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冰
(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6)
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當前黨和國家的頭等大事,是對黨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個極大考驗。在疫情嚴峻的形勢下,除了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還要切實維護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做好疫情防控監督工作。在加強黨內監督和政府監督的同時,人民群眾的監督也至關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監督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為了進一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發揮人民群眾無處不在而又強大的監督力量。毛澤東人民監督思想作為中國民主監督的第一個里程碑,它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對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對黨和國家的監督作用,對提升疫情防控監督工作的實效性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毛澤東強調一切權力來源于人民,只有人民真正成為政權的主人,才能保證權力真正服務于人民,切實地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1]。為了確保人民的主體性地位,毛澤東開創了“民主新路”,即“人人起來監督,人人起來負責”[1],并且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人民當家作主,不斷采取一系列舉措推進人民監督策略的落實。
在開展人民監督工作中,毛澤東十分注重加強人民群眾自覺監督的意識,消除人民群眾“不愿監督”“不敢監督”的心理顧慮。在中華蘇維埃時期,毛澤東就開始引領人民群眾投入到檢舉運動中,并親自依法查處貪污腐敗的重大案件,如:槍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自成立以來的第一個腐敗干部謝步升,極大地鼓舞了人民群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同時,毛澤東利用《紅色中華》《斗爭》《紅星》等報刊,毫不留情地揭露中央蘇區各級政府中出現的腐敗分子和腐敗現象,宣揚一種“人人有權揭發腐敗分子,嚴懲腐敗分子絕不姑息”的理念,進一步強化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監督、批評、擁護的主體責任意識。在1934年底中央工農檢察委員會關于全年懲治貪污的報告中,被群眾所檢舉的機關有“中央總務廳、招待所,財政、勞動、土地三部”,“被檢舉的分子,計會計科長與科員10個,管理科長與科員8個,總務處長3個”,“共查出貪污款項大洋2053.66元”[2]。由此可知,強化人民監督必須首先從整體上提升人民群眾的監督意識,通過堅決懲處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讓人民群眾意識到自己擁有對黨和政府監督權的同時,切實感受到群眾監督所帶來的社會積極效應,從而激起人民群眾參與監督工作的熱情。
為了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監督的作用,毛澤東十分重視拓寬群眾投訴監督的渠道,為群眾監督黨和政府提供切實可行的方式和途徑。在具體工作中,毛澤東強調各級黨政機關要重視信訪工作,必須嚴肅對待群眾的來信與揭發檢舉,及時解決政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處理人民群眾所控告的存在貪污腐敗和作風問題的黨員干部,堅決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置于第一位。同時,毛澤東要求必須發揮好新聞媒介在人民群眾監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明確報紙刊物要及時、真實地反映政府工作情況及國內事件,但有時候得講究時宜性,對那些重大問題必須細細斟酌之后再公之于眾;他還主張要在報紙刊物上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貫徹“開、好、管”三字方針,對黨和政府所做的一切工作進行合理的評價,指出其工作的優點和不足。毛澤東創造性地主張暢通人大監督、社團監督、民主黨派監督等渠道,強調各級政府由各級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政府及其公職人員應定期接受人大代表的監督。各階層可以根據自身的意愿組建不同性質的人民團體,以群體方式對政府進行監督。同時,各民主黨派及無黨派人士應承擔起“互相監督”的責任,做到相互提意見和相互批評。總之,強化人民監督必須為人民監督黨和政府創造更多有利的條件,通過暢通信訪監督、輿論監督、人大監督、社團監督、民主黨派監督等多種監督途徑和形式,讓人民群眾有更多合法渠道加入到對黨和國家監督的隊伍中,匯聚群眾監督的正能量,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
為了確保群眾監督政府權力得以貫徹落實,毛澤東主張建立一套人民群眾監督的長效機制,實現群眾對黨和國家監督的組織化、合法化、規范化。在毛澤東的領導下,不同的歷史時期設立了不同的專門監督組織。從中央蘇區時期的控告局、延安時期的各級監察委員會、解放戰爭時期的行政監督機關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人民監察機構等[3],毛澤東一直致力于為人民提供組織化、規范化、有效化的監督平臺,堅決維護群眾的合法利益,真正做到有訴必查、有查必果、有責必究。毛澤東注重從制度、法律上保障人民群眾的監督權利。新中國成立后,建立人民來信來訪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等,通過各種法令明確人民群眾的監督權,如:1952年頒布《加強人民通訊員和人民檢舉接待室的指示》,要求必須做好信訪來訪工作,加強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4];1954年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有權參與國家管理與監督,由此逐漸推進人民監督向制度化、法制化趨勢發展。總之,強化人民監督必須給予人民群眾更強有力的法治保障,通過不斷健全人民監督的法律法規和制度規則,讓人民群眾能夠依法有序地參與到國家監督工作中,切實發揮人民監督的實效性。
