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民文學出版社主辦的“生命如歌,煙火漫卷”——遲子建長篇新作《煙火漫卷》新書分享會日前在北京舉行,這是遲子建繼2015年《群山之巔》后的又一長篇力作,作品在城市煙火之中,叩問天地、歷史、命運、靈魂,作家以此力作奉獻給自己生活了三十年的哈爾濱。《煙火漫卷》的寫作始于2019年4月,終于同年歲末。作家完成創作之后,分別于今年2月、4月進行了兩次修改,這是一部聚焦當下都市百姓生活的長篇小說,哈爾濱獨特的城市景觀與小說人物復雜隱微的命運交輝相映,柔腸百結而又氣象萬千。“一座自然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交融的冰雪城市,一群形形色色篤定堅實的普通都市人,于‘煙火漫卷中煥發著勃勃生機。”談起創作緣起,遲子建說到:“我是1990年來到哈爾濱的,至今生活已經30年了。你想,30年孕育一個生命,如果你有一個孩子,他從出生到30歲,他都要娶妻生子了,我對哈爾濱,從最初的隔膜到現在就是水乳交融了。”她在這座城市當中了解它的歷史、文化、風俗,對這座城市的感情不斷升溫,也有了表達的欲望。在《煙火漫卷》這部長篇小說里,哈爾濱整座城市成為小說完整的主體,小說人物承載著城市的歷史,人物命運與城市歷史互相交融,渾厚悠遠。《煙火漫卷》中滿溢著城市煙火:凌晨批發市場喧鬧的交易,晨曦時分的鳥雀和鳴,城市街道開出的每一種鮮花,食物的香味,澡堂子里氤氳濕潤的熱氣,舊貨市場的老器物,老會堂音樂廳的演出,飯館或禮堂的二人轉,風味小吃,服裝,交通,做禮拜的教徒……哈爾濱城的豐富的生活包含其中,溫婉細致,意味深長。哈爾濱是遲子建生活了三十年的城市,當她談起哈爾濱,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是有情的。“只要我有呼吸,這支筆會陪伴我一直走下去,我希望有一天,這支筆和我的白發一樣,能讓我的作品,真正經過歲月的洗禮以后,能夠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