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績效期望差距與民營企業商業模式創新

2020-12-14 03:48:33王炳成郝興霖崔巍
商業研究 2020年9期
關鍵詞:民營企業

王炳成 郝興霖 崔巍

內容提要:實際績效與期望目標間的差異是推動民營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動力,但期望順差與期望落差下實現商業模式創新的不同條件與不同企業在環境、資源以及企業家精神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導致相關研究結論上的不一致。基于此,本文通過構建績效期望差距下民營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要素聯動模型,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方法考察要素聯動對商業模式創新的影響,結果表明:(1)民營企業要實現商業模式創新,存在“順境-維持”、“順境-危機”、“逆境-窮困”、“逆境-潛力”與“逆境-警示”5種可供選擇的條件組態;(2)在期望順差下,期望差距的持續性與范圍性不同處于高水平時更易實現商業模式創新;(3)在期望落差下,期望差距的持續性與范圍性不同處于低水平時更易實現商業模式創新,而強企業家精神能夠推動企業在短時期小范圍的期望落差下實現商業模式創新;(4)在績效期望差距下,環境動態性成為推動商業模式創新的關鍵動力,而資源豐裕度與企業家精神只要一種較強就有利于實現商業模式創新。

關鍵詞:民營企業;績效期望差距;商業模式創新;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148X(2020)09-0001-10

一、引言

商業模式創新是民營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企業既可以在績效期望落差的狀態下被迫進行商業模式創新,也可以在期望順差的情況下主動開展商業模式創新。但在不同的期望差距狀態下,由于企業的資源條件不同,其實現商業模式創新可應用的要素也必然不同。

關于商業模式創新的相關研究主要從其定義構成[1]、影響因素[2]、過程機理[3]以及結果影響[4]等角度展開。其中,商業模式創新的影響因素有資源基礎、環境機遇以及動態能力等[5]積極因素,還涉及環境波動、資源制約以及領導抵制[6]等阻礙因素。但績效期望差距對商業模式創新影響的研究較少,雖有文獻[7]考察績效期望差距與企業創新變革間的關系,但主要探討的是期望差距對技術創新的影響。由于不同類型的創新活動所需要的創新資源與創新路徑存在較大差異,以往研究成果難以直接應用于商業模式創新領域。

通過文獻梳理,一方面,不同特征角度的績效期望差距對企業創新的影響截然不同,而現有研究對績效期望差距的考量大多集中于期望差距的狀態或強度[8],這難以深入把握民營企業在跨時期、多元化績效困境或順境下所開展的創新活動的差異性。由于實踐中無論是績效期望順差還是績效期望落差狀態下,民營企業均可能實現商業模式創新,故僅依據企業在特定時間點的績效期望差距狀態來決定是否進行商業模式創新是不充分的。而結合績效反饋不一致與多目標管理[9]等研究可以發現,當績效期望差距的持續時間與存在范圍不同時,其對組織創新所產生的影響也不同。因此,若能綜合分析期望差距的持續性與范圍性,將有助于論文更加深入地理解期望差距與商業模式創新間的權變關系。另一方面,根據社會嵌入理論,個體是嵌入在組織中的,而組織又是嵌入在環境中的,因此商業模式創新不僅會受到創新者與組織內部特征的影響,還會受到企業外部環境的推動作用。雖然已有學者針對創新者特征[10]、企業資源條件[11]和外部環境[12]等各種要素與商業模式創新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但大多探討的是各要素獨自對商業模式創新所產生的影響,而商業模式創新的實現往往是多要素聯動而非單一要素作用的結果,因此有必要進一步研究各相關要素對商業模式創新產生的聯動作用。

本文將根據“個體-組織-環境”這一系統性研究框架以及相關理論成果,探討環境動態性、資源豐裕度與企業家精神等要素的聯動對民營企業在績效期望差距下的商業模式創新所產生的影響。

二、績效期望差距下民營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要素聯動模型構建

商業模式創新是一種復雜的系統性創新行為,需要從整體、多元的視角對其進行全方位的審視。論文結合理論分析與相關研究成果,在績效期望差距持續性與范圍性的基礎上,基于“個體-組織-環境”的視角,選取環境動態性、資源豐裕度與企業家精神作為商業模式創新的前因變量,以構建績效期望順差與績效期望落差下實現民營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多要素聯動模型。

(一)績效期望差距持續性

績效期望差距持續性指企業在某種差距狀態下的持續時間跨度,其對商業模式創新的影響可從兩種角度加以審視。其一,期望差距持續時間的不同會影響企業對自身績效狀態的判斷。例如,短暫的期望落差由于缺乏一致性與穩定性,企業并不一定會將其定性為真正的期望落差,也就難以由此產生創新變革,而長期的期望落差則更易引發企業對商業模式創新的關注。其二,創新者會對企業績效結果的產生原因進行思考,當其將期望差距歸因于績效目標不合理時,就會對目標進行調整[13]。以期望落差為例,當績效長期不理想時,創新者可能會認為目標過高,而隨著期望落差持續時間的增加,這種認知會不斷強化,并最終導致績效目標的下調,此時創新者會依據新的目標來判斷經營狀況,原本低于期望目標的績效水平可能滿足甚至超過新的目標,而期望落差對商業模式創新的影響也會隨之改變。