人民是疫情防控工作的主力軍,黨和國家必須切實保障其對這場戰役的知情權、參與權,同時也要維護好人民對黨和政府工作的監督權。積極推進人民群眾參與疫情防控監督工作,是人民當家作主地位的重要體現,也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舉措。
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曾經說過:“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5]154毛澤東強調“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防止權力的異化關鍵在于人民群眾。因為黨和政府的權力來自于人民革命斗爭的最終勝利,人民的支持和擁護是權力最強有力的源泉。毛澤東由此提出了“讓人民監督政府”的思想,確保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為民所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結合新時代反腐敗斗爭和治國理政的需要,在繼承和發展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各屆領導人關于群眾監督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要“開創全方位群眾監督”新格局,強化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進一步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6],這就決定了疫情防控不只是黨和政府的事,更是關乎每個人的事。要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必須全國上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聚心凝力,共同構筑起牢不可破、堅不可摧的人民防線。這就要求我們強化人民群眾的責任意識,無論是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還是后方保障,都要各盡其職、積極配合,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領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還要做好疫情大考的“主考官”,敢于對侵害群眾的社會不正之風進行投訴,對黨員干部的腐敗和作風問題進行申訴、控告、檢舉等,確保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充分發揮“全方位群眾監督”模式的實效性,彰顯“人民當家作主”這一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
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必須發揮人民監督的重要力量。人民監督具有及時性、廣泛性、民主性、靈活性等特征,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具有重要的作用。這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可以及時披露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出現的問題。如針對刑滿釋放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的黃某英離漢入京事件所產生的網絡輿論質疑,聯合調查組立即嚴格依法對其開展調查核實工作,發現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仍存在監管不嚴、失職瀆職等問題,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極大的隱患;針對基層工作人員反映“填表抗疫”的現象,發改委強調“嚴厲打擊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提高抗疫工作的實效性”。二是可以迅速凝聚人心,增強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前不久,針對群眾質疑,國家監察委對李文亮事件進行全面調查,積極回應公眾關切,還原事情的真相。三是可以推進各項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這方面最有說服力、最振奮人心的例子是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在約8000萬“云監工”的在線監督下,僅用了10天的時間建成,中國無疑又見證了一個奇跡[7]。總之,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必須密切聯系群眾,同舟共濟,發揮其在“抗疫”中的監督作用,提升疫情防控工作的實效性。
在這次疫情防控“大考”中,既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反映出我國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方面尚存在不足。個別地方的政府部門沒有充分發揮人民監督在“抗疫”中的關鍵性力量。這具體表現為:疫情數據公布不全面、不精準,出現反復修正的情況;疫情防控監督職責落實不到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仍不同程度存在;未充分進行群眾監督教育,導致“傳謠、造謠”事件層出不窮等,從而極大地弱化了群眾監督的實效性。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要堅持和運用好毛澤東人民監督思想,進一步發揮人民群眾在疫情防控中的監督作用,嚴抓“四風”和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創造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
