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雨
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大背景下,各地開始著手建設各種冰雪體育運動場館,提高市民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將冰雪“一季”做出“四季”文章。如今,“冷資源”變“熱經濟”,新老玩家們該如何重塑競爭力,實現產業的突破與升級?
冰雪旅游
冬奧會不僅提高了冰雪運動的普及度,更促進了冰雪旅游的發展。近年來,我國冰雪旅游市場規模的增長速率,已經超過中國旅游市場的總增長率。預計2022年冰雪產業總體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的目標,市場潛力巨大。
其中,冰雪觀光成為冰雪旅游的主要類型,人數超過70%。其次是滑雪度假,總人數將近30%。截止到2018年,我國已擁有26個冰雪小鎮,預計2020年會達到40個。
冰雪培訓
目前,我國的冰雪培訓市場的主力軍為各大滑雪場或冰場,而其他類型的培訓主要為以媒體平臺為主的視頻學習類型。主要的培訓學校有:奧林匹克滑雪學院、魔法滑雪學院、GOSKI滑雪學院、長城嶺滑雪學院等。
此外,仿真冰場是近幾年來歐美流行的冰上運動產品,受益于科技的進步,仿真冰面與真冰幾無差別,后者卻有著無法匹敵的成本優勢。仿真冰場是冰上運動愛好者的時尚選擇,既可以盡情享受溜冰運動的樂趣,又無需負擔高昂的成本和復雜的制冷設備,不受天氣、季節和溫度的限制,隨時可以進行健身活動,極大地方便了冰雪運動的開展,也必將推動冰雪產業經濟的發展。
冰雪賽事
冰雪賽事主要分為兩類:培養專業運動人才的競技類賽事和以擴大冰雪人群培養群眾基數的大眾娛樂類賽事。大眾娛樂賽事參與度高,而競技類賽事關注度高。
目前我國最具價值的冰雪賽事IP包括:“云頂杯”國際滑雪大賽、中國精英滑雪聯賽、新浪高山滑雪公開賽、雪山之王中國四季滑雪巡回賽、沸雪北京國際雪聯單板滑雪大跳臺等。大眾冰雪活動包含:冰上之星中國巡演、鳥巢歡樂冰雪季、河北崇禮國際滑雪節、新疆阿勒泰冰雪游暨人類滑雪起源地紀念日等等。
冰雪產業發展的無限可能性,對各大企業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同樣的,不管是創業公司還是上市公司的入局,也給了冰雪產業發展的驅動力。
編輯:朱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