(二)績效期望差距范圍性

范圍性指在多個績效測量指標中,企業實際績效能夠達到期望水平的數量,包括績效期望順差范圍性與期望落差范圍性兩方面。其中,期望順差的范圍性較強,表明企業在多個績效指標上均達到了預期水平。企業在進行創新決策時會綜合分析不同的績效指標[14],且已有研究指出,當企業在多個績效目標均存在期望落差時,會降低對創新活動的投入力度[15]。此外,當企業的各個績效指標所反映的績效水平不同時,容易提高績效反饋結果的模糊性與混雜性,而綜合考慮期望差距的范圍性能夠更加真切地反映企業的績效情況,從而有利于本文更為全面地研究績效期望差距與商業模式創新之間的關系。

(三)環境動態性

環境動態性能夠描述企業外部環境的動態變動程度,是民營企業在績效期望差距下開展商業模式創新所不可忽視的關鍵要素。一方面,根據權變理論,外部環境是企業戰略調整與組織結構變革的重要推動力[16]。環境的急劇變化會使原有商業模式的價值降低,為了維持已有市場地位或改善經營現狀,民營企業會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商業模式創新。另一方面,環境動態性會提高企業獲取市場信息的成本,影響創新者的可感知冒險能力與事態控制能力,增加企業做出正確創新決策的難度,故其也可能會阻礙商業模式創新的實現。

(四)資源豐裕度

本文所研究的資源豐裕度指可供企業用于商業模式創新的現存資源量或潛在資源量,以有形資源為主,其對商業模式創新的影響具有兩面性。一方面,豐富的組織資源有利于提高企業的創新投入[17],增強對創新失敗的承受能力,而相關資源的缺乏會制約企業的創新路徑,因而資源更豐裕的企業具備更強的創新條件。另一方面,企業缺乏特定的資源會激發其通過創新來尋找新機遇與新資源的動力,而資源過多會提高企業集中利用資源的難度,導致企業創新成本增加,故組織資源也可能對商業模式創新產生消極影響。因此,研究績效期望差距下的商業模式創新有必要綜合考慮目標企業的資源豐裕度。

(五)企業家精神

創新者特征也是影響民營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決策的重要因素。作為創新者特征的重要衡量角度與企業無形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家精神除了能推動個體積極投入創新創業活動外,還能幫助企業提高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其蘊含的創新精神與冒險精神等是民營企業家實現商業模式創新所不可或缺的能力和品質。同時,企業家精神不僅存在于上級領導層次,執行層員工所具備的企業家精神在創新中的重要作用也已日益顯著[18]。當創新者擁有較強的企業家精神時,不僅有利于各種商業模式創意的涌現,而且能夠推動創新者通過相互間的合作與交流來克服商業模式應用過程中遭遇的種種困難和阻礙。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構建了績效期望差距下民營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要素聯動模型,如圖1所示。通過該模型,能夠進一步明確上述5種條件變量與民營企業商業模式創新之間的關系,并且有利于論文通過fsQCA方法來獲取民營企業實現商業模式創新的條件組態,以此來指導企業的創新實踐。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方法

論文以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fsQCA)為主要研究方法的原因包括:(1)根據構型理論,商業模式創新作為一種復雜的系統性創新行為,并非是單一條件變量造成的,需要依靠多個條件的組合作用才能夠實現,同時,論文研究績效期望差距對商業模式創新的影響需要綜合考慮期望差距的不同特征角度,而fsQCA在探討多要素組態對結果變量的影響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2)由于獲取符合本研究要求的民營企業案例較為困難,論文共收集了71家民營企業作為研究樣本,這難以滿足傳統統計分析方法對于樣本數據量的需求,而fsQCA方法重視樣本選取的代表性而非數量,適用于較小規模的樣本數量[19];(3)在變量賦值與校準方面,論文所涉及的部分條件變量屬于連續變量,而fsQCA能夠更好地區分不同樣本在特定變量上的細微差距及其對結果變量的影響,相較于csQCA等定性比較分析方法而言更具優勢。

(二)樣本選擇與資料收集

論文以民營上市企業為研究對象,為了避免新會計準則對數據的影響,樣本資料的選取時間設定為2010-2017年。數據來源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各條件變量所需數據從CSMAR數據庫的“民營上市公司”等數據中心獲取,同時研究人員還將所獲取數據與WIND、CCER、財新網以及巨潮資訊等權威信息源進行校對,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2)結果變量,即是否進行商業模式創新,由研究人員在收集樣本企業相關訪談記錄、會議報告以及公司年報等資料的基礎上,結合專家評價獲得。

