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保
(中建安裝集團有限公司 江蘇省南京市 210023)
人力資源是企業中最重要的資源之一,是大部分企業生存的最基本部分,所以做好人力資源績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建筑行業獲得了迅猛發展,行業體量和容量得到了迅速提升。作為人力密集型的建筑企業,最為重要的資源就是人力資源。建筑行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模式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競爭力,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目前建筑企業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如果不能得到解決或有效改進,在激烈的行業、甚至產業競爭中,最終將被淘汰。
第一、企業管理層對績效管理在企業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清。中高層領導對績效管理作用認識不清,就會忽視績效考核的實施,這就導致績效管理制度未起到相應作用,員工工作業績不能夠得到準確評價,專業素質高、業績能力強的人才在得不到足夠的激勵時,人才就會出現流失。一般而言,績效管理可以對相應指標進行適當的調整,通過這樣的手段調動人才工作積極性,進而提供更好的勞動效果。目前,多數企業對于績效管理的運用局限于工資結算,沒有將這些數據拿來做總結和分析,從而浪費了這些數據資源。
第二、當前績效管理方法不能夠滿足企業管理的要求,目前企業普遍使用的關鍵指標考核法,它的方式是細化公司的戰略目標,根據不同戰略目標制定不同的績效考核目標,其優點在于考核目標的細分,圍繞企業核心的戰略目標,不同部門考核目標、權重有所不同,保障了一定的公平性。但在當前企業中,人力資源是愈加豐厚,大量的人才涌入到企業內部之中,企業的發展脈絡也走向了新的趨勢。其中就顯露出了一些問題,例如關鍵指標法更多關注企業戰略目標,追求滿足于企業目標落地,其核心是員工(團隊)服務或實現企業目標,從而忽略掉了公司員工需求,后果是員工工作積極性下降,企業價值創造也會出現問題,不利于企業的持久健康發展。同時關鍵指標法實施過程中過于僵硬,它只能依照數據做評價,對價值估量和分配是不準確的。
第三、績效管理體系及保障制度不完善。一般而言,績效管理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工作前的績效管理,也就是制定好績效管理的計劃,績效管理的模式應當如何運行下去,這些都是屬于工作前的準備;第二個部分就是在工作中,對員工的績效進行相應的考核與評價,這部分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在這個部分中,可以知道員工的工作效率和熱情程度,以及工作的質量效果;第三個部分是工作后的總結與應用,對之前的部分進行總結,然后與上一期的績效進行對比,以此來看到在哪方面有著不足的地方,然后再進行改進,最后是制定下一期的績效目標。但是當前的建筑企業,卻忽視了工作前和工作后的部分,這就會使績效的指標與企業發展出現不一致的情況,從而績效管理也不能夠對企業的發展起到幫助的作用。
首先、建立科學完善的績效管理制度,完善的績效管理制度是發揮好績效管理作用的提前。績效管理制度需要綜合考慮,不可直接生搬硬套,不合理的績效制度會對企業管理產生負面效益,甚至陷入“管理低效—不合理激勵—人才流失—管理更低效”的惡性循環。績效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結合企業運行的實際情況,尤其是要與企業現階段的戰略目標相結合,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戰略目標不同,績效管理制度應當也有所側重,企業可以通過邀請外部專家,對企業所處發展階段的戰略目標進行詳細評估分析,再結合企業人力資源狀況、業務結構建立適合本階段的績效管理制度。績效管理制度確定后并不意味一成不變,隨著企業的發展,績效管理制度也應適時調整。同時要加大對績效管理制度的宣貫,提升工作人員對績效管理的認同,了解績效管理的作用與效果,這樣才會更加積極參與其中,達到績效管理目標。
其次、將績效管理與互聯網技術相連接,近年來互聯網技術有了突破發展,大數據分析模式被廣泛運用在各行業。企業的績效管理可與大數據分析模式結合,以此優化績效管理系統,提升管理效能。此外,不同部門指標各不相同,導致績效管理數據往往異常龐大,運用互聯網技術可以生成績效管理的自有數據庫,查詢和儲存將會比傳統績效管理方式更加便捷。
最后、要重視與公司員工績效溝通,只有深入與員工進行績效溝通,才能了解企業績效管理指標應當如何設置才會更加科學合理。如果績效管理指標設定的過于苛刻,那么會給員工帶來巨大壓力,企業管理目標也不能順利實現,同時造成人才資源流失,有礙企業發展;如果績效管理設定的指標過于簡單,企業戰略目標實現就無法得到保障,績效管理也不能最大化推動企業發展。所以績效管理要將企業戰略落地與員工訴求相結合,對績效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進,最終實現企業發展和員工進步相統一的良性共振。
在建筑企業發展中,績效管理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建筑企業想要在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和產業淘汰中生存下去,持續健康向前發展,那么就需要充分發揮績效管理的指揮棒作用,將績效管理與企業發展階段、人力資源狀況相結合,多方式、多層次、多維度綜合考量,制定出最適合企業發展階段的績效管理制度,為公司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