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鋒
(臺州科技職業學院 浙江臺州 318020)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出現,范圍波及全國各地。大學生作為受到良好教育的知識群體,表現出強烈的國家憂患意識和良好的精神風貌,他們積極參加社區志愿者服務工作,服務社區,共筑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鋼鐵長城,據統計,我校在疫情初期就有40多名學生參與志愿者工作,這充分反映我校大學生在抗疫期間的思想政治表現是合格的,這得益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扎實積累,是經得起考驗的。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過程中,也暴露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短板和高校應對疫情突發事件機制的不完善,這些都有待于我們思考和探索。
部分學生不守規矩,組織紀律性缺失,在封城抗疫期間,仍有學生外出串門、走動。例如疫情期間,2月2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官方平臺發布通報,給予兩名在疫情防控期間未經報告私自提前返校的學生以警告處分的信息。2月18日,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在官方通報了5名瞞報返京信息,其中2名是碩士研究生。
部分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較差,個人利益至上。疫情時期,部分學生尤其疫情重災區湖北等地,為了自身安全,在封城初期,想盡辦法跟隨家人前往不嚴重地區,而不考慮個人行為的社會后果,這無疑根源于他們平時散漫的行為、個人利益至上的心態和社會責任意識的缺乏。
部分學生的科學意識、心理素質較差。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過程中,有同學盲目跟風搶購“雙黃連”等藥品,缺乏明辨是非的科學素養。部分學生的心理素質較差,極度恐慌、不安和焦躁,談“新型冠狀病毒”色變,每天為各種流言所支配,從而產生了相關心理問題,網上新聞也有報道關于疫情期間有學生因為網課遇到困難出現自殺等行為。
學校思政工作者缺乏專業培訓機制,對一些疫情期間的學生思政工作無法做到位,尤其疫情期間網絡思政的方式方法。
很多學生自制能力較差、缺乏自我管理。疫情時期,各大高校改變了教學方式。相繼通過釘釘直播、云班課等方式開展在線網絡課程,但是因開展在線課程,任課老師管理難度加大,對學生的自覺性要求大大增加,有些學生不能自覺認真參加課程學習,自控能力差,熬夜玩游戲、看視頻,從而導致遲到,曠課現象不少。
幫助樹立正確的科學抗疫信念。大學生對疫情防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心理素質不夠成熟穩定,容易被負面新聞所影響,因此要在思想上抓住疫情期間思政教育大背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參與抗疫工作,養成良好的抗疫心態。
幫助化解大學生負面情緒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上面所述,此次疫情給學生造成了重大影響,學生的紀律性、心理素質、自制力都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可以有效幫助大學生化解困惑,正確認識困難,幫助學生在網絡授課中有積極的態度,配合學校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借助疫情防控期間涌現的各類先進事跡,先進人物,強化學生愛國、社會責任感意識。強化培養學生的科學認知,社會服務意識,積極鼓勵學生盡自己所能抗擊疫情。
在共抗疫情中大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疫情期間,愛國主義教育更加鮮活,要及時抓住時機,講好疫情故事,講好中國故事。“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責任”,舉全國之力,一批一批逆行者馳援武漢,抗擊疫情。84歲的鐘南山第一時間趕往武漢,用“漸凍”之身“保衛武漢”的張定宇,人民子弟兵星夜兼程馳援武漢,還有社區各類志愿者等等,舍小家為大家。作為高校思政工作者,我們要講好這些故事,深入探索這些英雄背后的故事,接地氣地分享逆行者們的故事,這樣更能讓學生消化接受,這些英雄的背后展示了他們高度的政治擔當,激發學生們對英雄的敬意,同時講好國家抗疫故事,要讓學生明白感受到祖國的力量,祖國的守護,祖國的溫度。