同時,在樣本選取的過程中,本研究設置了如下篩選標準:(1)考慮到樣本數量的適宜性,論文主要以深證主板A股上市民營企業為研究樣本;(2)排除ST、*ST等經營狀態異常的企業;(3)排除所需研究資料缺損嚴重的企業;(4)排除金融行業以及公共事業類型的企業,以避免政府管制與特殊企業性質對研究結論的影響;(5)排除連續三年及以上未有財務信息的企業。最終,本研究獲取了71家樣本企業,各樣本企業的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

(三)變量測量與校準

1.條件變量

(1)績效期望差距各維度。根據樣本企業的績效期望差距狀態,將其分為績效期望順差與績效期望落差兩組,再分別開展針對性研究。本文借鑒Chrisman和Patel(2012)[20]的觀點,采取歷史績效對比的方式測量樣本企業的績效期望差距。具體而言,參考了賀小剛等(2017)[21]的測量方法,以總營業收入為經營績效的測量指標,以2014年為目標年度,計算了樣本企業目標年度(t)的經營績效與該企業在(t-1)年度(權重為0.6)和(t-2)年度(權重為0.4)經營績效加權平均值的差值,并根據差值的正負來確定樣本企業的期望差距狀態。最終發現在71家樣本企業中,47家企業處于績效期望順差,而剩余24家樣本處于績效期望落差,與市場實際情況較為接近,且滿足QCA的案例數量要求,即當條件變量數為n時,案例數量不應小于2n-1個。

本研究借鑒Audia等(2000)[22]的方法測量樣本企業的績效期望差距持續性(Egd)。計算了樣本企業在2012-2014年各年度的績效期望差距強度,并以2014年的績效期望差距狀態為基準,將“其余兩年狀態與之均相同”的樣本賦值為1;“僅前1年狀態與之相同”偏向于具有期望差距持續性,為避免fsQCA軟件將其定性為“轉折點”,參考Fiss(2011)的做法將其賦值為0.51;而將“其余兩年狀態與之均不同”的樣本賦值為0。

本研究借鑒李溪等(2018)的方法測量樣本企業的績效期望差距范圍性(Egr),分別以總營業收入、資產收益率(ROE)和托賓Q值為指標測量了樣本企業的績效期望差距狀態。與期望差距持續性的測量方法相似,本研究以根據總營業收入測得的期望差距狀態為基準,將“其余兩種指標測得的狀態與之均相同”的樣本賦值為1,“僅一種指標測得的狀態與之相同”的樣本賦值為0.51,“其余兩種指標測得的狀態與之均不同”的樣本賦值為0。

(2)環境動態性(Ed)。本研究參考了曾德明等(2004)[23]的方法測量樣本企業的環境動態性。以樣本企業五年以上的營業收入變異系數來衡量其環境動態性,即計算樣本企業在2010-2014年這五年內的(主營業務收入標準差)/(主營業務收入均值)。

(3)資源豐裕度(Ra)。本研究借鑒宋鐵波等(2017)[24]的觀點,將能夠應用于組織創新的資源分為潛在可支配資源(所有者權益總額與負債總額的比值)、未沉淀可支配資源(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值)與沉淀可支配資源(管理費用與銷售費用之和與銷售收入的比值),并以三種資源的均值來衡量樣本企業的資源豐裕度。

(4)企業家精神(Es)。運用面板數據測量企業家精神的研究多以區域性研究為主,針對具體企業層面的較為少見。本研究借鑒葉作義和吳文彬(2018)的企業家精神衡量體系,以人均固定資產、人均無形資產、人均專利數量、董事會獨立性和人均銷售收入為衡量指標,在求得各指標計算結果后通過歸一化處理消除量綱的影響。最后,以各指標的得分之和來衡量目標企業的企業家精神水平。

通過資料收集與計算處理,本研究最終獲取的各個條件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

2.結果變量

本研究的結果變量為“企業實現商業模式創新(BMI)”,具體測量方法如下:首先,通過企業官方網站、領導講話、公開會議和公司年報等途徑獲取樣本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相關信息;隨后,借鑒Chen和Miller(2007)[25]等的做法,對結果變量的衡量進行延后處理,即從所獲取的信息中篩選樣本企業在目標年度后三年內(即2015-2017年)的商業模式創新情況;最后,根據樣本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情況為結果變量賦值。

3.模糊集變量賦值標準

由于除了績效期望差距持續性(Egd)和績效期望差距范圍性(Egr)以外的條件變量均為連續變量,故需要先明確變量的隸屬度校準規則。相較于清晰集只有0和1兩個值,模糊集可以在0與1之間進行連續取值,精確性更高。其中,變量得分越接近于0表明樣本在該變量上越不符合描述,相反則越符合。本研究借鑒Garcia-Castro和Francoeur(2016)[26]的做法,以對應指標的25、50和75分位值作為該變量完全非隸屬、轉折點和完全隸屬的校準值,各模糊集變量的隸屬度校準參數或變量的賦值標準如表3所示。

