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愉峙
【摘要】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進一步要求學生提高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新課標教學內容更加強調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此本文對于當前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育存在諸多的問題,本文從基礎建設、師資建設、教學方法三個方面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新課標? ?高中? ?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9-174-01
課改后進一步強調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性,對于當前高中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已經成為教育的主要目標。而當前是一個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對于人才的綜合素養要求越來越高,在高中階段開展信息技術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雖然國家投資了大量的計算機等設備應用于高中的信息教育當中,大部分高校也已經相繼開展了信息技術教育。但迫于應試教育壓力,部分教師忽略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性,教學過程中教學手段單一,學生缺乏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導致了高中階段信息教育的存在諸多的問題,不僅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也沒有得到有效培養。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問題分析
當前國內大部分高中學校都已開展信息技術課程,但在實際的落實過程中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本文主要從基礎建設和教師教學這兩方面進行總結。
(一)教學設施不完善
基于當前的情況來看,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設施方面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多媒體設備未能普及。雖然國家已經投入大量的資源用于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但是仍然有部分貧困地區沒有普及多媒體設備,部分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滿意達到新課改提出的教學要求。二是教學設備更新緩慢。當前信息技術發展迅速,信息技術的處理手段也在不斷更迭。大部分學校只能依賴國家的撥款,缺乏穩定的財政收入,因此學校的信息技術是難以跟進社會的前沿。不僅如此部分學校的信息技術設備損壞后,也無法繼續更新設備,學生無法鍛煉實踐能力。
(二)教師信息技術知識匱乏
雖然大部分學校已經開展信息技術課程,也擁有信息技術設備,但是信息技術教學也是一大難題,部分教師缺乏信息技術應用經驗,教學效果難以滿足學生成長的需求。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教學方式單調。隨著國民對于教育的不斷重視,高中信息技術教育也逐漸開始得到重視。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師缺乏創新意識,教學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教學手段,教學的模式固化單一。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二是缺乏專業化素養。部分教師缺乏專業化素養是導致高中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教學質量難以提升的重要原因。比如學校招聘教師過程中缺乏有效的衡量手段,另外部分教師缺乏終生學習的概念,學校缺乏專業化培訓手段等,都是造成當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師專業化素養較低的原因。
二、改進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問題的方法
信息技術設備無法更新以及教師素養、教學方法落后是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為此本文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一)加快經濟建設,更新信息技術設備
信息技術教育離不開信息技術設備的支持,因此經濟的水平對于當地的教育影響巨大。從當前國內經濟發展狀況來看,地區經濟發展十分不均衡,在經濟水平較高的地區,大部分學生在多媒體教室、家里等都能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但是在偏遠的山區,大部分學校缺乏信息技術設備,學生未形成信息技術的概念。因此首先需要加大部分地區的教育資源扶持十分重要相關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加大教育投資,為部分學校提供基礎設施建設,購買配套的計算機設備和最新計算機技術的教材,并設置相應的課程讓學生有充足時間和設備來練習信息技術。
(二)更新教師隊伍,普及信息技術觀念
基于上文的論述可知,部分地區教師教學觀念落后,缺乏專業化的素養。為提升學校教師的水平和信息技術涵養,可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學校管理需要信息技術課程教師的重要性,在招聘該類教師時需要采取合理的評價措施,注重教師的信息技術的理論和實踐素養。二是學校可以組織學校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師開展研討會,分析和總結各個教師教學方式和特點,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和教材教學內容。三是鼓勵教師積極學習學科前沿知識,教學和實踐過程中幫助學生開拓視野,提升信息處理技能。
(三)改變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針對學生學習效果差,教師教學質量難以提升的問題。為了有效解決這一現象,本文認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在信息技術的課堂上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基于此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建議:(1)建立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信息獲取》教學:教師首先做好教學內容設計和制定好教學目標,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師生角色互換,教師根據學習的內容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回答問題,避免口授教學方法固化呆板的弊病,有效促進師生互動,增強了學習的氛圍。(2)分層分組,因才施教。例如《信息資源管理》教學,教學要求較難,需要學生掌握信息資源的概念理論、數據庫信息儲存、數字化信息資源管理等相關的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視頻和圖片幫助學生了解信息資源管理的方法與原則。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并向學生提問:“怎么分類管理純數據類信息、圖像、音頻等?”通過提問的方式來促進小組內的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然后鼓勵小組內基礎能力較差的學生來總結觀點。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互動性的討論,基礎較好的學生能夠幫助基礎較差的學生解答學習的疑難。并且彼此之間一起分類管理信息數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嘗試將小組合作與分層教學進行融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團結互助并得到表現機會,從而促進教師教學效果的提升。
結論
綜上所述,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諸多的問題,需要進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視。加大資源的投入來更新學校內的陳舊設備,另外需要制定相應的考核標準來選拔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教師。同時教師需要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郭穎慧.高中信息科技類比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 上海課程教學研究, 2020, 000(002):61-64.
[2]劉洋.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效性的對策和措施[J].? 2020.
[3]江華.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創設問題情境透視[J]. 文理導航, 2020, 000(011):P.F0003-F0003.
[4]張曉亮.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問題及優化對策[J]. 科普童話, 2020, 000(003):P.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