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勝


摘 要:隨著5G技術的不斷成熟,開始投入正式運營,但目前還普遍存在著運營成本訓、網絡投資大等問題,因此通過5G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模式的推廣,使降本增效目標得以實現。因此需要各大運營商對積5G網絡共建共享技術和方案進行積極探索和應用,對能夠滿足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地區人們網絡需求的全國性5G網絡進行打造。本文就此類網絡共享技術的意義、分類以及技術應用等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5G網絡;共建共享;技術
一、5G網絡共建共享技術應用的意義分析
目前各大運營商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便是使5G網絡建設及運營成本有效降低,從而更好地滿足運營智慧化、通信網絡智能化等發展要求。網絡建設同時也面臨著來自以下兩方面的問題:相較于4G,此網絡頻段的部署5G相對較提高,雖然加強了大規模MIMO天線技術的引入,但由于上行覆蓋存在的局限性短,使單站覆蓋距離有所收縮,在此基礎上,針對連片覆蓋場景,需要增加站點數量,建設投資加大,導致運營商潛在建設成本增加;另外對頻譜資源以及系統帶寬進行拓展,能夠對未來業務及數據流量需求予以滿足,因此在基站建設數量和規模方面出現成倍增長的情況,加強引入大規模MIMO技術,增加AAU通道數,大幅度提升網絡性能,但同時也增加了基站設備能耗,使運營商運維成本大幅度提高。各大運營商面對日益增長的經營壓力,使5G總體成本降低成到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5G網絡共建共享實現,使解決上述問題,實現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徑。
二、5G共建共享技術分類
(一)共享站點基礎設施
網絡共建共享技術中最常用的方式為共享站點基礎設施,其中包括了電源、鐵塔、方艙、機房等,同時每個運營商的具體網元,如BBU、AAU、RRU等設備, 仍屬于獨立運營,并且核心網及網管也處于完全獨立狀態,網絡操作之間也無不需采取協同配合[1]。要實現基礎設施共享,首先需要對主選址困難問題予以解決,多個運營商能夠實現站址、傳輸、機房、塔臺等共用,此方式有效降低基礎物理 設備成本,各運營商設置獨立無線設備,具有操作維護簡單的優勢,并且實現運營商的多套傳輸和供電和傳輸設備疊加。
(二)漫游
作為最常見的網絡共享方案,漫游可應用于運營商區域之間、國與國之間。漫游共享主要由兩個或多個運營商在部分區域對網絡進行部署,對于在未部署自有網絡的區域內,可與其他運營商簽署相應的漫游共享協議。同時用戶在運營商自有網絡覆蓋的區域中,可以接入相應的歸屬網絡;在其他未部屬自有網絡覆蓋的區域, 用戶可以簽定漫游共享協議并接入網絡。此方式的優勢在于所有非主運營商在漫游場景中能夠與主運營商進行核心網對接,通過此接口和主運營商實現某一區域接入網基礎設備的共享。如兩個運營商彼此獨立區域內,運營商之間存在著完全不相干的網絡,操作運維簡單,并且耦合性低,同時合同簽訂情況直接影響對方區域內的網絡質量,能夠為用戶客戶帶來極大便利。
三、5G無線接入網共享技術運用
在網絡共建共享技術運用中,主要包括兩個階段:NSA共建共享和SA共建共享,其各自技術方案主要如下:
(一)NSA共享技術方案
此技術方案主要包括三種:單錨點共享載波技術方案、雙錨點技術方案、單錨點獨立載波技術方案,如圖一所示。上述三種共享方案從網絡結構上都能實現 NSA基站共享。 在4G錨站中也可以實現共享或不共享,同時需要與雙方核心網連接,同時NSA基站也需要與雙方4G核心網相連接。
(二)SA共享技術方案
與上述技術共享方案,此共享網絡結構相對較為簡單,通過5G基站與雙方的核心網相連接,如圖二所示。4G網絡與此網絡建設進行解耦,錨點協同方案較為簡單,能夠使網絡不斷優化,能夠使30%的錨點工作量減少,使兩種網絡之間互不干擾、互不影響,對網絡質量有效保障[2]。
(三)共建共享網絡規劃和站點建設
在共建共享網絡規劃和建設過程中,其流程主要包括:目標確認及評估網絡、選擇站點及方案輸出兩個階段,并涉及六個環節。
第一階段主要是是方案前準備階段, 主要收集、分析網絡各項信息,并加強多方溝通,并對本地共享共建的區域、目標、覆蓋情況、錨點策略等進行評估,其中主要包括價值區識別、需求分析、覆蓋分析。
第二階段主要是制作網絡規劃方案階段,同時遵循相關的選址原則和共享共建策略,對站點進行選擇,規劃參數、對RF 進行設計,以及對網規方案進行輸出等,此階段包含了站點選擇、參數規劃、覆蓋效果評估。
在NSA共享共建網絡規劃中,需要對選擇NR站點及錨點規劃方案加強重視。
在進行錨點規劃時,應根據各頻段覆蓋情況和站點規模, 對使用1.8G共享載波、2.1G獨立載波或雙錨點方案進行選擇。另外還應根據本地頻點的具體使用情況對2.1G方案進行選擇,并對共享共建錨點的具體頻點和帶寬進行協商。同時對錨點層網絡進行規劃應遵循覆蓋連續的原則,容量對現網用戶感知不造成影響。
在進行NR站點選擇時,應遵循以承建方為主的原則,對各類候選站址進行綜合利用,對站間距進行合理控制,使網絡結構的合理性得以保證。對站點進行規劃時可分為:覆蓋評估、選擇站點和優化網絡結構三個方面[3]。站點選擇作為規劃的關鍵,應結合小區冗余評估情況,對現網站點進行優化選擇;再按照弱覆蓋聚類情況,對場景化站點進行增補。另外還可能夠機器學習等有效手段的引入機,利用已有MR覆蓋、工程參數、地圖信息等數據,使更加精準的站點選擇得以實現。
四、結束詞
隨著5G網絡技術的應用,目前共建共享方案技術已日趨成熟,已開媽投入規?;纳逃媒ㄔO,為了有效降低投入成本和運行維修成本,使網絡設備利用效率有效提高,需要對5G共建共享技術加大研究力度,同時使網絡用戶的用網體驗得到最大程度地保障。
參考文獻:
[1]張志榮,? 李志軍,? 陳建剛, et al. 5G網絡共建共享技術研究[J]. 電子技術應用, 2020, 046(004):1-5.
[2]張紫璇, 陳漩, 黃勁安. 5G網絡共建共享方案研究及難點分析[J]. 廣東通信技術, 2019.
[3]吳麗勇,? 張曉江. 5G網絡共建共享機遇與挑戰淺析[J]. 中國新通信, 2020, 02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