四、績效期望差距與民營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定性比較分析

(一)單變量必要條件分析

依據構型理論,商業模式創新這一結果變量能否發生并不僅由某單一條件變量所決定。若存在某一條件變量是結果變量的必要條件,則當該變量進入真值表分析時,可能會被簡約解除去。因此,在進行組合分析之前,有必要先針對單變量開展必要條件分析。一般而言,需要測量各條件變量的一致性(Consistency)水平,若一致性大于0.9,則可判斷該條件變量為結果變量的必要條件,各變量必要性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

根據表4可知,各個條件變量相對于結果變量(BMI)的一致性水平均小于0.9,即不存在實現民營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單一必要條件。因此,需要進一步開展條件組態分析。

(二)績效期望差距下民營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定性比較分析結果

在fsQCA2.5軟件中輸入經過校準處理的各案例模糊集變量得分,并選擇復雜真值表算法(Fuzzy Truth Table Algorithm)后,研究人員獲取了包含各種邏輯組合及其對應的一致性水平和樣本數量的真值表。此時,需要設定“最低案例數”與“一致性門檻值”以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邏輯組合。借鑒Campbell等(2015)[27]的做法,論文設定“1”為本研究的最低案例數,“0.80”為一致性門檻值。在隨后的標準分析(Standard Analyses)過程中,會先通過布爾運算得到復雜解,進而可運用簡單和困難兩種反事實分析獲得簡潔解和中間解。其中,僅進行簡單反事實分析能夠得到中間解,而同時進行簡單反事實分析與困難反事實分析則可得到簡潔解。通常選取中間解作為進一步研究分析的對象,因為其被視為三種解中的最優解。在中間解所包含的各個條件變量中,僅屬于中間解的條件變量稱為“輔助條件”,而同時屬于中間解和簡潔解的條件變量稱為“核心條件”。通過上述分析過程,論文最終分別獲取了在績效期望順差與期望落差狀態下實現商業模式創新的條件組態,結果如表5所示。

(三)民營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條件組態分析

根據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結果,本研究將分別對績效期望順差與期望落差情形下各條件組態的內涵與機理進行逐一分析。論文借鑒了Fiss(2011)[28]的條件組態表述方法,各組態表達式中的“~”代表邏輯關系“非”,“*”代表邏輯關系“與”。

1.績效期望順差下商業模式創新條件組態分析

(1)組態~Egd*Egr*~Es*Ra → BMI表明,當民營企業處于范圍較大而時間較短的績效期望順差時,若能擁有豐裕的組織資源,雖然創新者并未具備強大的企業家精神,但仍可實現商業模式創新。一方面,在這種全方位的經營順境中,民營企業對商業模式創新的信心會得以提高。此時企業雖然取得一定成功但并未長久存續,創新者不會因長期的期望順差而對現有模式產生依賴,相反,可能會為了保持競爭優勢而對商業模式進行不斷的完善。另一方面,根據資源基礎觀,企業所具備的資源條件是其進行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Greve,2008),能夠增強民營企業對創新不確定性與績效變動的容忍度與適應彈性,豐裕的組織資源能夠推動順境下的民營企業通過商業模式創新來延續良好業績。研究人員將該組態命名為“順境-維持”型。

(2)組態Egd*~Egr*Ed*Es*~Ra → BMI表明,當民營企業在少數績效指標上持續處于期望順差且環境變動激烈時,雖然資源較為欠缺,但較強的企業家精神仍能推動企業實現商業模式創新。首先,這種長時期的成功體驗能夠激發創新者的創新動力,在企業家精神所蘊含的時局把握與機遇捕獲能力的影響下,民營企業將有更強的信心和動力通過商業模式創新來擴大自身業績優勢。其次,相關資源的欠缺能夠激發組織創新者通過商業模式創新來獲取獨特資源,進而提升自身名譽與市場價值的欲望。最后,雖然企業當前正處于期望順差,但高環境動態性提高了企業經營的不確定性,降低了民營企業原有商業模式的價值。在這種環境危機的影響下,為了維持市場空間、擴大競爭優勢,民營企業將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商業模式創新。本研究將該組態命名為“順境-危機”型。

