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征旗 張丹盈
[摘 要] 在新中國成立時,國家大力發展重工業。東北三省作為共和國的長子,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經濟發展的勢頭很強勁。但隨著20世紀70年代末的改革開放,經濟體制的轉變由國有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后,吸引了大批的人口逐漸向東部轉移。尤其在21世紀后,東北人口持續走低,近年來已經出現了人口負增長。從人口遷徙出發,觀察目前東北三省人口流失現狀,并對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經研究發現人口流失導致勞動力大幅度減少,人口衰減對東北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負面作用,并且產生惡性循環。因此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吸引人才,需要完善東北地區社會保障政策,與發達省市建立合資辦廠,引導資本進入東北等相應政策。
[關鍵詞] 人口流失;勞動力;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 F470[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6043(2020)09-0010-02
一、引言
東北三省是在新中國成立前最先發展經濟的地區,經濟發展起步比較早,所以,東北給中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提供的許多支援。在新中國成立以后,東北地區逐漸成為中國的重工業發展基地,占中國建設項目很大的比重,為中國的建設提供了許多援助。不過隨著改革開放,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更加自由更加迅速,而東北三省的經濟發展仍然依靠著國企和重工業,產業結構比較單一。因此,自從2003年,我國開始制定針對東北發展的改革政策,實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東北地區的經濟也逐漸開始恢復繁盛,但目前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最近幾年東北經濟開始滑落,地區間的經濟發展不均衡也逐漸擴大。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3月9日參加吉林代表團審議和同年4月10日,李克強總理在長春主持召開東北三省經濟形勢座談會時,都同時強調過,目前對東北經濟前景發展的堪憂,東北的數據也讓人揪心。讓總書記語重心長地強調,讓總理語氣沉重地揪心,以及讓社會各界熱議的“新東北現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從2014年以來,東北三省經濟發展持續低迷,經濟增速大幅度下降,三省的經濟增長排名幾乎全國墊底,尤其是遼寧省出現了“斷崖式”下滑。而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人口紅利。“人口紅利”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勞動力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較低,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有利的人口條件,從而使整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呈現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我國的發展離不開人口紅利,它一直是支持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21世紀后,尤其是2012年之后,隨著東北人口在新中國成立時的大幅度遷入到現在人口凈流失,東北的人口紅利正在迅速消失。而在國有經濟為主體的經濟體制背景下,使得東北的經濟與沿海發達省市差別越來越大,東北經濟持續低迷。從前人的研究結論可以知道,勞動力對經濟的發展有著顯著的影響,因此,本文著重闡述目前東北三省的人口現狀,并為分析人口的流失會對經濟發展造成哪些抑制條件,并提出改變這種現狀的政策和建議,相應國家號召,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二、東北三省人口變動的分析
由表1可以知道,從2001-2017年,東北三省的常住總人口人口先是以緩慢的速度持續上漲,但從2012年開始,可以從表中清楚的看到,東北三省的總人口開始出現負增長。并且減少的速度很快。而分別觀察三個省,可以從表中清楚的了解到,遼寧省的人口基數要比吉林省和黑龍江省大很多,而且人口總數下降的速度也要比吉林和黑龍江省慢很多。所以,通過研究得出,勞動力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那么從以往統計的數據可以知道,遼寧省的經濟發展速度要高于吉林省和黑龍江省,所以,勞動力對經濟發展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從表2可以清楚的看到,遼寧省、吉林省和黑龍江省的戶籍人數從2009-2018年很明顯的持續性減少,并且減少的幅度越來越大,由此可以得出,東北三省的原戶籍人口正在逐年遞減,尤其從2016年開始,三省都出現了大幅度的戶籍人口遷出現象。
三、東北三省人口流失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一)東北三省人口流失造成GDP增速下降
