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攀
【摘要】多媒體形象、直觀、知識容量大使得英語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的活潑、多姿多彩,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人機交互、及時反饋方面是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 ?多媒體? ?反思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9-181-02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要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合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教學內容,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發展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按照教學要求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文字、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等要素有機結合,制成課件來輔助教學,我們稱之為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能夠創造情境,讓教師通過簡易操作就能把以U盤、光盤等為載體的動畫、圖畫、拼讀、書寫等語言教學的信息隨時調出,讓學生通過視頻、音頻進行學習。英語教學在圖文并茂、形象逼真、色彩紛呈、情趣盎然的多媒體環境中進行,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一、多媒體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一)創造英語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語言的學習總是和實際生活相連的,單靠課本和老師的講授是很難真正領會和掌握的。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情景教學頗受歡迎,即通過模擬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情景”來創設認知的情境,從而構建教學的“生態環境” ,讓學生在盡可能真實的交際活動中發展語言能力。? 在情境的創設上,語言往往顯得蒼白。而多媒體卻整合了文字、圖片、聲音、動畫、視頻等教學資料,能生動而又形象地再現生活的原形,具有明顯的優勢。例如,“現在進行時”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點,介紹它的用法時,我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NBA籃球比賽的視頻,學生們立刻被精彩的鏡頭吸引住,并為姚明的出色表現歡呼雀躍。看了一會兒,我按下暫停鍵定格畫面,指著姚明問道:他在干什么?學生們異口同聲道:打籃球。我又問道是“打過籃球了”還是“正在打籃球”? 根據圖中的情景學生們很容易地做出了判斷,由此自然地引出現在進行時。接著,向它們介紹英語里面“現在進行時”的表達方式,如What is he doing? He is playing basketball. 然后再用多媒體創設看電視、打電話、洗衣服等情景,讓學生進行對話練習。通過視覺和聽覺的傳輸,創設了較為真實的交際情境,避免了純文字的講解和憑空的三維想象,教學變得形象化、生活化、立體化。
(二)多媒體下教學容量增大,教學過程獲得優化。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課堂板書是一項很大的工作量。教師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書寫各種單詞、短語、重點對話,上起課來相當費時、費力。而在多媒體教學模式下,教師使用的課件是事先制作完成的,只須按動鼠標便代替了粉筆繁瑣的書寫。能在同樣的40分鐘內,呈現更多的知識,既清楚又規范,圖文并茂,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擴大了課堂信息容量,從而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輕松學到更多的知識。
(三)多媒體環境下音標、單詞教學高效化。利用多媒體手段學習單詞,能很快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眼、耳、嘴、手多種器官并用,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提高了課堂效率。如:教學動物單詞sheep,hen,cow,horse,goat,lamb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課件,可以先畫好sheep,然后設置動畫,sheep說Ima? sheep.字母ee閃爍顯示。強調讀音和書寫,設計書寫動畫并讓學生做書空練習 。然后設計動畫出現一頭奶牛,奶牛說Im a cow.單詞閃爍。動畫出示書寫筆順,學生做書空練習。依次制作。讓這些動物組成一幅農場風景畫,并設置閃爍的動態效果,引導學生看著這些畫面跟讀這些單詞,將音形義完美結合,學生輕松愉快地學會了單詞。對其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四)創造課堂情境,提高口語表達。教師在課堂上要多借助多媒體創設圖文并茂、生動逼真、聲色俱全的教學環境,讓學生進入角色,進行模仿,最后達到交流的目的。然后通過“人機對話”、“表演秀”等游戲,利用多媒體的聲音和影像,要求學生對感知到的信息,模仿說出相應語句。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Unit 4 《My? Home》一課時,讓學生先觀看視頻,Sarah 和Amy正在客廳里聊天,Amy說到:“I have a cat,shes cute,”Sarah詢問:“Where is she?”Amy說:”Is she in the living room?”學生看后,興奮盎然,躍躍欲試,教師趁機指導學生模仿有關用語,學生很快學會了重點句型“Is she......?She is in ......”接著教師去掉課件中Amy的聲音,只留下Sarah的聲音,讓學生配音。學生分組為課件配音,進行的很投入。最后,小組進行表演,學生都非常活躍。在對話的操練過程中,讓學生與電腦進行角色扮演, 互換角色,這種人機交互的方式使學生能輕松地學習和掌握課文對話。