2.績效期望落差下商業模式創新條件組態分析

(1)組態Egd*Egr*Ed*~Es*~Ra → BMI表明,當企業處于長期、全方位的期望落差且環境動態性較強時,雖然資源條件較為欠缺,創新者的企業家精神較弱,但企業仍會努力開展商業模式創新。根據前景理論,消極績效反饋會迫使企業進行創新變革(Chrisman和Patel,2012)。而當期望落差長時間存續且在不同指標上均得到體現時,企業所面臨的危機更為嚴峻,此時民營企業為了阻止經營失敗的進一步擴大,將產生更強的創新動力。同時,外部環境與組織資源會影響企業的創新決策[29],當環境充滿動態性且資源短缺時,企業危機感會進一步加劇,開展商業模式創新的迫切性也更為顯著。盡管過強的壓力會制約期望落差對創新的促進作用,但實踐中仍有部分企業希望通過商業模式創新來改善這種窮困的處境。本研究將該組態命名為“逆境-窮困”型。

(2)組態~Egd*~Egr*Es*Ra → BMI表明,當民營企業處于持續時間較短、范圍較小的績效期望落差時,若創新者擁有較強的企業家精神且企業的創新資源較為充裕,則更易實現商業模式創新。雖然低于預期目標的績效反饋結果會使企業更為主動的進行創新,但長期或多方面的失敗經歷也會增強創新者對失敗的恐懼感,降低企業通過創新來改善經營績效的信心與動力[30],而當績效期望落差的范圍性與持續性均較低時,企業仍對商業模式創新持有較強的自信心。同時,豐裕的組織資源能夠為組織創新活動提供基礎,而企業家精神中所包含的機遇識別與冒險精神能夠為民營企業提供強大的創新動力,二者的相互結合有助于推動企業通過商業模式創新改善經營績效。部分指標所反映的暫時性期望落差在此時更多是起到一種警示作用,故本研究將該組態命名為“逆境-警示”型。

(3)組態Egd*~Egr*Ed*~Es*Ra → BMI表明,當民營企業在少數績效指標上處于長時期的期望落差時,若創新資源較為充裕且環境充滿動態性,即使創新者未具備較強的企業家精神,仍可能實現商業模式創新。一方面,期望落差對創新的推動作用是以企業將“差”績效歸咎于自身經營問題為前提的[31]。當績效期望落差長時期存在時,企業難以再將經營問題歸因于外部環境,而會更多關注造成經營困境的內因。此時,即使創新者的企業家精神不強,企業在商業模式方面存在的不足仍會被進一步察覺和明晰。另一方面,小范圍的期望落差與豐裕的組織資源意味著企業進行商業模式創新具有較高的可行性與潛力,對創新失敗的承受能力也較強,而高環境動態性意味著行業需求的不斷變化,會使企業原有商業模式的價值持續降低,這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動力。本研究將該組態命名為“逆境-潛力”型。

通過上述條件組態分析,本研究分別探討了民營企業在績效期望順差下實現商業模式創新的2種條件組態,以及在績效期望落差下實現商業模式創新的3種條件組態,分別如圖2和圖3所示。在各條件組態圖中,條件變量落在外圈表示該變量較強,落在內圈則表示該變量較弱。

(四)研究結果討論

績效期望差距與企業創新變革間的關系已得到學者們的廣泛關注,其中Lewellyn和Bao(2015)[32]發現,在鼓勵創新的社會文化背景下,面臨期望落差的企業會在研發創新方面投入更多的資源,然而他們并未深入研究企業自身特征對創新的影響,而本研究運用fsQCA方法獲取的民營企業在績效期望差距下實現商業模式創新的多種條件組態綜合分析了資源條件、企業家精神等案例企業特征要素對商業模式創新的聯動作用,能夠進一步完善其研究結論。此外,賀小剛等(2017)[33]探討了期望落差強度的變化對企業創新的影響,實現了對該領域內不一致研究結論的合理解釋,而本文則從期望差距的持續性與范圍性出發,探討這兩種期望差距特征維度的變化對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影響,同樣能夠實現對以往不同研究結論的闡釋。通過深入分析各條件組態,研究人員發現:

(1)民營企業在期望順差與期望落差下實現商業模式創新的條件組態存在差異。一方面,績效期望順差的持續性與范圍性不同時處于較高水平時,更易實現商業模式創新。企業行為理論指出,當企業處于顯著的績效期望順差時,管理者會為了維持現有的績效獎勵或規避潛在風險而減少創新投入(Mezias等,2002),但當績效期望順差并不顯著時,企業仍然面臨著績效提升的壓力,為了鞏固經營績效,管理者會努力提高創新投入。通過分析本研究獲取的“順境-維持”與“順境-危機”條件組態可以發現,當民營企業處于范圍較小或持續時間較短的非顯著性期望順差時更易實現商業模式創新,部分驗證了企業行為理論的上述觀點。

