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瑋
摘 要:學生學習了傳統文化后,會受到傳統文化中所包含的處事方法、人生態度、做人道理的影響,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品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 傳統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09.012
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是一項對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增強民族凝聚力非常有效的措施。因此,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可以使得學生對傳統文化有所了解,并且接受傳統文化。
一、探討分析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
1.高中語文課堂中未重視傳統文化所包含的精神底蘊
在高中的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只注重了一些技法上的教育,而對于傳統文化中所包含的精神底蘊以及情感表達的教學并沒有特別地重視。這導致學生對于古詩詞、文言文只有一些技巧上以及語文相關知識點上的認識,對于這些古文所要表達的精神內核以及情感并沒有特別深入的了解。這樣的教學方法會影響到學生對于傳統文化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學生對于傳統文化學習的興趣不高,并且會使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認識有缺失。
2.在高中階段的語文課堂中學生較依賴輔助工具以及一些輔助工具書
傳統文化教學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就是文言文與古詩詞的教育。這些精選的文言文與古詩詞,包含著許多傳統文化的精華與古人杰出的思想,如果可以好好學習,這些古文對于學生的幫助非常巨大。但是,由于一些教輔材料的出現,許多學生開始使用教輔材料來進行古文的學習。這些教輔材料中,通常已經含有翻譯完成的文言文或是解析完成的古詩詞,并且教輔材料對于一些課本上的提問也都有了解答。使用教輔材料對學生有許多的消極的影響。
二、研究分析該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科學地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滲透
1.深度挖掘教材本身,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
高中語文的教材是許多教研員以及相關方面的文學專家經過多次的挑選與協商才最終編排敲定的。教材中所包含的文章,都具有其獨特的思想與文化魅力。入選高中語文教材的文言文與古詩詞,都是我國五千年文明歷史中極其璀璨的明星。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更加注重教材本身,將教材中所蘊含的文化魅力、文學底蘊以及其所蘊含的語文知識講解透徹。并且要對于教材中所選的文章進行深度的解讀與剖析,使得學生對于教材中所選取的文言文有深刻的了解與認知,從而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會有極大的提升。
2.適當延伸課本內容,豐富傳統文化
教師在進行傳統文化的教學時,在保證了對于教材本身知識的講解與教學之后,可以對除教材之外的知識進行適當的講解。例如在進行《聲聲慢》的教學之后,教師可以適當地介紹一下李清照所處的國家背景、社會環境以及李清照個人的生平事跡。李清照作為婉約派詞人,她的詞后期大多凄美悲傷,那么為什么李清照會寫出這樣的詞呢?這與李清照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所經歷的事有關。李清照早期生活安定,后遭遇國破人亡,流離失所。這才導致她寫出《聲聲慢》中“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樣凄美的詞句來。在了解了這樣的創作背景后,學生對于《聲聲慢》也能有更多的理解,也了解了詞中所表達的一些情感內核。這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與理解傳統文化。這使得傳統文化所表達的情感與精神不再是平面化的,而是可以更加具象化地表現給學生。
隨著最新的課程改革的推出,高中語文的教學也進行了越來越多的改革。將傳統文化滲透進入高中語文的教學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舉措。語文教師應該強化對于教材本身的教學,并進行適當的傳統文化的延伸,使得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更加喜愛。通過在語文教學中不斷滲透傳統文化的教學,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得到發展,傳統文化可以得到傳承與發揚。
參考文獻:
[1] 李元香《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實踐分析》,《科技風》2020年第8期。
[2] 傅增強《多措并舉,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學周刊》201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