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長期以來,對園藝植物害蟲的防治主要以化學藥劑防治為主,極易破壞園林綠化周邊的生態環境,也不利于園藝植物的長期發展。為此,有必要加強對園藝植物害蟲生物防治手段的研究。研究園藝植物害蟲的生態化處理,有利于維持自然生態平衡,確保園藝植物的健康成長。本文首先對生物防治技術的應用意義進行了簡要論述,然后分析了生物防治技術在園藝植物害蟲防治中的應用現狀,最后提出了生物防治園藝植物害蟲的有效方法,以期為獲得最佳的害蟲防治效果及確保園藝植物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 園藝植物害蟲;生物防治技術;意義;應用現狀;應用方法
中圖分類號? ? S436.8?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21-0151-0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在城市園林植物管理中,人們通常比較重視水肥管理,而忽視植物害蟲防治問題。一旦發現園藝植物遭到嚴重侵害,通常會利用化學藥劑來消滅蟲害,但化學藥劑運用過多易引起土壤污染,危害人類與動物的健康。因此,應盡量選取低毒、綠色或者毒性蔓延時間較短的藥劑。生物防治技術的作用機制是基于生物鏈對危害植物生長的害蟲,利用天敵進行捕食或寄生,從而達到防控害蟲的目的。常規的化學防治與物理防治需要較高的成本,而且防治效果有限。通過生物防治技術來防治害蟲不僅效果明顯,而且綠色無污染,有利于維持生態平衡。
1? ? 應用生物防治技術的意義
生物防治技術是基于生物鏈的原理,利用生物制衡的原理來科學有效防控危害植物生長的害蟲。常見方法包括以蟲治蟲、以螨治螨、以菌治菌、以菌治蟲。危害園林植物的常見害蟲除了蚜蟲、介殼蟲以外,還有粉虱、夜蛾、葉螨等。葉片背面通常有粉虱、葉螨出現,它們吸取植物汁液。蚧殼蟲主要集中在枝條、嫩梢、葉片背面等處。在植物發出嫩芽后蚜蟲易出現,吸取植物汁液,導致新葉卷曲。蝸牛與夜蛾則喜歡白天藏匿在陰暗之處,夜間出來啃食葉片。生物防治技術的運用能夠有效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降低藥物殘留量,確保園林植物的質量,營造綠色健康的園藝環境。借助植物源藥劑與植物誘抗劑等生物制劑可起到顯著的蟲害防控效果。目前,殺蟲燈、誘蟲板是常用的誘控方法,植物誘控、食餌誘殺等生物防治手段值得大力推廣。科學用藥技術是指選用低毒、低殘留、高效的農藥,同時強化對農藥抗藥性的監管,交替輪換使用藥劑,并控制好藥劑用量[1]。
預防與治療相結合的方法是防控園林植物病蟲害的主要原則。其防治手段包括理化防治、生物防治、林業技術防治等方法。化學防治就是運用化學藥劑進行防治;物理防治是根據害蟲的習性特點借助相關物理因素與設施來干擾害蟲的生活環境,如通過改變環境的溫濕度達到防控害蟲的目的;林業技術防治是結合病蟲害的相關生活特性,利用植物日常管理破壞害蟲的生存環境,起到防治害蟲的作用。以上方法均會改變植物的生長環境,從而對植物生長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有時為了徹底消滅病蟲害可能會持續增加藥劑用量,從而使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生物防治技術與上述防治方法相比更具優勢,如殘留量小、副作用小,對人類與動物更安全。因此,生物防治技術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也獲得了長足發展,在植物病蟲害防治領域發揮出重要的作用。這項技術利用了生物鏈中相互制約的特點,采用天敵、寄生、生物抗生、病原微生物等方法防控害蟲,效果顯著,而且對生態環境安全無污染,有利于園林建設的可持續發展[2]。
2? ? 生物防治技術在園藝植物害蟲防治中的應用現狀
2.1? ? 果樹害蟲防治