現階段,群眾的參政意識在不斷增強,這對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監督工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毛澤東強調注重提高人民群眾監督意識的同時,還要積極為人民群眾參與監督工作創造條件,其中包括加強黨政機關信息的公開。在疫情防控期間,信息公開工作必須做到“快”“準”“細”,三者缺一不可。“快”指政府做好上傳下達的工作,聯合官方媒體、社會組織、國企、具有影響力的大型民營企業等,及時公布與疫情相關的信息,及時對群眾的關切和輿論的焦點做出回應;“準”指做好疫情防控信息實時監測,反復核實疫情信息來源的真實性,保證疫情防控各項數據精準無誤;“細”指做好疫情信息發布的全面性、系統性,及時報道各級黨政機關在“抗疫”中的具體舉措、進展成效,各省市醫療物資款項分配使用情況,確診患者詳細軌跡及疑似患病人員相關情況,人民群眾舉報違法違紀黨員干部及違法違規行為的最新進展等,如及時公布某領導干部不擔當不作為的處理情況,以及某地口罩制假售假、商販哄抬物價的查處情況。通過黨和政府及時、準確、全面公開疫情信息,做好信息公開工作,可以減少“虛假信息”產生的同時,也可以強化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監督力度。基于此,在群眾參政意識不斷增強的基礎上,必須做好疫情信息公開工作,讓人民群眾可以隨時關注疫情動態,提高疫情防控監督工作的實效性。
毛澤東十分重視暢通人民監督的渠道,在他看來,要防止和根治腐敗,必須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監督權,讓人民能夠直接監督黨和政府的權力運行。在疫情防控期間,為了確保群眾足不出門訴求也能夠得到及時反饋,黨政機關必須運用好現代科技手段,開通24小時專線電話,采取“互聯網+APP”雙重模式,引導群眾通過熱線電話、E-mail、黨政機關網上信訪平臺或者微博、微信、支付寶等熱門APP反映關于疫情防控的訴求或者提出建議意見,對所有受理的信訪事項建立第一時間登記、第一時間交辦、第一時間轉送、第一時間處置、第一時間跟蹤回訪“五個一”的工作機制,對疫情的網絡輿論焦點建立第一時間作出回應、第一時間展開調查、第一時間公布結果“三個一”的工作機制。黨政機關還可以聯合廣播電視臺、報社、通訊社等新聞媒體,加強人民監督的宣傳力度,宣傳人民監督的受理范圍、渠道、流程等,增強群眾監督的信心,以及建立“疫情監督綠色通道”。除了受理群眾舉報的問題,應定時報道人民疫情防控監督工作的情況,激勵更多群眾參與到疫情防控監督工作中。總之,渠道的暢通是人民參與監督疫情防控的重要條件之一,黨和政府必須開創多元化群眾監督模式,確保人民群眾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監督權。
毛澤東無論是在中央蘇區還是延安時期,建國前還是建國后,都主張嚴厲處理人民檢舉的腐敗分子,在當時形成一種黨員干部隊伍不敢腐的良好社會效應。在疫情防控期間,各級黨政機關必須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監督責任,一是要認清當前疫情形勢的嚴峻性,端正工作態度,加強監督檢查,聯防聯控,強化與群眾的聯系,確保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二是強化疫情防控監督工作各個環節,嚴格把控“出入關”“防護關”,確保每個監測點及各級地方防疫工作人員管控到位;嚴格管控市場秩序,確保人民群眾生活必需品穩定供應;嚴格監控食品藥品生產安全,確保各種物資保障掌控到位;嚴格把控輿論陣地,確保國家輿論安全監控到位。三是做好信訪和輿論焦點工作,對于群眾舉報的問題要速辦快辦,確保“件件有著落”的同時,對輿論焦點也要及時派人調查、了解情況、回應群眾的關切。通過層層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監督的責任,可以進一步提升黨和政府的公信力,贏得民心的同時,也可以極大地激發人民群眾監督的熱情,落實好疫情群防群控舉措,不斷增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的實效性。基于此,黨政機關必須恪盡職守,主動落實疫情防控監督的責任,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有力保障。
毛澤東在對人民監督工作的探索中比較注重法制建設,從制度層面上升到法律層面,以此來保障和規范群眾對黨和國家的監督。在社會主義過渡時期,人民監督呈現出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的特征。在疫情防控期間,黨和國家集中力量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階段,必須積極引導人民群眾依法有序參與疫情防控監督工作,不“造謠、傳謠、信謠”,避免不明真相地在網絡上對某人或某事進行言語攻擊,不擾亂網絡正常秩序。應從三個方面增強群眾規范監督的意識。一是加強關于疫情防控監督法律知識的教育。黨政機關必須加大對疫情防控期間造謠傳謠行為查處相關規定的宣傳力度,警示群眾不要造謠、傳謠,否則將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教育群眾也不要輕信謠言,應通過官方渠道獲取疫情的相關消息。二是嚴厲懲處惡意造謠、傳謠者。黨政機關必須依法嚴厲打擊疫情防控期間的造謠、傳謠者,對情節較輕者責令改正,給予教育批評,而對嚴重擾亂到社會秩序者,追究其法律責任,以此警示廣大群眾要知法守法,依法行使自己的監督權。三是健全疫情防控監督的制度。黨政機關必須進一步完善疫情防控監督制度,以適應復雜多變的疫情防控監督形勢。與此同時,引導群眾以制度為準則將監督權運用到實處,提高疫情防控監督工作的實效性。總之,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引導群眾依法有序參與疫情防控監督工作至關重要,黨和政府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做好群眾教育和引導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必須深刻把握毛澤東人民監督思想的精髓,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對黨和國家的監督作用。我們始終堅信,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積極引導人民群眾正確行使監督權,在維護人民群眾正當權益的同時,保障社會秩序正常運行,就一定能夠取得抗疫的最終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