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書恒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杭州 310018)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研究方向,其實是對人格教育和養成的具體研究,而研究中所包含的主要內容就包括了日常習慣、生活方式以及心理傾向的養成。而學生們在進入大學生活后,公寓就是學生日常中最為重要的生活場所[1]。因此,公寓文化的建設對于高校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文化信仰較為模糊。隨著社會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現階段的信息化時代當中,迎來了文化思潮多元化的活躍時期。然而,在這些文化當中不乏迷信、黃色、借貸等垃圾網絡信息的侵入,使高校中的一些學生的思想受到了嚴重的腐蝕,存在著政治信仰模糊化的現象,甚至還有一些學生形成了錯誤的社會價值觀,并且其自身的社會責任感也較為缺失,從而導致了貪圖享樂、愛慕虛榮等錯誤的思想及行為在部分高校生心中的滋長。
道德的及自律性的缺失。當學生開始進入到高校生活后,其主觀意識及個性特點也會變得逐漸強烈起來,其中就會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在個性方面變得過于張揚和自我,甚至還有很多學生在生活自律性的方面變現極差,在公寓中生活中經常有抽煙、打架、不整理寢室衛生、夜不歸宿等不良習慣的現象出現,甚至影響到同公寓寢室學生的生活。這些十分錯誤的觀念及行為的想法,勢必會對高校生良好道德行為的養成造成非常不良的影響。
缺乏交流且人際關系較差。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的背景下,現代大學生的成長過程在物質生活水平較高的基礎上,其受到關注的程度也越來越高,使得一些學生在性格方面存在著各種不同的缺陷,對人際關系而言很容易造成關系緊張化,或人際關系較差的狀況[2]。同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催生了電腦、手機等高科技產品的高度發展,使得“低頭族”就此發生在高校當中,大大減少了高校生面對面交談的時間,將日常交流寄托于網絡,使得冷漠梳理感在高校生之間進行不斷地傳播,更容易造成矛盾的產生。
加強建設公寓環境。學生公寓文化的建設需建立在公寓環境的基礎上,因此,高職院校在建設學生公寓的環境時,應首先在學生公寓的建設方面加大成本投入的力度,為高校生提供盡可能舒適且功能齊全的生活學習環境。其次,還需從細微的角度入手,鼓勵高校生在公寓中建設寢室文化,增強寢室的藝術感及人文氛圍的建設,從而影響到公寓整體的環境建設。
公寓管理制度的健全。大學生作為公寓文化建設工作中的主體,高職院校應首先建立起以學生為主的相關自律組織,如學生公寓網格元、管理委員會等組織的建設,將高校生的自主創造力及其積極性充分調動出來,使得高校生能夠將自身的“四自能力”更好的發揮出來。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還應為學生公寓制定健全且完善的公寓管理制度,在對學生日常行為進行規范的同時,還可以對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的價值取向進行主導。
公寓文化活動的開展宣傳與評優。在高職院校公寓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學校可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到學校開展的公寓文化活動中來。如開展以“消防安全”為主題的公寓防火安全知識的培訓活動,或者以打造溫暖舒心寢室小窩為目的“裝扮室界,點亮生活”的寢室裝扮比賽等,將學生參與公寓文化建設的積極性進行充分的調動[3]。同時,高職院校還應在校園中開展一系列積極、健康的公寓文化宣傳,并對在公寓文化活動比賽中,較為突出的寢室或個人為其建立適當的獎勵機制,然后在學校的文化宣傳欄當中進行活動評優的宣傳,形成全校學生爭當先進的“磁場效應”,最后,高職院校在建設公寓文化的宣傳工作中,還可以將要事要聞、全校范圍的評優評先等活動進行文化欄的宣傳,將公寓文化建設的生動性充分的展示出來。
綜上所述,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取決于現階段青年的價值取向”這一觀點,所以高職院校更應抓住學生社會價值觀養成及確立的最好時期,去對學生進行培養。而學生公寓作為高校生在學校中的“家”,更是他們個性得以釋放的場所,因此高職院校公寓文化的良好氛圍建設,是能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及人生價值觀的塑造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同時,積極向上的公寓文化還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從而保證了學生在未來的社會生活及工作中能夠有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