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超
今天我們正生活在一個數字世界當中,在這個數字世界里,品牌應該如何去塑造?如何具備數字世界的趨勢觀?
當前,我們正處于比特化的數字時代,無時無刻不在接觸到有移動互聯網的碎片化,甚至是粉塵化的內容與觸點所傳輸的大量信息,在這樣的一個環節下,有3個變化是我們不容忽視的。
比特化的數字世界的3大變化
一、被彌合的數字鴻溝
今年受突發疫情影響,帶給互聯網世界最大的影響莫過于數字鴻溝的彌合。無論是在線教育、在線辦公,還是生鮮電商、直播帶貨、健康碼等等,都在加速這條鴻溝的彌合,而在市場趨勢變化中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
1.今天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數據在互聯網的世界里面流淌,而且我們對消費者的觀察顆粒度會變得越來越細。
2.消費平權,對于平權,我認為不光是品牌和用戶之間的平等化,今天我們看到從一線市場到五六線市場,大家掌握的品牌信息基本上是一致的,無論是直播,還是頭部的紅人都有其平等的發展空間。
3.個體的萌發,今天每個人其實距離頂點,或是頭部都更近了一步,因為網絡縮短了路徑,每個個體通過高效的連接,其發展的可能也在不斷的被放大。
4.兩端凸顯-Z世代與活力熟年成為焦點,當下網民的增長,尤其是在2019年以來,我們看到年輕的網民和老年網民,正在與日俱增。
二、演進的數字文明
大數據、云、5G、AI、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推動中國邁入了數字文明時代。通過技術驅動多場景的連接;信息的對稱促使消費認知的不斷升級;借助網絡高效的協同,使舊有的生產模式發生了改變;技術的升級迭代,帶來了智能的營銷與傳播;同時,我們也要關注在數據成為流通“貨幣”的同時,隱私的邊界,隱私的安全如何得以保證……而這一切都是加速數字文明建立的基礎。
三、變革的品牌邏輯
過去品牌的打造需要漫長的時間進行積累與沉淀,而在今天,隨著Z時代與年輕消費群體的異軍崛起,品牌塑造的邏輯已經發生了改變。
我們過去是工業時代的品牌邏輯,以產品為導向,以生產為中心,我們通過信息單向傳播去影響用戶,所以那個時候我們鑄造了品牌的大眾化,也就有了大品牌的黃金時代。
而在今天數字化的時代,則是以用戶為導向,以場景和體驗為核心,所以品牌跟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不再是自說自話的單向傳遞,而更多的需要雙向的交互,能夠與消費者建立起連接,并且滿足消費者更加個性化的需求。
變革的品牌邏輯
用戶參與品牌創造、品牌從興起到衰落的迭代周期越來越短……品牌的運營邏輯發生變化。
品牌塑造的5項法則
一、以整化零:重思品牌主線
碎片化的媒體時代,品牌不能跟隨媒體一同碎片,媒體越碎片,品牌越要整合統一,品牌傳播一定要堅守品牌的核心價值。
過去傳統媒體時代我們是化零為整,通過幾個大媒體就可以完成與消費者的互動;而今天品牌需要以整化零,先要有整再化成各個媒介點接觸的零。而這就需要品牌首先找準自己的核心價值點,并以此梳理出品牌的主線,貫徹和持續輸出自己的核心價值,無論在什么平臺上,自己的內核主張與品牌態度不能散,這樣才能聚合品牌的勢能。
二、精研消費的內容創造:驅動信任的“種草”營銷
隨著消費升級的進程,消費者的認知結構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消費者會更加關注商品的細節,會關注社交圈的分享、口碑、體驗等等,會在多個平臺進行探索,而這就需要品牌在不同的平臺都要沉下心來經營自己的內容陣地,從而觸達與觸動潛在人群。
消費鏈路不斷迭代,社交+口碑+體驗立體出擊
購買或使用品牌之前采取的主動行為。
今天品牌成為數字化空間中的信息、認知、行動的總和,我們要提供全鏈略的信息,塑造立體化的認知,在多場景中觸發行動。
三、適配話語:讓品牌滴入圈層
信息的價值核心在于,將對的內容向對的人來說,這樣才能產生價值。在營銷領域,品牌需要針對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圈層,以適配的話語進行傳遞才能起到品牌傳播的影響力。尤其在今天這樣一個顆粒度的人群標簽下,你不能再以年齡、性別、職業來統分一類人群,需要找到他們的圈層和興趣點,用適配的語言來感染用戶,從而形成品牌的共情。
四、文化賦能:跨越品類溝壑
品牌的塑造是一個長期的任務與使命,而品牌不僅是商品的符號,品牌更需要具有自己的精神與文化。在有了品牌特有的文化與內涵后,品牌就具備了親和力與生命力,品牌不再是單向的消費品,而會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依賴的伙伴。因為這一信任與信賴,會更好地助力品牌的發展,助力品牌跨越品類的鴻溝。
五、從注意力經濟到數字化體系
商業市場的演進,已經從爭奪注意力到數字驅動商業增長。正如,在經歷過疫情之后,我們都在談的數字世界的重啟,正是以用戶數據的資產化轉為深度鏈接用戶的基礎,再通過數字化企業業務結構的優化與調整,實現數字驅動的全息化商業系統,從而建構起數字品牌。
而在這一過程中,用戶不再是我們的傳播受眾,而是參與數字品牌建設的重要組成和核心推動力。
我們已經身處于比特化的數字時代,傳統的品牌營銷路徑與玩法已然失效,我們需要探尋新的營銷法則與策略,需要緊跟時代技術的發展,在營銷的未來趨勢,相信一定會是“技術驅動的人文世界”,洞察、創意、內容、技術和媒介,要能夠形成有效的協同,才能夠找到和消費者深度溝通的關鍵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