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世宇 崔建尚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水利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當下中國群眾的生活質量在不斷提升,水利工程在其中發揮了調節水資源、利用水資源的重要作用。鋼筋混凝土依然是目前水利工程中重要的結構形式,具備著材料價格低廉、性能優越的特點。但是混凝土材料容易產生裂縫,也是制約水利工程高效使用的因素之一,工程的質量問題時有發生,整體工程穩定性和施工、后期使用的安全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需要對于混凝土裂縫進行嚴格的控制和處理,以免其對于水利工程的質量產生更為嚴重的影響。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縫;防治技術
引言
近幾年以來,中國在水利工程建設這個領域越來越迅速,逐漸地幫助人們豐富了平時用水的渠道。在進行水利工程施工過程當中,由于混凝土出現裂縫這種情況對于工程質量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所以,應該對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縫這個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和探究,并且對混凝土裂縫的控制方式進行具體分析。文章主要就水利工程混凝土出現裂縫問題進行具體闡述,同時還提出了可以有效解決混凝土出現裂縫問題的相關措施。
1混凝土裂縫分析
出現混凝土裂縫的原因主要可以劃分為兩個方面:內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對于混凝土本身的結構組成的實際抗拉強度而言,它可能會因為混凝土制作材料以及混凝土配比等多個方面的影響,而且這個因素還可能會是逐漸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的一個關鍵性因素,其中主要包括水灰比過大、水泥用量過多以及外加劑使用不當等多個方面的因素。即使這些方面的因素都是不同的,然而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在一些外部因素當中,對于混凝土本身的質量問題造成一定程度影響的因素就是其溫度以及濕度問題。在制作混凝土的過程中,一些相關的水泥材料可能會在不斷硬化當中出現多種方面的水化熱能,而且在這個階段當中也可能會促使其內部溫度逐漸地升高,這樣就可能會在混凝土的表面出現一定程度的抗應能力。如果混凝土逐漸冷卻之后,就可能會促使混凝土的內部逐漸出現一定程度的抗應力。如果出現混凝土內部以及其表面所出現的抗應力大于混凝土本身可以承受的抗裂能力這種情況,就會更加容易促使混凝土出現裂縫的問題。在完成施工工程之后,應該對混凝土進行適當地養護,此時就可能會促使混凝土因為自身的周圍溫度狀況而進一步受到影響,但是如果所進行的養護措施并不足夠,就會更加容易產生混凝土出現裂縫的問題。
2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控制措施
2.1控制施工材料
水利工程施工開展過程中,施工材料往往會影響到混凝土結構性能,進而引發混凝土裂縫現象的發生。對此,圍繞這一問題,就需要施工管理單位將材料管控工作做好,基于施工建設方案進行嚴格參照的基礎上,對材料的標準性以及規范性、符合條件等進行嚴格的把控,施工材料采購時,應對水泥的型號以及骨料實際級配等多個要求符合施工建設表尊要求給予充足保障,借此為混凝土內部結構性能的更加良好以及與實際要求相符給予保障。同時,在水泥材料選取得過程中,對于施工單位來說,不僅需要對水泥材料性能和質量等給予保障,同時還應對水化熱偏低的水泥加以選擇,進而將具體施工工作開展,如此才能從材料方面達到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縫現象的發生。
2.2加強對于溫度的控制
混凝土內外溫差過大是造成混凝土裂縫最為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水利工程施工技術人員需對混凝土的溫度進行嚴格把控。為有效避免溫差過大的情況,施工技術人員可將發熱量低的水泥作為混凝土原材料,防止混凝土產生水化熱反應,對于把控混凝土的溫差有著極為良好的效果。當水利工程在夏天開展施工時,施工技術人員需注意應將混凝土的澆筑時間變更為早上七點前、下午四點之后,避免長時間的澆筑外界的高溫對混凝土原材料產生不良作用,從而降低了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可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縫的形成。
2.3控制混凝土的拌和過程
針對堿骨科反應造成的裂縫,應嚴格控制該反應的發生,可選擇優質骨科和低含堿量水泥進行混凝土的配置,并控制水灰比。進行材料配置前,可以先進行原材料的檢驗和試驗。通過試驗對原料的使用效果進行分析,從而得出較為合理的配合比。同時在混凝土拌和過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問題:(1)拌和順序。在混凝土的拌和過程中,應使用后摻法完成添加劑的拌和,其他原材料在拌和期間也會按照拌和比例進行添加,單次添加量的誤差控制在1%以內。(2)將原材料添加到攪拌機后,需要先進行干拌,時間在1~2min,拌和均勻后再向其中添加水和外加劑,繼續攪拌約2min,然后對混凝土的坍落度、理化性質進行校驗,滿足要求后可以通過罐車或自卸車將混凝土運輸到作業現場,從而避免混凝土出現提前凝結或者結塊的情況,降低裂縫病害的發生概率。
2.4加強管理力度
管理力度的提升是施工改革的關鍵所在,如果要確保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施工單位首先應當建立起健全的監管體系,從獨立部門的建設、獨立人才隊伍的建設、規章的完善到管理技術的引入,都必須要落實到位。管理部門應當確保獨立,避免與其他部門存在利益關聯,人才隊伍不可由其他部門人員兼任。管理規章必須要及時得到完善,要符合新時期的管理需求,剔除規章中的漏洞,體現管理規章的重要作用。對于新的技術必須要做到積極引進,有條件的情況下應當自主研發。并且要保證合理利用,引入或是開發出新的管理系統,必須要針對相關人員開展系統化的培訓,要確保信息化的管理貫穿施工全過程。一言蔽之,水利工程的施工發展,對于施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只有進一步完善管理體系,保證現場管理落實到位,保證混凝土施工的全過程得到嚴格監管,才能降低裂縫等問題的發生幾率,確保混凝土結構施工的順利完成,得到更理想的施工效果。
結語
總而言之,如果在實際施工中導致混凝土產生裂縫,就可能會給水利工程帶來質量問題甚至工程事故,也會給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帶來一定程度的威脅和損失。所以,對于相關建筑企業而言,應該對水利工程中混凝土出現裂縫的現象不斷地研究和分析,并且能夠更加深入地探究混凝土構件、混凝土工程制作、建造過程中周圍溫度、環境以及地基等方面的因素影響,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參考文獻:
[1]艾利君.農業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防治技術研究[J].科學技術創新,2019,10:133-134.
[2]劉雪蓮.混凝土裂縫控制理論下的水利工程施工技術[J].科學技術創新,2019,07:111-112.
[3]呂秀敏,孫麗波.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縫的技術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9,10:118-119.
[4]張士兵.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縫的技術分析[J].科技與創新,2019,01:62-63.
[5]陳家飛,李進華.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縫的技術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07:175.
作者簡介:
柳世宇:(1999.04-),男,漢族,河南省周口市人,鄭州市中原區鄭州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在讀本科生。
崔建尚:(1999.06-),男,漢族,河南省長垣市人,鄭州市中原區鄭州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在讀本科生。