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先讀后寫,多讀少寫,找準時機巧妙滲入讀寫結合,是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寫話的有效途徑。部編版教材新增的“讀書吧”,為學生讀寫結合學習的開展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在閱讀童話故事時,教師可以利用文中情節相似和語句重復的特點,讓學生模仿作品的結構進行仿寫、改編、續編、創編,將讀寫結合巧妙地貫穿于童話閱讀教學中。
關鍵詞:讀寫結合;讀書吧; 小學生閱讀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42-0061-02
引 言
“閱讀要早,開筆要遲”,這是中國傳統的語文教育觀,放到現在,筆者認為依然實用。二年級的學生,識字量一般在1600字左右,會寫的字在800個左右。處于這樣認知水平的學生,讓他獨立完成主題寫作,是一件困難的事。過早要求學生寫作只會讓其對寫作失去信心,聞“寫”生畏。筆者認為,先讀后寫,多讀少寫,找準時機巧妙滲入讀寫結合,是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寫話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大量閱讀,有了閱讀基礎,學生的情感、思想就會豐沛,文章自然就能寫出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也提出,低年級學生應“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寫的話”。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寫話的興趣,使其寫自己想寫的話呢?閱讀可以幫我們解決這一難題,下面談談筆者在二年級“讀書吧”閱讀指導實踐中通過讀寫結合指導學生寫話的做法。
一、以《“歪腦袋”木頭樁》為例,探討讀寫結合方式
在指導學生閱讀《“歪腦袋”木頭樁》一書時,筆者抓住本篇童話的特點指導學生有方法地進行閱讀。《“歪腦袋”木頭樁》講的是有一個歪著尖尖腦袋的木頭樁,他瞧不起周圍的小草,覺得自己比誰都高明。后來,一個小男孩在他身上胡亂刻畫,于是它把自己當成了一個美麗的雕像,希望能被大家重視,但事與愿違。當一群小姑娘來到他身邊又唱又跳時,木頭樁的心受到震撼,它突然意識到自己不是一座雕像,情不自禁地也唱起歌來了……木頭樁的故事告訴大家一個道理:要正視自己,不能自以為是。相較于課外的童話故事,《“歪腦袋”木頭樁》篇幅較長,對于閱讀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要通讀故事,了解主要內容,是一個難點。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幫助學生厘清故事脈絡,為學生提供一些基本的閱讀童話故事的方法,如抓住主要角色、了解故事情節、展開合理想象等。
想象是童話的特質,也是童話閱讀的重要方法。讀童話故事,一定要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想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由封面中的童話與文字猜想故事,使課堂彌漫著想象的氣氛,讓學生的思緒隨圖文馳騁[1]。在想象空間大的地方,教師可以讓學生猜想后再讀故事;在情緒豐富的地方,可以讓學生想想人物的心理,通過想象品味細節,讓學生產生心靈的感悟。
在閱讀童話故事時,教師可以利用文中情節相似和語句重復的特點,讓學生模仿作品的結構進行仿寫、改編、續編、創編,將讀寫結合巧妙地貫穿于童話閱讀教學中[2]。
1.根據故事內容進行仿寫
在仿寫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探索作者筆下描寫的世界,遷移童話故事中精彩的語言表達,如文中多次出現跳皮筋的兒歌,“歪腦袋”木頭樁最后唱出的兒歌語言活潑又含義深刻。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仿寫兒歌,模仿重復的結構。
2.根據童話中的“空白”進行練寫
童話故事充滿想象,在語言表達上很多地方都留有一定的空間,留下了許多“空白”,我們要善于抓住這些“空白”,讓學生展開合理而豐富的想象,從而讓學生的情感得到釋放和迸發。例如,木頭樁在整個故事的發展中,一直有著明顯的情緒變化,它第一次唱完歌等著草兒們贊美,草兒們無動于衷;第二次等著跳皮筋的小姑娘們贊美,聽到的卻是孩子們跳繩的兒歌;最后在他幫助公園兒童做完游戲后,自己情不自禁唱起歌來,這一系列的變化背后隱藏著豐富的情感。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想象人物的心理。有了這些想象,主人公的形象便躍然紙上,童話故事情感教育的目標也就水到渠成。
3.根據繪本結尾進行想象
童話故事的結尾往往又是一個新的故事的開始,我們應該讓學生發揮想象續編故事。公園里人來人往,“歪腦袋”木樁又會迎來哪些新朋友呢?他們之間又會發生哪些故事呢?已經沉浸在故事中的學生對這樣一個新話題,個個表現得興致盎然。
二、以《一只會飛的貓》為例,探討讀寫結合方式
在指導學生閱讀《一只會飛的貓》時,正值國慶假期,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針對性閱讀,筆者給學生設計了這樣一份學習單(見表1)。
《一只想飛的貓》閱讀小引
如果能像鳥兒一樣在天空中飛翔,你會飛到哪里去呢?一只天真的貓也有著飛的夢想,它費力地練習著飛翔,努力向小伙伴證明自己是森林中最優秀的動物,真是一只有趣的貓!最后它如愿以償了嗎?