開展大學生生命教育及疾病預防教育。疫情引發了所有人對于生命教育的思考,加強大學生生命教育,引導大學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通過此次疫情發生的起因,引導大學生尊重自然,尊重生命,自覺保護好野生動物,通過疫情期間一線醫務人員的優秀事跡,教育大學生珍愛生命,正確理解生命的真諦。同時加強大學生的疾病預防教育,使他們自覺積極參加體育健康鍛煉,提高身體免疫力,養成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
加強大學生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疫情的突如其來對大學生心理造成了較大的沖擊,要開展大學生網絡心理咨詢熱線,傳遞心理健康知識。例如我校開展公眾號心理知識宣傳工作,開通了心理健康熱線以及qq咨詢熱線,幫助因疫情期間出現心理波動,心理問題的學生,一對一解答了學生碰到的各類心理問題,特別針對湖北等疫情嚴重的地區,我校組織班主任以及輔導員主動聯系學生,關系他們的具體情況,并了解遇到的困難,做好服務工作,針對性地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加強信息溝通和輿論引導。疫情期間,一些大學生缺乏明辨是非的科學素養,針對網絡上鋪天開地的謠言缺乏識別能力,因此作為高校思政工作者,我們要架構信息溝通渠道,包括通過釘釘、qq、微信、學校官網、微信平臺等渠道建立信息溝通渠道,同時積極通過線上開展主題班會,主題討論,知識宣傳,提升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時建立輿情管理隊伍,密切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對異常的苗頭及時跟進了解,將其扼殺在搖籃中。
加強大學生規矩意識,培養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疫情期間,各大高校嚴格執行防控制度,制定了周密工作方案,例如封閉式管理,要求每日摸排學生健康情況,由于工作比較細致繁瑣,對一些同學來說會有逆反心理,不愿意配合學校做好防控工作,因此思政工作者要抓住機會,建立學生規矩意識,引導學生令行禁止,按照學校規定做好防護工作,培養大學生責任意識。
建立疫情防控學生思想動態輿情關注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預警機制,提出預警工作方案,包括組建校園輿情工作小組,實時關注學校百度貼吧,學生qq群,朋友圈等信息,分析其思想動態,判斷潛在的和傾向性的問題,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導向機制。在學生各新媒體渠道積極正面宣傳引導疫情事件的同時,提出疫情期間積極引導學生,消除學生恐慌等方面的方法措施。
加強思政網絡平臺建設及思政人員網絡思政能力培訓。此次疫情的發生,各大高校采用了網絡教學,線上班會等模式開展各類活動,依托釘釘、qq、微信公眾平臺等各類網絡平臺,探索網絡思政育人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高校思政人員要轉變觀念,重視網絡思政陣地,通過開展線上主題團日,線上班會,線上討論,線上教育片學習等形式,宣傳抗疫先進事跡和典型人物,進一步發揮黨員、學生干部先鋒作用,引導他們身正為范,培養學生奉獻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目前,不少高校思政人員對網絡思政不夠重視,同時缺乏創新方法,各大高校可以組織學校思政人員進行網絡思政工作的專項培訓,提高思政人員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方案。建立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方案,例如我校建立疫情防控心理支持網絡服務制度,每日安排采用1+1工作模式(每天由1名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和1名心理輔導員共同開展心理援助工作),通過qq、電話等方式搭建線上心理咨詢通道,分享疫情心理防護手冊,開展在線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等等。
開展主題黨團活動,提高學生思政教育體驗。在疫情防控期間,各大高校也涌現了不少學生的優秀事跡,例如我校有不少學生參與小區疫情志愿者服務工作,甚至有退伍學生參與疫情排查,護送疑似病人等工作,這些都是學生自己身邊的人,通過開展主題黨團日活動,學習榜樣精神,通過“主題班會”“抗疫故事”“抗疫主題團日”等活動,宣傳抗疫精神,通過不同方式讓大多數同學都參與進來,貢獻自己的抗疫力量,在參與中獲得思想上、行動上的成長。
總之,此次疫情帶給了我們太多的思考和教育,同時也為我們思政工作者提供了很多鮮活的素材和案例,我們要以此為契機,積極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教育引導學生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挫折,感知中國速度,中國社會注意制度的優越性,促進學生愛國行為養成,將愛國融入思政教育,讓學生在抗疫中學會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