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利
(天津寶坻經濟開發區企業服務中心,天津 301800)
近年來,隨著創業熱潮的興起,一批眾創空間如雨后春筍般發展,全國各地都對眾創事業的發展進行了大量的探索與實踐,設立了大量的創新綜合試驗區域。這其中,一些工業園區也成為重點的創新綜合試驗區域,有些發展較好的工業園區甚至已經形成了眾創空間集群,這是雙創的一個重要體現。具體來看,工業園區的雙創實踐水平相對更高,因此有必要對其對于雙創的做法做進一步的研究和實踐,以尋求突破和升級。
1)眾創空間發展因素制約。研究人員對當前國內大部分眾創空間的情況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和分析,結果表明,制約眾創空間發展的因素較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眾創空間所接納的基本都是剛剛起步的創業團隊,這些創業團隊可能較長時間無法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使得眾創空間缺乏盈利的有效途徑;第二,由于我國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二三線城市的眾創空間很難得到資本注入,缺乏有效的融資渠道,眾創空間內的創業團隊難以獲得支持,使得眾創空間無法起到其應有的作用;第三,由于趨同效應,眾創空間內的很多創業項目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工業園區發展因素制約。如今,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納米等新技術都得到了蓬勃發展,各地的工業園也在充分利用這些技術進行產業升級的探索。有研究人員指出,對于工業園區的創新體系而言,可歸納為企業創新、產業創新和社會創新三個層次,而協調和共享,則是建立區域性創新示范區域的關鍵。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工業園區要想獲得更好發展,一方面,要引導資本向實體經濟傾斜,為實體經濟提供必要的支持;另一方面,政府部門也要出臺相應政策,適當降低工業園區內高新技術企業的稅率,并搭建直投信息披露平臺,讓這些企業獲取更多的融資渠道。
1)發展概況。當前,全國納入火炬統計的眾創空間數量超過5000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在4000家以上,每年孵化的創業團隊和創業企業超過50萬。分省來看,廣東省仍然是眾創空間分布最多的省份,而江蘇省緊隨其后,這兩個省份的眾創空間數都超過600家,占比達到25%以上。
2)重點城市眾創發展對比。由于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因此各地區眾創空間的發展情況也各不相同,我國東部地區由于發展優勢較大,也就集中了全國大部分的眾創空間。特別是沿海的山東、江蘇、浙江和廣東等省份,這些省份在改革開放后第一批開放,有著大量的國內外資本參與建設,因此這些省份的眾創空間也得到了發展。與此同時,隨著國家有關政策的扶持,北京、遼中南等地區的眾創空間作為后起之秀,也得到了迅速發展[1]。具體來看,各個城市由于具有不同的自身優勢,因此其發展方向也各不相同,目前,在各主要城市中,北京市充分利用政府主導作用和自身的高校資源,重點放在新科技的創新方面,努力打造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中心;杭州市充分利用民間資本和互聯網經濟,重點發展商業,不斷創新商業模式;而深圳市更側重于現代服務業和先進科技的有機融合。
1)MCI指標體系。由于眾創空間的發展時間較短,尚處于起步階段,對于眾創空間的很多方面仍需進一步探索。而對于眾創空間的評價指標來說,很多研究人員都對其采取了研究,并分別得到了不同的評價指標體系,這些評價指標體系都有所應用,但未能形成統一化的評價體系。具體來看,為了使得眾創空間的評價更為客觀準確和全面,MCI指標體系相對更為適宜。MCI指標分為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其中,一級指標包括三個方面:孵育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活躍性。孵育能力指的是眾創空間對入孵項目的支持能力;可持續發展指的是眾創空間的發展與運營方面的能力;活躍性指的是眾創空間開展雙創活動的情況。對一級指標進行細分,就可以得到15個二級指標,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MCI綜合指標下的二級指標
2)數據處理與評價標準。在對眾創空間各項指標的綜合評價中,由于各指標數據的計量單位和數量級差異過大,因此,必須先采用直線型無量綱化處理中的標準化方法來消除量綱。在對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后,再根據德爾菲法的原理,將孵育能力、可持續發展和活躍性三個指標分別賦予35%,50%和15%的權重進行計算,二級指標則不分權重。在計算時,首先將二級數據求和,再乘以權重,則得到一級指標的數據,將三個一級指標數據相加,則得到最終的眾創空間綜合指標分數。分數越高,則可斷定該眾創空間在未來有更好的發展[2]。
1)眾創空間升級要注意孵化輔導服務。通過有關人員對眾創空間的實地調查發現,一些評價較高的眾創空間會有能力更強的創業導師入駐,使得這些眾創空間的實力進一步增強,取得更高的收益。同時,如眾創空間具有投資能力,則更容易取得良好的財務狀況。當一個眾創空間同時具備優秀的創業導師和充足的創業基金后,必然會具有更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此,眾創空間要想取得良好運營,就要注意資金的籌措和創業導師的聘任,這也是確保在雙創的大前提下,眾創空間升級的關鍵。
2)眾創空間升級要走專業化道路。現階段,很多眾創空間的規模都相對較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占優勢,為此,這些眾創空間就必須打造自身的特色,確保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脫穎而出。而為了打造自身的特色,走專業化的發展路線就成為可行的方法。具體來看,眾創空間的專業化發展應當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在當地政府的政策引導下來進行,在不斷探索和實踐中,深入研究自己所在的細分領域,以打造行業特色,形成集眾創空間、孵化器和加速器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創業發展鏈條。
3)眾創空間升級過程向國際化看齊。由于我國眾創空間起步較晚,國內并無太多經驗可供借鑒,因此,可借鑒一些起步相對較早的西方國家的成功經驗,并按照國情進行本土化改造,來指導國內眾創空間的升級。同時,眾創空間還要利用好“一帶一路”的契機,積極走出國門,來取得更好的發展。
眾創空間的發展升級是一項復雜的任務,需要從多個角度共同努力方可實現。為此,有關研究人員仍需要加強在這方面的探索和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積極吸收各種先進經驗,以提高眾創空間的運營能力和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