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正
初秋的凌晨,寒意凜凜。正在熟睡的我,被一陣急促的鈴聲叫醒。電話那邊傳來女兒著急的聲音:“爸爸,哥哥加班到12點,打出租車,在路上遭遇車禍,頭部受傷,現正在北京電力醫院就診。”
聽了女兒的話,我驚出一身冷汗。一路小跑下樓,帶上女兒,開車往醫院趕。將女兒放在醫院門口,我又趕去事故現場,見到一交警正在勘驗。
那位交警簡單問了幾句,就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簡易程序)。事故認定書認定:代xx、閆xx、葛xx駕車相撞,造成車輛接觸部位損壞,無人受傷。其中,代xx負全部責任,閆xx、葛xx無責。交警給我一張簡易處理意見書,并告知我:乘車人的醫療費用由出租車司機代xx負責。
我就趁著路燈仔細觀看交警給我的這份責任認定書。不看還可,一看火冒三丈,明明乘車人頭部受了傷,可事故認定書上卻寫“無人受傷”。我當場提出疑問,可這位警官卻不以為然。
大概是我敢于當著那么多人的面,大聲指正他的錯誤,傷了他的自尊。他有些惱怒,責問我為啥用手指他,并說,不服可以申訴,然后就傲慢地開車走了。
沒想到,更深夜靜中,我這個外地人,一個985大學畢業的法學博士,也不知哪來的膽量,敢在大街上與北京交警“干架”。事后想想,還真有點后怕。估計這位警官也感到理屈了,又不愿認錯糾錯,才趕緊開車溜了。
家里親人出車禍受了傷,要求執法者實事求是,是常情更是權利。作為首善之區的執法者,敢于在責任認定書上胡寫,不知是夜燈太暗,看不清,還是另有隱情?
我坐在醫院就診大廳,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反反復復地想這件事。事情本不復雜,為啥卻弄復雜了?交警同志深夜出警,雖是職責所在,但也頗為不易。作為一個執法者,無論何時何地,都應該理性公正,這樣,你的辛苦付出,才會得到應有的尊重,贏得當事人敬意。那些為了工作,加班到深夜的人,本來就很辛苦,回家路上又遇到車禍受了傷,已經很不幸了,給人家一個公正客觀的結論,難道不是警官起碼的職業倫理和職業良心嗎?
當然,作為家屬,遇到這樣的事,著急之時,冷靜地和警官溝通,也許會是另一個結果。
寫出這一段瑣事,是盼望每個夜歸的人,都能平安到家,也不希望警官因這件小事,受到大的影響,只是提醒他,你深夜出警辛苦,但又有哪個人愿意深夜還在辦公室忙碌、在馬路上奔波呢?
在我們的社會中,如果人們彼此都多一份同理心、共情心、耐煩心,特別是對那些挑燈熬夜、披星戴月的人,社會就會少許多戾氣,多一份和諧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