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宸序 馬佳聰 倪茗瑄
(沈陽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遼寧沈陽 110159)
新媒體藝術是20世紀60年后在歐美出現的一種新的藝術表達形式。現在一些學者把新媒體藝術歸類于當代藝術的一種,它是繼廣播、電影、電視等現代傳統媒體之后的數字媒體藝術。新媒體藝術結合了多種學科技術,其研究成果是一系列的藝術作品和創作,例如數字音頻,數字圖像,三維動畫等。
我國的新媒體藝術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隨著個人計算機開始出現在中國,這給中國的信息技術產業帶來了深刻的變化。在中國信息技術產業和歐美新媒體藝術的雙重影響下,中國新媒體藝術從無到有,逐步發展,現今已進入了全面,快速的發展的新階段。
新媒體藝術依靠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和多媒體交互技術等新技術形式來培養具有先進數字媒體專業能力的多專業人才,以滿足,游戲,動畫和互動的藝術需求。雖然新媒體藝術人才的培養在20世紀末就已經開始了,但在培養方式和培養目標上仍處于探索階段。建立專業學校和專業仍然存在一些局限和顧慮。在教育資源方面,大多數是基于原本學校的傳媒院系。對于相關專業的設立,一般來說,有兩種主要方式。第一種是采用逐漸增設的方式。首先,將采用試點方式,如果可行,再設立相關的研究中心和部門。第二種則是先建立相關的研究中心,根據情況確立相應的研究方向,當其發展到成熟狀態時,再建立相應的專業。
隨著新媒體藝術的出現并不斷發展,當前的藝術教育體系顯然已經力不從心。在高等院校的藝術設計教育中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成為時代所需。
建設互聯網教學,完善硬件設施。新媒體藝術的發展可以說是伴隨著新的科技形式的發展,從而取得突破。它與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息息相關。2020的新冠疫情給教育業帶來巨大沖擊的同時,使人們再次注意到網絡教學的便利性。而以數字技術為核心的新媒體藝術教學比其他傳統專業有著更好的適應性,精品的網課必定會給新媒體藝術的人才培養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場驅動因素與生源因素影響下,許多院校沒有考慮硬件設施,盲目的開設新專業。新開設的新媒體藝術專業存在著師資力量不足,專業穩定性差等種種弊端。因此各高校在建設新專業的時候,應該先考慮自身的硬件設施,確保實驗室的設備齊全,在一些重要設備上,我們應采用國際前沿的技術設備并且保持設備的更新率,通過創新促進發展,以發展促創新。
除了要購置先進設備外,教師還應結合專業,研發一些簡單易用的新工具。學校也應該給予一些支持,提供必要的財力和物力來支持實驗中心中心的建設。特別是一些大型設備,使用者需要小心呵護,出現問題及時保修,而且為了確保日常教學工作的運作,學校或學院需要安排專業人員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
引進新的教學理念,加強藝術教育的實踐性。目前,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大部分以教學為基礎,以實踐為輔。高校教師往往以書本教材為主,大多數美術教育只停留在藝術理論的層面,注重藝術素養的教育,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研究各種史論概論,而新媒體藝術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藝術專業,培育方式應是不拘一格的。各個高校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進行交流合作,運用工作室教學和校企合作的方式,將校園所學到的知識與企業社會相接軌,完善學生的綜合技能,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教師可在工作室這種教學環境中將教學模式與課程理論相結合,為學生搭建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讓學生在實踐中發展,學以致用。校企合作工作坊則可以在企業技術人員和專業教師的共同指導下,提高學生的藝術學習素養,打破課上學理論,下課應付作業的傳統模式;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藝術學習理念,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和設計水平,讓學生在科學的環境中成長和發展。
完善新興專業理論體系,優化師資隊伍建設。新媒體藝術教育的理論研究應引起教育界的足夠重視。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蓬勃發展和逐漸壯大以及教育制度的改革,我國各大高校大幅度增加了各類設計專業的招生人數,但很多設計院校的教育條件和師資力量尤其是在新媒體藝術人才培養方建設水平明顯滯后。我們必須確保高校師資的合理分配,可開展跨界研討會,校企合作實踐等活動;實踐教育主要包括實習,創新競賽活動,協助科研,實驗室教學等,學校可以根據新媒體的特點組織相關的成果展示,設計,競賽活動等方面的活動,營造良好的學術范圍,促進學生的相關技能的提升。
持續完善人才結構、加強創新潛能挖掘。在傳統藝術教育中,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藝術專長是相互沖突的,這給新媒體藝術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隨著改革步伐的加速,專業逐漸完善,學生人數的逐年增加,教師應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逐步開發適合本院校的課程體系,建立適合自己的教育體系。確保實驗中心的建立,鼓勵高校教師編寫具有本校特色的高質量教材;增加創新實驗的比重,提升學生們的研究經驗,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創造性。將實驗成果接軌與社會實踐,積極參加比賽,以賽促學,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與學習興趣。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時代的發展,國家對藝術市場的日益重視,藝術產業正在蓬勃發展。為適應社會人才需求的變化,各個院校要繼續探索新媒體藝術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師資隊伍,推進課程體系改革。沒有特色的學科是沒有優勢而言的,必須形成有特色的學科體系。加強實踐教學,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高校與企業接軌,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有競爭力的高質量藝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