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婉榮 謝圣華 肖敏 肖彤斌 吉訓聰 趙志祥



摘要? ? 海南省氣候條件優越,非常適合西甜瓜的種植。在種植面積上,從20世紀70年代西瓜的零星種植,到90年代甜瓜試種成功,再到2017年西甜瓜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3.358萬hm2,總產量107.16萬t。通過資料查閱、現場調查、電話咨詢、走訪農戶的形式,本文就海南省西甜瓜生產中的種植面積和產量變化、種植模式以及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行了闡述,明確了近幾年海南省總體及各個市縣西甜瓜種植面積及產量、種植模式、病蟲害發生情況,以期為西甜瓜的種植及病蟲害的提前預防提供參考。
關鍵詞? ? 西甜瓜;種植現狀;病蟲害;發生情況;海南省
中圖分類號? ? S65?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21-0113-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Investigation? on? Planting? Status? and? Occurrence?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Watermelon? and? Melon? in? Hainan? Province
YAN Wanrong 1, 2? ? XIE Shenghua 1, 2? ? XIAO Min 1, 2? ? XIAO Tongbin 1, 2? ? JI Xuncong 1, 2? ? ZHAO Zhixiang 1, 2 *
(1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Hai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ikou Hainan 571100; 2 Hainan Key Laboratory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Haikou Hainan 571100)
Abstract? ? Hainan is very suitable for watermelon and melon planting because of its superior climate conditions. In terms of planting area, from the scattered planting of watermelon in the 1970s to the successful planting trial of melon in the 1990s, the planting area of watermelon and melon has reached 33.58 thousand hm2 in 2017, with a total output of 1.071 6 million tons. By means of data review, field investigation, telephone consultation and visiting farmers,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changes of planting area and yield, planting pattern and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the production of watermelon and melon in Hainan Province. The planting area and yield, planting pattern and occurrence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the watermelon and melon in Hainan in recent years were clarifi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planting of the watermelon and mel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advance.
Keywords? ? watermelon and melon; planting status;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occurrence; Hainan Province
海南屬熱帶季風氣候,是我國最大的冬種北運瓜菜基地和南繁育種中心。隨著西甜瓜新品種的不斷推廣,栽培面積逐年擴大,栽培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海南西甜瓜產業已發展成為海南熱帶特色農業,成為全省農民致富和服務全國的王牌產業。西瓜在海南的種植可謂源遠流長,20世紀50年代初,海南文昌的“鑼銅西瓜”就曾是“貢品”[1]。歷史上海南從未種植過哈密瓜,20世紀90年代吳明珠院士在海南進行哈密瓜育種時,選育出了適合海南種植的品種,近10年哈密瓜產業突飛猛進,甜瓜從露地栽培向大棚栽培發展,大棚栽培技術推動了甜瓜在海南的大面積種植[2],尤其是樂東佛羅的哈密瓜已享譽國內外。在種植品種上,通過10年的篩選和比較,獲得了性狀穩定、含糖量高、口感細膩的甜瓜品種[3-7]。然而,受到高溫、濕潤、重茬等影響,病蟲害發生嚴重,如細菌性果斑病、角斑病、病毒病、根結線蟲、枯萎病、瓜薊馬、粉虱、蚜蟲等,威脅著西甜瓜產業的健康發展[8-9]。本文比較了海南省近幾年不同市、縣西甜瓜種植面積和產量、種植模式變化及主要病蟲害種類,以期為海南省西甜瓜種植及病蟲害防控提供參考。