果樹栽培通常具有規模大、種類單一等特點,因而容易發生蟲害。長期以來,為了解決果樹的蟲害問題,不少工作人員喜歡運用大批量高濃度的化學藥劑,這容易導致果實上殘留不少農藥,且不易清洗干凈,從而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一定危害。隨著科技的發展,研究人員發現了生物防治技術這種綠色安全、效果好的防治方法。常規防治方法就是人工釋放害蟲的天敵,通過食物鏈來防控害蟲。以遼寧地區為例,蘋果林中發生了嚴重的紅蜘蛛蟲害,借助化學藥劑治理效果明顯不好,而且也可能給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帶來危害,同時也對蘋果樹生長造成影響。因此,可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利用東方鈍綏螨進行治理,一方面效果好,另一方面對蘋果樹無任何危害。可見,這種方法是當前可行性最好、危害最小的防治方法。不過該生物防治技術對果樹寄生蟲的防治效果不那么明顯[3]。因此,在未來的工作中還需加強對果樹害蟲生物防治技術的繼續探究,找出更有效的防治方法。
2.2? ? 蔬菜害蟲防治
對于蔬菜害蟲的生物防治,目前大多應用植物源農藥進行防控。如阿維菌素可防治斑潛蠅幼蟲,印楝制劑主要用于防治粉虱、潛葉蟲。通過應用生物防治手段既確保了蔬菜的安全性,也不會破壞生態環境,維持了生態平衡。因此,當前此方法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與肯定[3]。
2.3? ? 花卉害蟲防治
觀賞草與木本花是花卉的主要構成種類,多用于公眾觀賞。隨著公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更高,花卉逐漸走進了很多人的視線,在會議室、辦公室、家庭客廳與臥室等處都擺放著一些花卉,可美化環境。然而,害蟲是危害花卉生長的主要因素,需加強對花卉害蟲的防治。
相關生物防治手段主要有以下3種:一是釋放麗蚜小蜂達到防治數種花卉害蟲的目的;二是應用蒜汁及松節油來防控紅蜘蛛、薊馬;三是應用蒜汁、胡椒、橙皮汁等防治蚜蟲[4]。
3? ? 生物防治技術在園藝植物害蟲防治中的應用方法
3.1? ? 生物抗生技術
研究抗生作用主要是為了證明并了解抗生素與抑病效果之間存在的關聯。方法有2種:一是通過生化手段對抗生素進行直接純化處理后使用,但一般很難從土壤中萃取到抗生素,或者由于萃取的抗生素含量過少,或者不能施用在感染點,因而難以得到好的結果;二是借助基因分析技術解決以上問題。使用流程如下:首先,能夠產生抗生素的拮抗微生物通常對病原菌有抑制效果,或減少病蟲害發生風險;其次,如果去除形成抗生素的基因得到不產生抗生素的變異菌株,必將失去或減輕對病害或病原的抑制效果;再次,將產生抗生素的基因導入變異菌株后便可使其恢復相應的抑制作用;最后,根據同樣的原理也可將其用于病原菌的檢測中,如產生對抗生素不敏感的菌株等。如果結果為正相關,說明生物防治劑的效用與抗生素存在聯系,否則沒有關系[5]。
3.2? ? 生物病原微生物農藥技術
借助病毒與真菌等原生動物來達到快速消滅害蟲的目的就是生物病原微生物農藥技術。其中,常見的有蘇云金桿菌,當微生物在孢子階段時產生的相關蛋白質集中在害蟲幼蟲表面,其腹部上皮細胞出現孔隙后,待害蟲吸水量增多時害蟲就會逐漸死亡。在運用該技術防控害蟲時,應合理選擇施放時機,一般選擇早上或傍晚,且注意避開太陽直射,最好選在陰天進行。應確保將相關微生物或病原體釋放到害蟲或蟲卵等活體上面,從而讓病毒或細菌復制有充裕的空間。此外,還應注意根據生物病原微生物農藥生命活躍度來調控園林內部的空氣溫濕度,增強該藥劑的活性。因為微生物有競爭性的特征,可借助競爭力強的微生物來控制其他微量元素,從而使細菌生長被抑制。另外,添加此類物質也不會對植物產生不利影響[4]。
3.3? ? 生物超寄生技術
關于超寄生作用的研究有不少例子,但在園林植物病原方面的生物防治技術運用并不多。超寄生微生物的寄生過程(包括吸附、確認等)對將來生化或遺傳方面的研究有一定幫助。此外,對細胞融合技術的開發研究及寄生真菌在生物防治領域的應用有很大幫助。比如,有研究顯示,在不同菌株的核融合過程中最終挑選出的菌株,有部分對終極腐霉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可見,生物技術的運用對生物防治機制的深入研究有益,并且也能形成一些有效的生物防治微生物。此外,可通過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敵開展害蟲的防控工作,抑制害蟲族群的繁殖擴大,常見的益蟲包括螳螂、瓢蟲、寄生蜂等。然而,在自然條件下,一般都是害蟲已經大范圍出現后,天敵才出現,此時已很難阻止園藝植物遭到破壞[6]。基于此,近年來研發出不少天敵昆蟲的飼育技術,選擇恰當的時機把天敵族群釋放到園藝植物中,可達到防治害蟲的目的。