另一方面,期望落差的持續性與范圍性不同時處于較低水平,或創新者擁有較強企業家精神時,能夠推動商業模式創新。該結論得到了期望落差歸因領域研究的部分支持,相關研究指出只有企業將期望落差歸因于自身經營存在問題時,才能切實的推動創新變革。同時Lucas等(2018)[34]指出,當不同績效指標的反饋結果不一致,即期望落差范圍性較小時,企業更可能將期望落差歸因于績效目標設定不合理等外在因素,較少關注自身經營問題;而李溪等(2018)認為,當期望落差的持續時間較短時,企業同樣更可能將其歸因于市場變動等外部環境因素。本研究獲取的“逆境-窮困”和“逆境-潛力”條件組態部分支持了上述觀點,發現只有持續性與范圍性不同時較低時,創新者才更易將期望落差歸因于企業自身的經營缺陷,期望落差的績效反饋效果才能得以真正發揮。此外,王炳成等(2016)指出,企業家精神所包含的創新精神與機遇捕獲能力等能夠推進商業模式創新,而本研究獲取的“逆境-警示”條件組態發現企業家精神是企業在短時期、小范圍的期望落差下把握創新機遇的關鍵要素,支持并擴展了他們的觀點。

(2)強環境動態性是績效期望差距下推動民營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關鍵要素。本研究發現無論是期望順差還是期望落差,環境動態性所隱含的未知風險均可能推動商業模式創新,該結果與McDonald和Westphal(2003)結論部分一致,他們認為環境壓力會影響組織對事態控制能力的感知,并且能夠提高決策者在組織困境下的冒險性創新動機。而本文通過研究發現,強環境動態性對經營順境下的商業模式創新決策也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實現了對其研究成果的補充。除此之外,郭蓉和文巧甜(2017)[35]指出,當業績反饋結果模糊,即企業對績效狀況未形成整體而明確的評價時,創新者從環境動態性中感知到的風險性將更強,其創新變革動機也將被進一步提高。本文獲取的“順境-危機”和“逆境-警示”組態支持了他們的觀點,在這兩種組態中,績效期望差距的范圍性較低,表明在不同指標下衡量出的績效狀態存在較大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績效反饋的模糊性與創新者準確判斷企業經營狀態的難度,而在此時強環境動態性能夠推動企業實現商業模式創新。

(3)民營企業的資源豐裕度與企業家精神二者不同時缺乏時,更易實現商業模式創新。根據資源基礎觀,企業特有且稀缺的組織資源是其進行戰略變革、從而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基礎[36],而這其中不僅包含資金、設備等有形資源,還包括創新能力與意愿等無形資源。本文分別以資源豐裕度和企業家精神來衡量這兩種資源,發現除“逆境-窮困”型外,各條件組態中均包含高資源豐裕度或企業家精神,彰顯了創新資源對于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性,驗證了資源基礎觀的核心理念。而“逆境-窮困”型在二者同時缺乏的情況下仍能實現商業模式創新的原因可以理解為:部分困境中的民營企業不甘于就此走向衰落而希望通過商業模式創新實現逆襲。但這種“放手一搏”不僅缺乏創新資源的支撐,而且似乎缺乏理性,因為根據威脅-剛性理論(Audia和Greve,2006),困境中的企業一旦創新失敗將面臨嚴重的財務危機,為了維持生存其會更加的保守和謹慎。

五、結論與啟示

(一)研究結論

本研究基于企業行為理論與社會嵌入理論,結合“個體-組織-環境”研究框架,構建績效期望差距下民營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要素聯動模型,以71家民營上市企業面板數據及相關質性資料為樣本,探討環境動態性、資源豐裕度與企業家精神等要素的聯動對民營企業在績效期望差距下的商業模式創新所產生的影響。

研究結果表明:(1)民營企業在績效期望順差與期望落差下實現商業模式創新的條件組態存在較大差異,前者的持續性與范圍性不同時較高時更易實現商業模式創新,后者的持續性與范圍性不同時較低時更易實現商業模式創新,而企業家精神是民營企業在低持續性、低范圍性期望落差下實現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動力。(2)在績效期望差距下,環境動態性所蘊含的技術變遷與市場波動能夠提高民營企業創新者的危機意識,是推動商業模式創新的關鍵動力之一。(3)在績效期望差距下,當民營企業的資源豐裕度與企業家精神不同時處于較低水平時,更易實現商業模式創新,二者的“不可共失性”體現了創新資源對于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作用。

(二)管理啟示

一方面,民營企業應建立全面客觀的績效評價體系,依據準確的績效反饋結果,審慎進行商業模式創新。不僅要縱向追溯不同時期的績效狀況,還要橫向分析各項指標的績效表現。具體而言,對于期望順差下的民營企業,不應因長期處于經營順境而回避創新,而應根據環境變化及時更新商業模式,防止因市場變遷等原因造成的企業商業模式價值下降,克服“富則思安”的規律,積極培育企業“富則思遠”的創新理念。同時,民營企業也不可忽視短期或小范圍的績效期望落差,而應努力把握其產生的根源,并據此進行及時而理性的商業模式創新,以免錯失轉型良機。

