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華
新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族地區發展提出了新要求:要立足少數民族的地域特色,把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做深做實、做細做精。
近年來,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充分發揮民族地區后發優勢:生態資源優勢、特色文化優勢,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逐步實現了資源保護與產業發展的“同頻共振”、互促雙贏。
打好“原真牌”,厘清資源的特質屬性。資源貴在特色,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江永注重梳理資源的特質,選中世界唯一的女書文化作為旅游產業引擎,提出“驚世女書,香約江永”的品牌口號,高標準規劃具有女性文化特質的女書生態博物館和勾藍瑤寨生態博物館。以兩個生態博物館為主線,構建女性文化主題旅游精品線路。以“旅游+”的思維把具有共同“香”型的農產品融合形成旅游產業品牌,打造旅游目的地。
打好“保護牌”,提升資源的品牌價值。近年來,江永縣注重資源的知識產權保護,依托特色文化資源,注冊文化商標,活態傳承文化,以文化保護為基礎建設了女書島、千家峒、上甘棠、勾藍瑤寨4個核心文化旅游景區,形成文旅品牌;注重名優特農產品原產地注冊,申請“中國香柚之鄉”“中國香姜之鄉”“中國香芋之香”3三個地理標志和“中國金牌小吃”瑤山油茶,創建拳頭農副產品,形成農旅品牌;注重特色資源的品牌創建,江永成為永州乃至湖南擁有國家級品牌的大縣,形成了文化獨持、環境優美、物產豐富、宜居宜業的大品牌,為民族地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打好“轉化牌”,促進資源向產品轉化。近年來,江永縣充分挖掘文化底蘊,創新創作民族本土文化作品,開發民族文化體驗項目,倡導本土文化進社區、進學校,培養群眾社團成為市場主體,把文化作品轉化為游客體驗的旅游產品;充分利用生態資源與景區相鄰的地理優勢,補齊業態,延伸鏈條,把生態資源轉化成旅游產品;充分利用農業資源,以優質品種組團,組建農業合作社,適度規模化生產,提質農業基礎設施,使田園景觀化,規模農業成為大地景觀,農業生產成為旅游體驗,實現農業資源向農旅產品的轉化。
高位推動,調整機制體制促融合。2016年江永縣委作出創建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縣的重大決策,成立高規格的領導機構。成立文生旅產業鏈建設辦公室,旅游產業、農業生產與文化生態保護統籌兼顧,高位統一于全域旅游創建。實施多規合一,各類產業規劃統籌于旅游總規,旅游總規第一部分為保護規劃,一個規劃管到底。旅游產業化帶動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
政府引導,政策推動各類要素融合。近年來,江永通過政府引導、通過政策導向,推動資金、人才、土地各類要素向旅游產業融合,向資源保護型產業匯集。財政每年預算文化保護和生態保護專項資金、旅游產業引導資金,出臺農、林、水各類基礎設施專項資金統籌使用辦法,確保資金圍繞旅游產業轉。每年實施文旅人才專項招聘計劃、旅游村(景區)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計劃、文旅人才培訓計劃,確保資源保護和游游創新人才匯集。明確國有土地優先供給全域旅游骨干項目和景區總部,明確集體土地可通過流轉、租賃等方式優先發展旅游產業,優先解決傳統村落整體保護的新農村供地問題。各要素的融合聚集保證了資源保護與產業發展工作同向,節奏同頻。
互聯網推動,智慧管理促進行業融合。江永縣注重游客多樣化需求,配套全方位服務,搭建全縣智慧旅游平臺,啟動黃金周全民運營智慧雙碼推進工作,將全縣吃、住、行、游、購、娛等六大旅游業態整合在智慧旅游平臺,全縣景區無線網絡覆蓋,真正實現了游客“一鍵游江永”服務目標。整合各業態行業協會,成立旅游行業協會,要求行業協會通過加強行業自律,行業成員間的交流合作,實現江永縣吃、住、行、游、購、娛等業態連線整合,提升江永縣全域旅游整體品牌形象。
文化原生態,做“活”文旅產業。堅持實施《女書文化搶救保護規劃(2004—2020)》,注重“非遺”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成功打造了勾藍瑤寨、女書島、千家峒、上甘棠4個核心文化旅游品牌景區,文旅產業發展得到深度融合。縣城的女書實景史詩劇《八角花開》《瑤山油茶品鑒會》、勾藍瑤寨的《洗泥宴》還原了江永特色民俗文化,成為游客到江永必體驗的民俗體驗旅游產品,深受粵港澳地區游客熱捧。全縣12個鄉村旅游點依據原生態文化形成一村一品。大力發展星級鄉村旅游點,根據原生態文化設計民宿,打造鄉村味道。獨一無二的女性文化主題游和原生態鄉村生活游成為我縣旅游產業的明顯特征。
森林好生態,做“強”康養產業。千家峒國家森林公園、千家峒國家水利風景區、都龐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千家峒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是江永的山水名片,成為江永縣最大的一個森旅項目,森林康養、古道徒步、驢友探險成為江永目前新起的一種旅游時尚,依托千家峒國家森林公園內“湘南第一瀑”—大泊水瀑布、盤山分場等自然生態資源,以保護性開發為主旨,融入瑤式養生度假功能,以生態度假為特色,以生態建筑為形式,構建瑤養的戶外桃源、瑤源養生林及瑤式養生度假村,通過保護山、水、田、園、湖,打造宜居宜游康養生活。
農業綠生態,做“大”農旅產業。近年來,江永縣認真梳理傳統村落、“五香”產業村、產業園,立足本地香型農業,做強“五香”產業,做“大”農旅產業。江永縣按照“一鄉一特色、一村一精品”的思路,發展了夏層鋪現代農業產業園、源口香米家園、旭日升五星級鄉村旅游點、季豐農業產業園等農旅融合示范點,通過全域旅游把江永農業產業優勢轉化為旅游發展優勢,一、二、三產同步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