3.4? ? 害蟲天敵防治技術
園林植物生長過程中受到不少害蟲威脅,但不少害蟲都有特定的天敵,這些天敵大多以寄生或捕食的方式來控制害蟲數量。因此,可借助天敵開展生物防治工作。因為園藝植物中以各種樹木居多,寄生在樹木中的害蟲數量也非常多,特別是蚜蟲等害蟲,以樹木的枝干為食,而且也會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此外,紅蠟蚧屬于常見害蟲之一,生長速度極快,并且防治難度很大。此害蟲的寄生性天敵有多種,因而可通過投放其天敵來達到防治的目的。在害蟲天敵養護過程中,若進入冬季,應注意為這些天敵創設足夠的生存空間,其中要以生物除蟲為主要手段,并合理運用殺蟲劑。一方面,可達到消滅害蟲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避免天敵繁殖過快[5]。此外,還需加強對生物防治害蟲手段的適用對象進行把控,這是由于不同害蟲的實際應用效果有差異。
3.5? ? 其他生物防治技術
在對園藝植物害蟲進行生物防治時,可借助昆蟲的信息素或植物源殺蟲劑來防控。其中,昆蟲信息素是利用性成熟的雄性或雌性昆蟲,由它們分泌釋放出相關信息素誘導、吸引同類昆蟲的異性個體前來。這樣可以讓害蟲大量匯聚在一起,從而獲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目前,我國通過人工合成的昆蟲信息素已有多種,也得到了大量的應用,成為一種不錯的植物防蟲手段。植物源殺蟲劑通常是利用具備殺蟲活性的植物的某個部位,或者從該植物體內提取相關有效成分制作殺蟲劑。此類殺蟲劑具有降解容易、操作簡便、無藥害等優點。不過,中國植物種類多,植物資源比較復雜,因而需要深入分析研究后方可進行應用[6]。目前,市面上已出現的植物源殺蟲劑一般有蛇床子素、苦皮藤素、苦參堿、煙堿、血根堿等。
4? ? 結語
在當今城市建設進程中,園林植物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病蟲害防治是園藝植物管理中的重中之重。部分生物技術對園藝植物病蟲害進行防治時可獲得很好的效果,也能有效降低害蟲對園林植物的不良影響,并且也是綠色安全的,不會對周邊的環境造成污染,也不會危害到人類的健康。目前,已有大量生物防治手段應用于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領域,但部分防治技術的防治效果仍有待提高。實施生物防治的時間還需進一步縮短,而且也應盡量減少成本。為了提高園林植物害蟲的防治效果,生物防治技術還有不少地方有待改進與完善。相關領域的研究者與專家應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加大對生物防治害蟲技術的研究力度,以期獲得更好的生物防治效果。
5? ? 參考文獻
[1] 魏國剛.園藝植物害蟲的生物防治研究[J].江西農業,2019(22):44-45.
[2] 徐小迪.園藝植物病蟲害防治方法[J].鄉村科技,2019(6):66-67.
[3] 肖玉捷,羅欣悅.基于生物方法防治園藝植物害蟲技術探析[J].高考,2019(6):10-14.
[4] 史金寶,張婷.園藝植物害蟲生物防治措施[J].南方農機,2018,49(16):176.
[5] 謝文.生物技術在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探討[J].現代園藝,2019(6):41-42.
[6] 朱德寧.園藝植物蟲害生物防治技術[J].農家科技,2019(8):181-183.
作者簡介? ?姜祝海(1967—),男,安徽懷寧人,高級農藝師,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收稿日期? ?20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