1? ? 海南西甜瓜生產現狀
1.1? ? 西甜瓜種植面積及產量
根據2016年統計結果,2015年海南冬季瓜菜播種面積29.986萬hm2,平均產量22.80 t/hm2,總產量達683.56萬t;其中西甜瓜(西瓜、香瓜、哈密瓜、其他果用瓜)播種面積為3.585萬hm2,平均產量31.07 t/hm2,總產量111.37萬t[10],占瓜菜總產量的16.30%。2016年海南冬季瓜菜播種面積為30.034萬hm2,平均產量達22.76 t/hm2,總產量達683.61萬t;其中西甜瓜播種面積達3.255萬hm2,平均產量31.90 t/hm2,總產量達103.85萬t[11],占瓜菜總產量的15.19%。2017年海南冬季瓜菜播種面積29.667萬hm2,平均產量23.14 t/hm2,總產量686.54萬t;其中西甜瓜播種面積3.358萬hm2,平均產量31.91 t/hm2,總產量107.16萬t[12],占瓜菜總產量的15.61%。西甜瓜播種面積2016年較2015年減少0.330萬hm2,2017年較2016年增加0.103萬hm2,平均產量維持在30~33 t/hm2之內。
2015—2017年,在西甜瓜播種面積上,全省西瓜播種面積維持在1.6萬hm2左右,略有下降;哈密瓜每年以667 hm2左右的趨勢增長,2017年播種面積達到0.948萬hm2;香瓜每年以667 hm2左右的趨勢減少,2017年播種面積僅0.235萬hm2;其他類型的果用瓜種植面積也在減少,2017年播種面積0.538萬hm2(圖1)。2015—2017年,在西甜瓜產量上,全省不同類型的西甜瓜單位面積產量基本保持不變,總產量與播種面積變化趨勢保持一致,其中西瓜平均產量在31.50 t/hm2,平均總產量在51萬t左右;哈密瓜平均產量在35.52 t/hm2,平均總產量在32萬t左右;香瓜平均產量在20.37 t/hm2,平均總產量在6萬t左右;其他果用瓜平均產量在31.59 t/hm2左右,平均總產量在19萬t左右(圖2、圖3)[10-12]。
除2015年和2016年五指山市和洋浦開發區未種植西甜瓜、2017年瓊中縣未種植西甜瓜外,海南省其他市(縣)均有西甜瓜種植。2015年,播種面積較大的6個市(縣)依次為樂東縣、東方市、陵水縣、文昌市、萬寧市、三亞市,分別占總播種面積的23.84%、21.94%、15.74%、9.44%、9.40%、5.80%,共計占總播種面積的86.16%。2016年,播種面積較大的6個市(縣)依次為樂東縣、陵水縣、東方市、萬寧市、文昌市、昌江縣,分別占總播種面積的25.63%、19.00%、16.82%、10.90%、8.53%、5.21%,共計占總播種面積的86.09%。2017年,播種面積較大的6個市(縣)依次為樂東縣、陵水縣、東方市、萬寧市、文昌市、昌江縣,分別占總播種面積的25.77%、19.44%、17.49%、10.43%、8.63%、6.07%,共計占總播種面積的87.83%。樂東縣的西甜瓜播種面積一直位居前列,近2年,陵水縣的播種面積超過了東方市,昌江縣的播種面積超過了三亞市。播種面積最少的4個地方分別為五指山市、楊浦開發區、瓊中縣和保亭縣(表1)[10-12]。西瓜種植主要在文昌市、萬寧市、東方市、陵水縣和澄邁縣。甜瓜種植主要在樂東縣、陵水縣、東方市、昌江縣和三亞市。
1.2? ? 海南西甜瓜種植模式
20世紀90年代以前,海南西瓜栽培品種以新紅寶類型的有籽西瓜為主;90年代以后,中小果型西瓜和無籽西瓜進入海南,目前主要栽培品種有美都、早佳(8424)、臺灣新1號、友都、黑美人等。在栽培模式上,2009年以前,海南省78%的西瓜為露地栽培,均采用不起壟、寬膜覆蓋和膜下滴灌技術,設施栽培主要以簡易小拱棚為主[13]。由于露地栽培受臺風及降雨影響較大,設施西瓜近幾年發展迅速,目前全省大約70%的西瓜為設施地爬栽培,大部分為商品嫁接苗。嫁接苗成功率高、抗病力穩定,在海南已成為一個產業[12]。棚型大部分為全竹結構、鋼竹混合或鍍鋅管架落地式小拱棚[14-15]。從露地粗放型的傳統栽培到溫室集約型的設施栽培,效益大幅度提高。
海南甜瓜的設施栽培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以厚皮甜瓜為主,目前栽培品種包括西州蜜25、西州蜜17、翠甜、玫瓏、長香玉、金香玉、密世界、白玉、銀輝等。100%設施栽培,大棚覆蓋以膜網覆蓋為主,采用吊蔓、密植和膜下滴灌技術。棚型結構主要為鍍鋅鋼管裝配式大棚。
在調研過程中,大部分中大型企業或合作社普遍重視設施基地和配套設施的建設,大棚設施均用薄膜覆蓋,通風口全部采用防蟲網阻隔。設施西甜瓜生產均采用膜下滴灌或膜下微噴的水肥一體化技術,有些基地配備了旋耕、開溝、起壟、覆膜一體的多功能田園管理機械。規模較大的基地自建了育苗場。植保措施是西甜瓜生產中最重要的手段,較大型的甜瓜基地均聘請了植保專家,對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行全程跟蹤和用藥指導,擁有較先進和簡便的機動噴霧設備。在一些西甜瓜種植比較集中的地方,配有冷庫和包裝車間,有較好的銷售渠道,采用西甜瓜—水稻(非葫蘆科作物)—西甜瓜輪作模式。整個生產過程中集成了水肥一體化設施、機械一體耕作、植保設施、采后貯運銷售、輪作等完善的西甜瓜種植模式[16]。
2? ? 西甜瓜主要病蟲害發生情況及分析
根據相關資料統計,西甜瓜上發生的主要病害有細菌性果斑病、病毒病、根結線蟲、枯萎病、細菌性角斑病、霜霉病、白粉病、蔓枯病、炭疽病、疫病、灰霉病等,主要蟲害有瓜薊馬、粉虱、斑潛蠅、瓜實蠅、瓜蚜、紅蜘蛛、斜紋夜蛾、小地老虎、黃守瓜和瓜絹螟等[8-9,17-19]。2018—2019年,對海南省西甜瓜主要種植區的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行了跟蹤調查。選取了萬寧、文昌、澄邁、陵水、樂東和海口等6個地點的大棚西瓜、露地西瓜、大棚甜瓜以及露地香瓜進行了全程病蟲害調查。具體病蟲害發生情況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