根據表3,可以看出,從2007-2011年,遼寧省、吉林省和黑龍江省的GDP增速比較穩定,沒有太大的上升和下降幅度,但是從2012年開始,三省的GDP增速出現大幅度的下降,遼寧從12.2%降至9.5%,吉林從13.8%降至8.3%,黑龍江從12.3%降至8%,在這一階段,正是人口流失數大幅度增加的階段。因此,從下表可以得出結論,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流失會影響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會抑制經濟發展速度。
(二)東北三省人口流失會加重社保體系負擔
東北地區是我國的老工業基地,國企眾多,大部分的居民都是國企職工,所以這導致東北大部分的居民在退休后都是靠養老保險來生活,靠國家的福利生存。不過近年來東北三省的人口流失現象十分嚴重,所以這會導致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加快,間接使得東北地區的退休職工人數占工作人口數量的比重逐漸變大,使退休人數和工作人數的比例逐漸不平衡。在近十年左右,東北三省相繼出現了當期赤字。所以,這對東北三省的社保體系的運營造成了嚴重的負擔和壓力,財政也會面臨很大的財力支撐風險。
(三)東北三省人口流失加快人口老齡化
從統計數據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東北人口的流失現象已經十分嚴重,這使得東北三省的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漸加重。從表4可以看出,遼寧省、吉林省以及黑龍江省目前老年人口撫養比在逐漸變大。尤其是遼寧,因為遼寧的經濟發展要比吉林和黑龍江要好,所以老齡化程度也要比吉林省和黑龍江省更加嚴重,所面臨的形勢也更加嚴峻。從總體來看,2011-2018年,遼寧省的老年人撫養比增加了近7個百分點,吉林省增加了5個百分點,黑龍江省增加了近6個百分點。所以,盡管吉林省和黑龍江省的老齡化程度相對比遼寧省要低一點,但是從整個東北地區的整體來看,老年人口的總數是呈現上升的趨勢,老年人口撫養比在逐年上升。所以,人口流失加速了人口老齡化,這會對東北三省的經濟發展產生抑制的影響,因此,改變東北三省的人口流失留住年輕勞動力迫在眉睫。
四、研究結論及對策建議
進入21世紀后,尤其是2012以來,東北地區的人口流失形勢十分嚴峻,勞動力逐漸開始從東北流入到東部沿海發達省市,這使得東北三省的常駐人口數量持續下降,進而使得勞動力人數下降。所以,目前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形勢與人口大量遷徙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想要快速發展經濟,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那么東北地區就必須要具有留住人口、吸引人才的能力。以此,本文通過以上研究,提出以下幾點政策建議:
首先,完善東北地區社會保障政策。健康是影響人力資本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從目前來看,東北地區的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社會保障不僅是勞動力健康的基本保障,也是勞動力穩定的基本保證。因為東北的經濟發展緩慢,所以在東北地區存在一些企業,它們的保障體系與東部發達省市的社會保障差距很大,這使得人口更愿意去東部地區就業。所以,只有堅持不斷的把提高人才的生活水平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穩步提高保障水平和質量,才能使人力資本資源穩定,使人才產生歸屬感。所以,充分發揮社會保障制度,大力發展經濟,從而穩定東北勞動力,避免人口過度流失。
其次,與發達省市合資辦廠以吸引勞動力。東北三省各自具有各省的優勢產業,所以,各地方政府可以制定一份貿易商品和服務的清單,這些商品和服務應滿足如下條件:需要具有與本地區優勢產業的相似的要素稟賦結構,并且在人均收入高于本地區約幾倍的高速增長地區中,這些商品和服務的生產已經超過幾十年不等。那么這些產品和服務或許能成為符合東北三省潛在比較優勢的新產業。由于該產業在其地區已經很成熟,所以當地的市場已經基本飽和。所以東北地區可以與該省市建立合資合營,將廠房設備建立在與該省市有相似環境的東北地區,這樣可以大力吸引勞動力來東北工作,并帶動經濟發展。
第三,引導資本進入東北。按照新結構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保障經濟發展的制度前提是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市場的基本主體是企業。而在東北地區,各大產業中企業的數目很少,市場上占主導地位的還是國企。因此產業投資不夠活躍并且產業結構比較單一,省外投資和國外資本投資都比較少。而為了增加其企業數量,帶動當地經濟,東北需要大量招商引資。吸引外地資本進入東北,建立一個大產業集群,大力發展地方經濟。
東北現存的體制機制問題制約了東北的經濟發展,從而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人口的流失阻礙了東北三省的經濟發展,而經濟持續低迷又將導致了人口流向其他發達省市,這使得東北地區的人口與經濟進入惡性循環。所以東北三省體制的改革也是增加人力資本并且發展經濟的一個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蔡昉.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因素:我國的地區差距[J].科學決策,1998(4):24-27.
[2]王國臣.近代東北人口增長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J].人口學刊,2006(2):19-23.
[3]蔡昉.人口轉變、人口紅利與劉易斯轉折點[J].經濟研究,2010(3).
[4]郭亮.流動人口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J].中國統計,2013(7):16-18.
[5]王曉峰,張正云.東北地區人力資本問題及其對經濟發展的長期影響研究[J].經濟縱橫,2016(1):60-65.
[責任編輯: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