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剛
【關鍵詞】減負;作業設計;優化實踐
當前小學語文作業布置中讓學生機械抄寫的現象仍較為常見。綜觀小學語文作業現狀,作業從布置到書寫,再到檢查、反饋效果等諸多環節,教師大都線條粗放,缺乏科學理念指導。教師在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中努力做足“精、嚴、細、實、趣”五字功夫,可以讓學生輕松學習語文,愛上祖國的語言文字。
一、減負面向全體,內容限量求精
作業限量求精可作為語文作業減負實踐操作的最先切入口。對學生來說,作業量大小直接影響他們完成作業的興趣和信心。有些沒完成作業卻在家長面前撒謊已經完成的學生,說到底就是想維護自己好學生的形象。學生不完成作業有這樣那樣的原因,而教師有時確實沒有認真關注過作業量對學生的影響。作業是學生的作業,作業首先應在量的方面基于全體學生的需求,滿足他們做個學習用功的好學生的愿望。
作業限量求精,其價值在于我們讓學生作為作業主體的本位回歸,變革將作業簡單異化為死記硬背的傳統作業方式。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培養學生良好的做作業習慣,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享受學習的樂趣,這才是作業的真正目的。對于小學生而言,扎實的基本功是他們快樂學習語文的基礎,作業減負不是表面上的簡單減輕學生負擔,而是要讓基于學生立場和學習本質的作業回歸。
二、嚴把作業完成關,養成規矩意識
教師持之以恒地促進學生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好習慣。教師若不能持久關注學生做作業,學生完成作業的自覺性就會松懈;反之,則可將完成作業作為一種必須遵守的規矩意識,根植于學生的認知。教師對學生作業完成有嚴格把關的態度,是學生形成習慣最強勁最直接的推手。
嚴把作業完成關,實踐操作勿忘借力以情。一天早讀課上,一個不愛說話的男孩撲閃淚眼,伸出右手懇求筆者打他。筆者頗為驚訝,一問才知他只因漏做一道題而深感自責。筆者隨即俯身安慰他,他的表情太叫人難忘,那雙淚眼寫滿感激,而后那個學生果真積極完成作業。
三、重視作業質量,指導需細
現實中各學段教師對語文作業指導重視不足,常有教師報怨學生的作業沒有其該有的格式,癥結大都在此。學生作業在上一學段存在的問題,得不到指導糾正,自然會或多或少延續到下一學段。教師應特別重視作業指導,對書寫格式,完成時間和方法,甚至坐姿以及如何檢查評價、反饋效果等方面,在學生做作業過程中,都要根據實際情況有目的地進行指導。堅持細心指導學生做作業,天長日久,學生嚴謹認真的態度,工整規范的書寫,必將促進學生形成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如三年級學生習作剛起步時,可以讓學生抄寫一篇課文,教師再進行針對性指導。讓學生明確本次作業的目的,指導他們務必學著例子把文題寫在篇首正中,每個自然段前空兩格,具體到標點規范,都一一對學生說清楚。學生的作業增質效果會非常顯著。
四、跟進考查與反饋,效果務實
一是考查督促直觀呈現的書面作業,即平時書寫是否規范、是否正確、是否完整等。對發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解決,有效彌補不足,避免學生對某些知識留下錯誤的理解和記憶,促進他們溫故知新,提升學習能力。
二是持續關注學生在做作業過程中的情感狀態與興趣態度。作業如果讓學生畏難,學習就是一種負擔,這樣的語文學習注定痛苦無趣。學生積極愉快地釋放自我潛能,進行自主學習,作業實效就有了價值體現。因此,密切關注學生在每一次作業以及每一次作業檢測過程中的情感狀態與興趣態度,呵護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是我們確保作業實效不能忽視的要點。
五、應需而為,方法巧而有趣
現實中學生對語文作業最反感的就是動筆書寫太多。那我們布置作業就可以在必要的動筆基礎上,結合動腦動口的記憶活動,采取提高作業的有效記憶而減少動筆的策略,實現既減輕學生動筆負擔,又激發其興趣,達成作業增質提效的目的。
自主量體裁衣,因人而異,可作為平時布置作業激發學生興趣的手段,最大限度地保障作業內容的高度適用性。作業內容既有統一要求又能因人而異,不以教師的簡單判斷,分出好、中、差等級作業,而是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作業,合乎每個學生鞏固需求的作業,充分保障學生作業的公平自主,有利于培養學生做作業的主人翁意識。對于新知鞏固作業,可統一最基本抄寫內容,鼓勵學生根據個人記憶特質,按教師指導的方法自我強化,不做全面硬性要求,絕不增加額外抄寫負擔。對于舊知溫故方面的作業,教師則可指定溫習范圍,讓每個學生針對自己不會、不熟或記憶有誤的地方,進行有目的地抄寫或記誦,不做大面積撒網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