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 升,彭麗娜,段學良,陳曉明,李姍姍,施羅麗
(1.昌寧縣茶葉技術推廣站,云南 保山 678100;2.保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云南 保山 678000;3.昆明保騰生化技術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106)
云抗十號茶樹,1993年種植,樹齡25年;清水三號,2002年種植,樹齡17年。
昌寧縣溫泉鎮下六甲村中山茶場。
小區面積1.07hm2,示范面積53.33hm2。
(1)20cm×25cm天敵友好型彩色粘蟲板,昆明保騰生化技術有限公司出品;
(2)20%聯苯·噻蟲胺,河北省農藥化工有限公司出品;
(3)10%吡丙醚,上海生農生化制品股份公司出品;
(4)茶騰(聯苯菊酯+10%蟲螨腈),成都科利農生化有限公司出品。
處理1:修剪+天敵友好型彩色粘蟲板(20片/667m2)+黑刺粉虱信息素(15粒)+20%聯苯·噻蟲胺1000倍液;
處理2:修剪+天敵友好型彩色粘蟲板(20片/667m2)+黑刺粉虱信息素(15粒)+茶騰(聯苯菊酯+10%蟲螨腈)1000倍液;
處理3:修剪+天敵友好型彩色粘蟲板(20片/667m2)+黑刺粉虱信息素(15粒)+10%吡丙醚1000倍液;
處理4:(對照)修剪+天敵友好型彩色粘蟲板(20片/667m2)+黑刺粉虱信息素(15粒)
重復3次。
(1)2019年5月5日,輕修剪;
(2)2019年5月8日,安裝天敵友好型彩色粘蟲板;
(3)2019年5月12日、6月10日噴灑農藥。
(1)2019年春茶結束后的5月5日至5月20日,對試驗區內的所有茶園進行輕修剪和疏枝亮腳修剪,及時中耕施肥除草,使土壤通風透氣,破壞害蟲取食和繁殖環境;
安裝天敵友好型粘蟲板。于茶園中每10m插一片粘蟲板,插20~30片/667m2,粘蟲板上每間隔一片安置一粒黑刺粉虱誘蕊(未安置誘蕊作為對照);
噴灑農藥。在確保安全間隔期(3種供試農藥安全間隔期7d)的前題下,于2019年5月12日、6月10日,分別選用高效低毒的10%吡丙醚1000倍液、20%聯苯·噻蟲胺1000倍液和茶騰1000倍液噴灑各1次。
(1)在每個小區內按順序選10個觀測點的作為數據的采集點,并于觀測點內立牌作標記;
(2)在試驗處理前進行蟲口數量調查,清晨氣溫低害蟲活動力弱時清數茶蓬內調查對象害蟲數量;
(3)試驗處理后在取樣點分別安裝彩色粘蟲板,每7d/次,用手機拍攝粘蟲板然后導入電腦放大,畫小格清數目標害蟲填表。
(1)經觀察,粘蟲板有較強的誘捕作用,2019年5月8日上午放置的粘蟲板僅4h后就有目標害蟲(特別是黑刺粉虱)被粘住,4d后的2019年5月12日清點,10個取樣點平均每片粘蟲板小綠葉蟬蟲口數達314.8個,最多的一張有935只。粘住的黑刺粉虱遍布整張粘蟲板,難以數計,大于100只/cm2以上。由于黑刺粉虱數量龐大危害較重,此次試驗,放置黑刺粉虱誘蕊與對照差異不明顯,有待繼續實驗。
(2)與對照相比3種農藥都有效果,以聯苯·噻蟲胺的防治效果最佳,茶騰次之。在施用聯苯·噻蟲胺的試驗小區內,茶蓬內和粘蟲板上以很少見到目標害蟲,2019年6月15日第一次采茶,該試驗小區內茶葉芽狀葉綠,無害蟲危害的痕跡。
(1)黑刺粉虱危害已被控制。經過一個月余的調查和綜合防治,嚴重的黑刺粉虱危害已被控制,新梢芽葉和誘蟲板上已經很少見到害蟲的蹤跡,這與防治前幾乎所有芽葉背面上都有粉虱形成鮮明對比,效果特別明顯。
(2)三種化學農藥對小綠葉蟬和茶黃薊馬的防治效果分別是:聯苯·噻蟲胺>茶騰>吡丙醚。對黑刺粉虱的防效均好。在茶區推薦使用聯苯·噻蟲胺作為無公害茶園用藥,農藥安全性有待進一步考證。
(3)黑刺粉虱誘蕊對黑刺粉虱的引誘效應不明顯,到目前為止放置誘蕊粘蟲板與不放置誘蕊的粘蟲板所粘的黑刺粉虱在數量上差異不明顯。
(4)彩色粘蟲板對目標害蟲有較好的引誘效果,但蟲害高峰期有必要增加密度。
(5)田園鎮的佑文村、寶豐村、九甲村,溫泉鎮的下六甲村、興文村和翁堵鎮扁里村累計推廣施用20%聯苯·噻蟲胺,聯苯噻蟲胺37件(200ml×30瓶),推廣246.67hm2。使用后對茶園小綠葉蟬和薊馬防效非常好,噴藥兩次后,蟲害癥狀消失,葉色濃綠,芽葉肥壯,采茶效率提高,一、二級鮮葉比例明顯增加。據不完全統計,增收10%以上,節支80元/667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