二、反思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合理運用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給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開辟了教改的新天地,推動著教學不斷地前進。然而,在教學實踐中,由于我們的認識存在誤區,有時不能恰當地運用多媒體,削弱了它的教學輔助功能,甚至適得其反。通過親身實踐和深刻反思,我認為要想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現在很多人認為英語課堂上不用多媒體就意味著落后,甚至認為多媒體用得越多,教學越現代化,學生參與率就越高,效果就越好。不少老師課前搜集了大量的素材,課堂上頻繁使用多媒體,一會兒用PowerPoint展現這個內容,一會兒用flash來呈現那個片段,切換不斷,忙得不亦樂乎。多媒體占據大半時間,唱了主角,教學似乎是多媒體課件的展示,教師成了“放映員”,學生成了“觀眾”。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幾乎沒有(下轉第183頁)(上接第181頁)時間思考和交流,像一頭牛被老師牽著鼻子走,主體地位無法體現。以前課堂上那種氣氛熱烈的對話和討論難覓蹤影,語言的訓練更是嚴重缺乏。多媒體雖然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但它只能起輔助作用。在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和展示相關知識的同時,還要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引導他們去思考、討論和練習。只有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才能獲取最佳效果。
(二)精心制作課件? 多媒體教學主要通過課件來完成的,課件的質量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有些老師制作課件時比較注重色彩、動畫和音響等效果,想通過花哨的背景、艷麗的圖片、怪異的聲音和大量的視頻來吸引學生,突出重點。然而,過多的刺激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沖淡了主題,造成注意力的轉移。而且,頻繁使用多媒體會造成視覺和聽覺上的沖擊過度,導致學習疲勞,反而降低課堂教學效果。我認為課件的制作宜精忌繁,(1)文字要精練,字號適中,字體變化不宜過多;(2)背景圖案要淡雅,簡潔明了,盡量減輕視覺的疲勞;(3)圖片的數量、動畫的成分和聲音的刺激不宜過多。另外,還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不能一味追求信息的容量,盲目增加教學內容。否則,容易變“人灌”為“機灌”,成為新型的“填鴨式”教學。總之,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結合教學實際,遵循“實用、適時、適度”的原則,精選課件的內容。切不可盲目追求藝術感,甚至把本來簡明的知識搞得繁雜,給人華而不實的感覺。
(三)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課堂教學不僅是知識傳授的途徑,更是師生平等交流互動的過程。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往往因多媒體的便利而忽視了師生之間語言對話和情感的交流,多媒體的頻繁運用使教學變成冷冰冰的人機交流。多媒體教學的優勢雖然明顯,但它不是全能的。英語教學具有很強的交際性和實踐性,交際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重點。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如問候、討論、回答等,不僅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還能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使課堂教學充滿著愛,體現和諧之美。這是多媒體無法比擬的。
總之多媒體運用于英語教學中,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結構,豐富課堂教學的模式,促進了學習效率的提高,對英語教學質量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師應結合教學實際,將多媒體技術與教材內容深度整合,不斷的更新教學模式和手段,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切實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的結構,有效實現課程教學的目標。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努力尋求多媒體與傳統教學的結合點,充分發揮它的輔助功能,進一步優化英語課堂結構,全面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戴慶棉.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其思考.中國電化教育,2002.5
[2]琚? 珍.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外語電化教學,2001.3
[3]張紅玲.現代外語教學的發展趨勢和機輔外語教學.外語電化教學,2000.3
[4]楊亞麗.多媒體在小學課堂的作用[N]. 發展導報,2016-03-2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