另一方面,民營企業還應持續關注外部環境變化,注重企業家精神的培養與創新資源的積累。當經營環境充滿動態性與不確定性時,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與生存條件將更加惡劣,此時原有的商業模式可能成為阻礙其進一步發展的桎梏。為了維持良好績效或擺脫經營困境,企業應根據環境變化及時對商業模式進行動態調整。同時,為了更好地把握市場需求變化,抓住發展機遇,民營企業還應注重企業家精神的培養,因為根據研究結論可知,當資金和設備等有形的創新資源缺乏時,創新者的企業家精神是推動民營企業通過商業模式創新來擺脫經營困境或延續經營順境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 Khanagha S, Volberda H, Oshri I. Business Model Renewal and Ambidexterity: Structural Alteration and Strategy Formation Process During Transition to a Cloud Business Model[J].R&D Management, 2014, 44(3): 322-340.

[2] Doz Y L, Kosonen M. Embedding Strategic Agility: A Leadership Agenda for Accelerating Business Model Renewal[J].Long Range Planning, 2010, 43(2-3): 370-382.

[3] Sosna M, Trevinyo-Rodríguez R N, Velamuri S R.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Through Trial-and-error Learning: The Naturhouse Case[J].Long Range Planning, 2010, 43(2-3): 383-407.

[4] 羅興武,項國鵬,寧鵬,等. 商業模式創新如何影響新創企業績效?——合法性及政策導向的作用[J].科學學研究,2017,35(7):1073-1084.

[5] 吳曉波,趙子溢. 商業模式創新的前因問題:研究綜述與展望[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7,39(1):114-127.

[6] Koen P A, Bertels H, Elsum I R, et al.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Dilemmas[J].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0, 53(6): 48-51.

[7] Kuusela P, Keil T, Maula M. Driven by Aspirations, But in What Direction? Performance Shortfalls, Slack Resources, and Resource-consuming vs. Resource-free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7, 38(5): 1101-1120.

[8] Shinkle G A. Organizational Aspirations, Reference Points, and Goals Building on the Past and Aiming for the Future[J].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2, 38(1): 415-455.

[9] Kotlar J, Fang H, De Massis A, et al. Profitability Goals, Control Goals, and the R&D Investment Decisions of Family and Nonfamily Firms[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4, 31(6): 1128-1145.

[10]王炳成,張士強. 商業模式創新、員工吸收能力和創新合法性——跨層次的實證分析[J].科研管理,2016,37(11):1-10.

[11]劉貴文,李凱健,張應珍,等. 技術變革背景下在位企業資源基礎與商業模式創新:二元動態能力的中介作用[J].管理評論,2019,31(7):252-263.

[12]Faghih N, Dastourian B, Sajadi S M, et al. A Framework for Business Model with Strategic Innovation in ICT Firms: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J].Bottom Line, 2018, 31(1): 16-41.

[13]Baucells M, Weber M, Welfens F. Reference-point Formation and Updating[J].Management Science, 2011, 57(3): 506-519.

[14]陳明淑,李佳雯,陸擎濤.高績效工作系統與企業創新績效——人力資源柔性的中介作用[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8(6):119-124.

[15]李溪,鄭馨,張建琦. 制造企業的業績困境會促進創新嗎——基于期望落差維度拓展的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18(8):174-192.

[16]Lawrence P R, Lorsch J W.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Managing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M]. Homewood, IL: Richard D. Irwin, 1967.

[17]張震.創新數量、創新質量與企業規模[J].經濟問題,2018(12):56-60.

[18]王炳成,張士強,王俐,等. 商業模式創新、員工企業家精神和企業文化的跨層次研究[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6,28(4):39-51.

[19]杜運周,賈良定. 組態視角與定性比較分析(QCA):管理學研究的一條新道路[J].管理世界,2017(6):155-167.

[20]Chrisman J J, Patel P C. Variations in R&D Investments of Family and Nonfamily Firms: Behavioral Agency and Myopic Loss Aversion Perspectiv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2, 55(4): 976- 997.

[21]賀小剛,鄧浩,呂斐斐,等. 期望落差與企業創新的動態關系——冗余資源與競爭威脅的調節效應分析[J].管理科學學報,2017,20(5):13-34.

[22]Audia P G, Locke E A, Smith K G. The Paradox of Success: An Archival and a Laboratory Study of Strategic Persistence Following Radical Environmental Chan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43(5): 837-853.

[23]曾德明,周蓉,陳立勇. 環境動態性、資本結構與公司績效關系的研究[J].財經研究,2004,30(3):67-74,84.

[24]宋鐵波,鐘熙,陳偉宏. 期望差距與企業國際化速度:來自中國制造業的證據[J].中國工業經濟,2017(6):175-192.

[25]Chen W, Miller K D. Situ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Determinants of Firms′ R&D Search Intensit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28(4): 369-381.