表1
10.1 閱讀故事第2~12頁,貓登場了,你們對它印象怎樣,喜歡它嗎?為什么?(寫話100字以內)
10.2 閱讀故事第13~20頁,請你模仿貓的語氣進行一段自我介紹,要做到聲情并茂哦!(錄視頻1~3分鐘)
10.3 閱讀故事第21~34頁,村莊大掃除,貓愿意參加嗎?你會怎么勸說貓來參加大掃除呢?(錄視頻1~3分鐘)
10.4 閱讀故事第35~45頁,貓和小動物們之間有很多有趣的對話,請你和爸爸媽媽分角色讀一讀里面的對話吧!(錄視頻1~3分鐘)
10.5 閱讀故事46~59頁,讀完故事,你一定有很多話想對小貓說,你想對它說些什么呢?(寫話100字以內)
10.6 《一只想飛的貓》讀完了,請你制作一枚有意義的小書簽,為本次閱讀之旅留下美好的回憶。(與本故事有關的圖畫、故事中有趣的文字、你讀完的感受等都可以融入書簽的制作中)
10.7 爸爸媽媽寄語。(父母錄制1~3分鐘視頻,可以談談孩子閱讀本故事的收獲,可以談談自己小時候的閱讀經歷,可以推薦更多的好書,也可以是激勵孩子的話語,等等)
在這份學習單中,筆者提倡以親子閱讀的方式進行。親子閱讀不僅僅有利于培養親子關系,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學生在閱讀中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有了爸爸媽媽的陪伴,學生的閱讀表達自然也降低了的難度。作業設計中既有孩子獨立完成的部分,又有爸爸媽媽參與的部分,有的是以書面形式出現,有的則通過繪畫、錄視頻等方式表達,無論是什么形式,都是學生進行信息整理、獨立思考的過程。低年級學生的表達不能局限于單一的“寫”,這些有趣的方式都是在指引學生自然本真地進行表達。家長和學生都積極完成了任務,他們的表達方式多種多樣,具體如下。
生A:貓登場了,我覺得它是一個調皮的家伙,它一出現就打爛了花盆,頭也不回。它還捉弄蝴蝶,撞了向日葵和雞冠花,道歉的話也沒說一聲,這樣很沒禮貌。我覺得這只貓還很魯莽,它飛起來的樣子也實在太好笑了。不過它還是有一些本領的,只是太驕傲了。
生B:我不喜歡這只貓,這是一只走路橫沖直撞的貓,它不遵守交通規則,做錯事也不承認,更不會道歉。
生C:貓,你為什么不做自己擅長的事呢?你不能飛翔沒關系,我們人類也不能飛,但你不要說大話,講真話才會有人和你交朋友。
家長A:閱讀了《一只想飛的貓》,孩子了解到這是一只驕傲自大、自吹自擂、愛慕虛榮的貓,知道了“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道理。孩子,媽媽還想對你說,誠實做人是一種美德,聰明在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媽媽相信你一定能成為一個腳踏實地、謙虛努力的人。
家長B:孩子,看著你從學習拼音字母到慢慢認識一個個漢字,再到學會整篇文章的閱讀,這一切回想起來,仿佛就在昨天。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它能拓寬我們的視野、增長我們的知識、陶冶我們的情操,使我們的心靈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升華。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你能堅持每天閱讀,愛上閱讀,期待能和你分享更多的讀書的樂趣。
看到學生與家長的反饋,筆者更堅定了自己最初的想法:低年級閱讀教學應以讀為主,抓住關鍵點以讀帶寫。正如學生家長在讀書反饋中這樣寫道:感謝老師為孩子提供這么好的閱讀記錄卡,讓孩子能真正去閱讀,深入了解書中故事所表達的意思,同時有自己的感悟。
學生靜下心來閱讀,不但能增見識長學問,還可以改變固有思維,豐富精神世界。本周通過閱讀《一只想飛的貓》一書,學生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能因為自己有某項本領就自以為了不起,做人一定要謙虛。這樣通過閱讀獲得的思考,遠比家長平時說教要好得多,學生的體會也會深刻得多。
結 語
筆者以兩個案例闡述了讀寫結合教學的重要性。通過閱讀,學生學會了自然地表達。看著他們的進步,筆者堅信,只要堅持閱讀,學生一定收獲無限。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筆者將繼續努力,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陳華.讓“讀寫結合”為小學語文教學插上騰飛雙翼[J].華夏教師,2020(19):42-43.
吳贊贊.基于讀寫結合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名師在線,2019(07):35-36.
作者簡介:羅紹先(1981.10—),女,本科學歷,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