸。我們有幸每日與學生面對面,我們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會在不經意間傳遞給學生。英語教師更像是橋梁建筑師,跨文化之橋需要我們不斷鑄造材料,辛勤搭建。多年中職一線教育教學經驗告訴我,中職生身上最缺乏的恰恰是自信。放下詞匯與語法分析,僅僅從古詩與譯文的美學角度帶領學生誦讀,激發他們進一步學習熱情。未來,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