[26]Garcia-Castro R, Francoeur C. When More is not Better: Complementarities, Costs and Contingencies in Stakeholder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6, 37(2): 406-424.

[27]Campbell P T, Mahmud E, Marshall J J. Interoperator and Intraoperator (in) Accuracy of Stent Selection Based on Visual Estimation[J].Catheteriz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2015, 86(7): 1177-1183.

[28]Fiss P C. Building Better Casual Theories: A Fuzzy Set Approach to Typologies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1,54(2): 393-420.

[29]Arrfelt M, Wiseman R M, Hult G T M. Looking Backward Instead of Forward: Aspiration-driven Influences on the Efficiency of the Capital Allocation Proces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3,56(4): 1081-1103.

[30]Duan J, Kwan H K, Ling B. The Role of Voice Efficacy in the Formation of Voice Behaviour: A Cross-level Examina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on, 2014, 20(4): 526-543.

[31]Iyer D N, Miller K D. Performance Feedback, Slack, and the Timing of Acquisi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8,51(4): 808-822.

[32]Lewellyn K B, Bao S R. R&D Investment in the Global Paper Products Industry: 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 and National Culture Perspectiv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2015, 21(1): 1-17.

[33]賀小剛,朱麗娜,楊嬋,等. 經營困境下的企業變革:“窮則思變”假說檢驗[J].中國工業經濟,2017(1):135-154.

[34]Lucas G J M, Knoben J, Meeus M T H. Contradictory yet Coherent? Inconsistency in Performance Feedback and R&D Investment Change[J].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8, 44(2): 658-681.

[35]郭蓉,文巧甜. 成功、失敗和灰色地帶的抉擇:業績反饋與企業適應性戰略變革[J].南開管理評論,2017,20(6):28-41.

[36]Wernerfelt B.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4, 5(2): 171-180.

Performance Expectation Gap and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of Private Enterprises:

The Linkage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Dynamics, Resource Abundance and

Entrepreneurship

WANG Bing-cheng, HAO Xing-lin, CUI We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590, China)

Abstract:The difference between actual performance and expectation goal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h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of private enterprises.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realizing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under the expectation surplus and expectation gap and the differences in environment, resources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different enterprises lead to the inconsistency of research conclusions.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linkage model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element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under the performance expectation gap, and uses the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of fuzzy set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factor linkage o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1) in order to realiz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private enterprises have five optional conditions: “favorable environment -maintenance”,“ favorable situation- crisis”,“ adversity-poverty”, “adversity- potential” and “adversity- warning”;(2) under the expectation surplus,when the persistence and scope of expectation gap is at high level, it is easier to realiz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3) under the expectation gap, when the persistence and scope of expectation gap is at low level, it is easier to realiz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while strong entrepreneurship can promote enterprises to achiev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under the short-term and small-scale expectation gap;(4) under the performance expectation gap, the dynamic environment becomes the key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business model, and as long as there is a strong resource abundance and entrepreneurship, it is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Key words:private enterprises; performance expectation gap;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責任編輯:周正)

收稿日期:2020-05-27

作者簡介:王炳成(1974-),男,山東青島人,山東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創新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郝興霖(1997-),男,山東煙臺人,山東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創新管理;崔巍(1982-),男,濟南人,山東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7BGL037;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ZR2019MG025;青島市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項目編號:QDSKL1901129。

猜你喜歡
民營企業
構建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法治保障
人大建設(2019年5期)2019-10-08 08:55:16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5:58
加強民營企業黨建工作探究
尋租、抽租與民營企業研發投入
2014上海民營企業100強
上海企業(2014年9期)2014-09-22 20:44:06
民營企業組建關工委的探索
中國火炬(2012年6期)2012-07-25 09:41:59
論民營企業創新的載體
民營企業關工委工作發展勢頭好
中國火炬(2010年12期)2010-07-25 13:26:22
民營企業關工委“五抓”出成效
中國火炬(2010年6期)2010-07-25 11:23:55
積極探索在民營企業建立關工委組織
中國火炬(2009年11期)2009-10-14 00:40: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手机观看|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97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天堂|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黄色三级网站免费|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 亚洲精品在线91|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色婷婷狠狠干| 亚洲小视频网站|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国产精品女主播|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视频2020|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免费看黄的网站|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成人国产小视频| 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快速|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亚洲AV成人一区国产精品| AV在线天堂进入|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 男人天堂伊人网| 国产XXXX做受性欧美88|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美女裸体18禁网站| 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91网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 国产乱人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欧美日韩导航|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就去色综合| 亚洲综合九九| 九九热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第一区| 亚洲a级毛片| 国产成人一区| 91丨九色丨首页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自| 欧美丝袜高跟鞋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激情无码视频在线看| 欧美 亚洲 日韩 国产|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亚洲侵犯无码网址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老司机精品99在线播放| 青青极品在线|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